天天看點

找尋自然界最本真的美:李雪松的現代重彩花鳥畫

作者:西江書畫藝術
找尋自然界最本真的美:李雪松的現代重彩花鳥畫

天山月亮明 290cm×180cm 紙基顔色 2018

李雪松:我是如何創造天山月明的

《天山月明》的創作,是我第一次在西藏3000多米的雪線上看到盛開的雪百合。當時在藍天雪峰的背景下,聖潔頑強的生命力雪蓮給了我非常深刻的印象。當我回來時,我開始一遍又一遍地思考雪襯的工作。雪蓮花是一種非常奇特的高山植物,它分布在中國的高寒地帶,生長在山雪線附近的岩縫、石牆和礫石灘。雪蓮花的品種很多,天山雪蓮是最美的。在文學、影視作品中,也有各種形式的雪百合表演。在這張圖檔中,我用石綠色的平底背景法來補充月亮和雪蓮花的聖潔,在主花描繪中突出了雪蓮的形狀,同時穿插了一系列高山植物,描繪了與雪百合共生,如紅天,野罂粟,水母雪蓮, 等等,它們形成了雪山之間完整的生命共同體,互相依存,和諧共生。

天山文明延伸的話題

一個非常好的職業生涯

畫家這個職業,是一個非常美麗的職業,可以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心去體驗,用畫筆向世人展示,我覺得是很有意義的事情。

我的祖父和父親都喜歡中國畫,我的父親是一名美術老師,是以我從小就受到家庭的影響,并在我幾年的時候開始學習繪畫。長大後,他進入中央美術學院附屬,嚴格而系統地學習素描色彩等繪畫基礎。進入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後,根據自己的喜好,學習了花鳥畫專業,開始真正系統地學習花鳥畫的傳統,随後又在中央美術學院臨沂、素描、創意三位一體的教學體系學習。在學習期間,我參觀了宋人花鳥畫,了解宋畫嚴謹而寬廣。後來,來自郭轶軒的老師們,畫了一系列熱帶主題作品,在學習過程中,任博年、郭美玉、潘天壽等人對我的繪畫産生了很大的影響。

自然物體是原始而宏偉的

去海南、雲南後,我對植物的興趣落在了熱帶雨林上,因為雨林景觀美不勝收,自然物材原始而宏大。我非常喜歡永樂宮的壁畫,但也很多,那種大面積的形狀和線條關系在熱帶植物中更容易找到。自然條件造成植物差異,寒帶樹木多為落葉,溫帶為闊葉,以亞熱帶為,熱帶為常綠闊葉。我覺得雨林更适合中國畫中心線的表演。

找尋自然界最本真的美:李雪松的現代重彩花鳥畫

左:李雪松 右上:雨林創作 右下:雨林創作

永恒的,本體論

自2000年以來,我一直處于花鳥畫的創作階段近20年,因為我一直關注自然界生命的開始。我們現在應該崇拜宋代花鳥畫,宋代花鳥畫被公認為巅峰。我覺得宋代花鳥畫最動人的地方在于它表現自然,沒有人類幹預的生活狀态,這也是宋代花鳥畫帶給我的深刻啟蒙。它描繪了一片無人區,一種沒有人類痕迹的自然生态之美。

于是我就畫了大片的花鳥,去了很多未受破壞的地方寫字,比如東南亞和非洲的熱帶雨林、地中海沙漠、中國的西藏和西南部的一些地方......我在自然界中尋找這種生活狀态,感受植物的原始狀态。這也受到了郭毅義先生的野山花理論的影響。以花鳥畫的探究和素描為主題,我認為創作是生活自然的真實之美,不同于人們給花鳥畫的褶皺、花花。我在創作中展現了自然之美,他們體驗到生與死的死亡,嘗試用繪畫來诠釋生與死的轉變,我認為植物生命永恒,有些東西的本體可以給人類帶來一些新的思維。

《天生》《雨林》系列

多年來,我一直在制作兩個系列,一個"Live"和一個"Rainforest",涵蓋了我十多年的工作。

首先是"雨林"系列,《雨林》是我和幾位藝術家朋友多年來做的一個題材,我們現在已經把世界十大雨林放了一半以上,我覺得熱帶雨林離現代社會很遠,離人類文明很遠,完全處于一種自我存在、共生的狀态。多年來我把花鳥畫放在這個大背景環境中思考,畫了很多大規模的繪畫,植物共存、共生,形成了和諧、共生、互相依存的自然狀态。

