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晨讀 | 由陳逸飛的畫說起

作者:新民晚報
晨讀 | 由陳逸飛的畫說起

有一個月曆,12個月,每個月都是陳一飛一朵唐裙百合畫,這樣的月曆畫很及時。一年後,月曆被從牆上移開,不願扔,但後來丢失了,顯然原因是搬家,根本原因是交通搬家,每個人都有這個問題。陳一飛畫中的人物在現實生活中很難找到,他自己甚至也找不到。它後來出現在越南旗袍的專輯中。那些日子裡人們在紀念陳一飛的忌諱日時,突然想到陳一飛居然已經走了15年,哥哥走了這麼多年。歲月是無情的!

美、崇拜美是自然的,但這種愛隻是一種浮華的愛,不會觸動人們的心,就像很多人愛瑪麗蓮·夢露、英格麗·褒曼和奧黛麗·赫本一樣,那種愛走在盧浮宮時的感覺,當感動時,肯定會淹沒在紅塵年代的潮水裡, 不會提醒人們重新思考,不像優秀的文學作品會長期停留在人們的心中,時不時地激發人生的激情。想象一下,誰會忘記像《悲慘世界》、《大衛·科波菲爾》、《傲慢與偏見》、《蒂芙尼的早餐》和《簡愛》這樣的偉大作品。

美是一種外化心靈,是思想的鏡子,"夫妻的眼睛從西士出來"就是這個意思。就像你去過國内外很多美麗的城市和村莊一樣,你往往會被那一刻感動得無比感動,但最終在你的記憶相冊中留下了多少?真正提醒你、激起你感情的,其實是你所熟悉的、你把自己的感受放在上面的普通房子、普通的花和凡人。回想一下,那些你崇拜偶像的人,又有多少張照片能讓你突破60分以上?美是心靈的外化,是觀念的鏡子,一般凡人都是一樣的。

世界很大,世界也很小,一個人的一生,都能記住,就是那些人,幾件事情,幾句話,幾棵樹,幾棵草,幾張難忘的照片。但是,在那些人們再次提起陳一飛的日子裡,有多少人會記得他畫中的美呢?(張光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