《天生》系列最早來自我上大學時在雲南畫竹子,竹子經過多年,老死人垂下來,新竹長出來,通過這種腐朽的衰老,不斷成長,這種生命之間的轉世,是我思考的主題。

找尋自然界最本真的美:李雪松的現代重彩花鳥畫

赤道陽光 290cm×180cm 紙基顔色 2012

讓每幅畫都獨一無二

我創作大型繪畫,3-5米,是完全開放的,完全放松的狀态來繪畫,有時間出錯可以有空間回去尋找改變的方法。繪畫小畫容易遇到因為尺寸小沒有太多的回旋餘地這個問題,一定是在畫畫前設計的地方,在畫畫的過程中沒有太多改變的機會。小畫表現題材不算太多,對于題材的選擇也有要求,有的題材确實不适合畫小,畫局部。中國本土植物,是一個常見的傳統主題,适合小尺寸來展現它們的美感。古老的傳統主題一方面有其寓意,另一方面,它也是植物本身的形狀有利于表現,有其有益的造型因素。是以,無論畫作的大小如何,每幅畫的主題和意圖都是不同的,盡量使每幅畫都獨一無二,形式更加豐富。

時代,個人

中國畫本身是高度概括的,裡面有很多抽象的、形象的東西,必然會有時代,個人的審美品味存在。你看《千裡山圖》,王希萌畫這幅畫,還那麼年輕,不到20歲就畫得這麼好,這是一個時代,一個時代繪畫不是一個人的能力,一個傳統疊加的時代達到了這樣的高度。你看米開朗基羅、貝尼尼,都很年輕的時候就有非常驚人的作品,這是時代的力量,藝術的巅峰是一群大師造就的。所謂創新,就是在原有曆史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新的枝葉。能夠正視曆史,并幸運地在數千年的曆史中留下一點點,真是太好了。

繪畫本身就是一個技術問題

中國人說,技術是人傳承的,不是靠技術傳承的,技術必須變成自己有效的,也要适用于行。就像那一年的冰雪景觀技術一樣,東北景觀樹的表現很合适,然後有人畫南極或者别的什麼,就有點吓人了。

"技術"首先是技巧和技巧,"道"可能是所有事情操作的真理。藝術等行業,其他行業可能沒有"技術",有一種頓悟去體驗"道"。但繪畫本身就是技術問題,技術首先是掌握技能和技巧,掌握了最初的基礎才上升到"道"水準。而繪畫就是給人一種視覺上的展示,如果沒有足夠、紮實的表達方式,可能就沒有辦法承載你内心的"道"存在。

找尋自然界最本真的美:李雪松的現代重彩花鳥畫

風超過290cm×180cm紙基顔色2018

中國風味和節奏

我覺得中國美術可能與西方不同,很多中國美術的門檻都比較高,比如平劇、中國畫,我們常說一句話叫"不在生意上"。就像中國畫的線條一樣,經過長時間的訓練,才能掌握一條幹、濕、幹、濕、厚、輕、升、氣韻的線條,是以我覺得這一類中國畫是需要經過嚴格的傳統訓練。

我作品的色彩精髓,脫胎于中國傳統的色彩體系,我曾創作過永樂宮壁畫、敦煌壁畫、宋代花鳥畫,中國色彩體系本身就具有獨特的審美元素,我們稱之為石清、石綠、珠沙,即中國傳統丹清,是選用了獨特的中國美學, 并具有獨特的中國審美氣質,圖檔中所用的色彩自然具有中國風味和韻律,是以我的繪畫色彩的來源還是中國傳統的宋元色彩體系。

筆和筆

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是寫作和寫作。我認為有可能書寫和筆這兩個概念是不相等的,書寫是一種繪畫狀态,而筆是一種繪畫技巧,或者說是一種技術表現形式,我更習慣于說筆和筆,書寫和現實,兩者是平等的。既然是繪畫,那麼自然就不同了,除非寫得現實,即使寫真實的藝術作品和自然還是不一樣的。畢竟,繪畫是通過人類思維思考而創造的新事物。書寫意思是繪畫所必需的,高水準的藝術作品一定有文字,我們去研究宋代繪畫,很多時候太在意如何制作畫效果,多少次,但如果幾次能達到效果,為什麼去染20次,很多次宋代大師有很強的力量, 可能用在圖檔中隻顯示三點,從整體上表情來說,這已經足夠了,這還是功夫和能力的問題,他功夫達到了,自然有一種放松的效果。中國藝術是書寫的,這也是一種文化基因。

找尋自然界最本真的美:李雪松的現代重彩花鳥畫

雨林深澤 290cm×180cm 紙基顔色 2020

詩歌和遙遠

我喜歡高曉松的一句話:"人生不僅在苟的眼前,更是詩意而遙遠。"我覺得詩歌和距離還是要有的,理想是一件美好而雄心勃勃的事情,對你的人生有激勵作用。如果一個東西,一個目标離你太遠了,它并不理想,是幻想,白日夢,這件事一定也和你有一定的關系,經過努力才能獲得,這個可能的過程的實作,是有意義的。如果沒有理想,人們就會陷入眼前的瑣碎,太渺小,太局限。我記得有一次去西藏,經過曆經千辛萬苦才到達那裡,面對如此廣闊而魯莽的高原,突然覺得我之前生活中的很多東西都太渺小了。中國自古以來都在說"讀萬冊,千裡行",你沒有很寬廣的視野,很多小問題都會把你絆倒,你沒去過遙遠的世界,你怎麼知道世界還存在這樣的地方。繪畫也是如此,潘天壽先生在《論繪畫的殘餘》中說:"高雅藝術,終于在境界了。在領域層面,一步一步地一天。雖然近在咫尺,但往往生活艱辛,不一定是做夢。"如果沒有潘天壽,傅保石這樣一位大膽、勇敢的藝術家,創造出一種新的藝術形式,誰能想到藝術,也能像這樣啊!"

沒有偉大的洞察力,就不可能有偉大的思想和遠見。

對我影響最大的是宋畫

對我影響最大的是宋畫。我參觀過很多宋畫,最重要的一幅是崔白的《雙喜地圖》,是讀書時念的第二張宣書。還有一幅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宋的《美珠鳥圖》,我從繪本和臨沂看到的,原來沒見過。畫面比"雙喜鵲"更大,畫面描繪得更豐富。當張大千在台北故宮博物院看到這幅畫時,他說可能是崔白的。我後來也一路研究崔白,《梅珠居鳥圖》的形狀确實與崔白的作品相似,樹鳥的形象也非常相似。但這張照片可能不止一個螢幕,也許是四個螢幕中的一個。鳥是單一的,構圖不完整,而且高2米多,寬1米多,也許是屏風之一。當然,也可能是分開的,因為它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安裝過程中兩邊的截斷部分。歌曲畫在最常見的全景或螢幕,春、夏、秋、冬四景都有可能。

小個體構成大趨勢

我從潘天壽的畫作中學到了很多東西,或者從潘先生的"當當山花"的影響中學到了很多東西。潘先生畫了很多,内容很複雜。但潘建偉在浙江畫的是溫帶植物,這些植物不像熱帶雨林那樣茂密。我研究了他對圖形趨勢的整體把握,他用他畫的植物的個體,以及個體的所有葉子、樹枝、莖和點,形成了一種趨勢和脈絡,這樣就不會亂七八糟。他強調,小人物構成大勢所趨,是以潘先生的畫很大,趨勢也很流暢,萬物都能聯系在一起。任博年也是一樣,"群仙希望生活"在這樣一個複雜的事情的側面,他可以完全統一在一個趨勢中不無序,是同樣的原因。這就像你把韭菜堆在一起,很亂,但你把它們捆起來,按順序,不再。

尋找生産線的性能

我大概從國小一年級就開始畫臨沂古籍的線條,從顧偉的《李女仁志》地圖卷,到唐代的《顔國玉淳畫》,小時候基本上每天都要畫幾幅,是以一路往下,我對傳統線條有了一定的把握。掌握了生産線後,請尋找生産線的性能。

我認為線條是區分中國藝術與西方藝術的重要因素,這可能與鋼筆的使用有很大關系,鋼筆一直延續到繪畫中,變成線條和線條。我畫了很多熱帶植物,植物有很多複雜的線條組合,線條和線條之間的邊界,再加上幹、濕、厚、輕的筆,形成了一種生機勃勃的印象。

小宮扇很好,大畫寫得更多。當然,對線條的要求,線條的本質是相同的,但在不同的材質、不同的圖檔中卻有不同的表達和使用方法。筆的線條,要畫出它的結構、形狀,滴答作響後,有豐富的步驟——染色、蓋染、雙鈎等來補充它,畫面的豐富性可以做後面的渲染補充。但寫在紙上的大綱是寫Ty迫不及待的挫折,因為紙上沒有後來的補充方法。如果它像筆線一樣光滑,那麼背面就沒有太多的東西可以豐富。是以上面的大圖,要把線幹濕濃重反射,筆盡可能多樣化。

本文内容選自北京畫院《一幅畫的誕生》

Cedar Lee的其他作品:

找尋自然界最本真的美:李雪松的現代重彩花鳥畫

沙海綠洲 290cm×180cm 紙基顔色 2016

找尋自然界最本真的美:李雪松的現代重彩花鳥畫

長白秋雲 290cm×180cm 紙基彩色 2013

找尋自然界最本真的美:李雪松的現代重彩花鳥畫

秦嶺松生 290cm×180cm 紙基彩色 2019

找尋自然界最本真的美:李雪松的現代重彩花鳥畫

結果是290cm×180cm紙基彩色2020

找尋自然界最本真的美:李雪松的現代重彩花鳥畫

海風 290cm×180cm 紙基顔色 2019

發現大自然最真實的美麗

溫/李雪松

對熱帶雨林的關注源于中國雨林藝術研究所,由我的同學張健博士創立。多年來,志同道合的藝術家和我走遍了世界各地的熱帶雨林,如馬拉加西的婆羅洲,非洲,亞馬遜叢林,并計劃明年前往巴巴新幾內亞。

之是以選擇熱帶雨林主題進行繪畫,是因為這裡的自然環境較少受到外界的幹預和破壞,可以說是最純淨的生态系統。熱帶雨林中的生物不是人造的,它們的競争是與生俱來的,由自然的進化決定。我認為這種平衡是世界上最真實的美麗。中國花鳥畫從宋代興起就受到"文畫"的影響,往往被賦予人的意志,表達人的品格。這種轉變,一方面将花鳥畫提升到"整形"的哲學層面,另一方面也使自然生物失去了真正的美。我一直在想:宋代文化水準高,畫技的精髓是衆所周知的,但為什麼宋畫取得了如此高的成就,卻很少有人深入思考呢?我認為,當時的自然生态給人的感覺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内在原因。是以,雖然宋畫很好,但也有山林的野生興趣。

經過幾年的雨林探索和生活,我發現每個大陸的植物都有自己獨特的外觀,有些植物種類相似,不同的地區會産生不同的替代品。例如,非洲的優勢物種也出現在美洲,隻是它們的形狀略有變化。我不怕路,尋找世界上最密集、最複雜的自然生态,目的是驗證和體驗古人所見過的真面目。

有人問我,為什麼在創作時,我用更多的金紙來繪畫。原因很簡單,為了色彩協調。當我展示花朵時,我使用濃重的顔色,當我用紙呈現它們時,我總是感覺不好。完成紙畫後,白色背景上會出現非常明亮的畫面,我想偏離效果。後來,我在金色或彩色紙上創作,畫面和諧。

金币在中國古代繪畫中很常見。隻是因為大畫不利于儲存,是以現在流傳下來的比明、清、民國時期的小作品還要多。金色音符上的顔色非常優雅,自然協調。在文人畫興起之前,這種繪畫工藝已經有了很好的技術方法,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由于後來被歸為寺院精神,氣息璀璨,逐漸成為"工匠"的作品,使這門藝術已經沒有很好的傳承,失去了應有的風格。

在體驗了世界上最真實的熱帶雨林之後,我對中國花鳥畫的創作有了新的認識。歐洲古典繪畫也涉及植物和動物,大多稱為山水畫。中國畫以書寫其業務,具體化為人,最好,确實達到了很高的高度。運用文學、哲學融入繪畫并表現出完美的理想狀态,這就是中國畫的優勢所在,确實比一些簡單的西方素描有着深刻的意義。當然,西方繪畫也有其生動的地方。我記得去過馬拉加西的國家森林公園,保護區的外牆用非常簡單的油漆塗上,有植物和動物的圖像,形狀不專業,但靈活而迷人。是以,要将本質最真實的狀态融入到繪畫中,沖淡"造型"的哲學,畫面往往能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這就是為什麼我喜歡雨林畫。

找尋自然界最本真的美:李雪松的現代重彩花鳥畫

雨林簡 108cm×25cm×3 金箔 2020

找尋自然界最本真的美:李雪松的現代重彩花鳥畫
找尋自然界最本真的美:李雪松的現代重彩花鳥畫
找尋自然界最本真的美:李雪松的現代重彩花鳥畫

餘悅的書53cm×45.5cm紙基彩色2020

找尋自然界最本真的美:李雪松的現代重彩花鳥畫
找尋自然界最本真的美:李雪松的現代重彩花鳥畫
找尋自然界最本真的美:李雪松的現代重彩花鳥畫
找尋自然界最本真的美:李雪松的現代重彩花鳥畫
找尋自然界最本真的美:李雪松的現代重彩花鳥畫
找尋自然界最本真的美:李雪松的現代重彩花鳥畫

瑞士花系列 33cm × 29.5cm 紙基顔色 2020

找尋自然界最本真的美:李雪松的現代重彩花鳥畫
找尋自然界最本真的美:李雪松的現代重彩花鳥畫
找尋自然界最本真的美:李雪松的現代重彩花鳥畫

李雪松,1975年生于遼甯省沈陽市。1996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2000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2002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郭一華鳥畫安徒生繪畫項目。現為北京畫院專職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央文史博物館研究員、中國畫學會理事、國家級藝術家、雨林藝術研究院常務理事、北京市進階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 北京市工鋼筆再彩協會會員。

資料來源:當代嶺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