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走近陳逸飛的風華年代|《青年陳逸飛:擲标槍的人》

作者:盧丹廣州使用者

轉載自莊澤曦 上海藝平台

1990年,陳逸飛尚未定居中國,30年後火遍全網的青年歌手易知難便已在琴房裡挂了一張他于美國創作的《長笛手》的複制品,這一景象又由攝影家肖全捕捉了下來。她似乎聆聽着畫中無聲的樂曲,思緒萬千,就像我們看着她的昔日影像,思量美的謎題:美,是如何傳遞的?

走近陳逸飛的風華年代|《青年陳逸飛:擲标槍的人》
走近陳逸飛的風華年代|《青年陳逸飛:擲标槍的人》

作為上海金臣亦飛鳴美術館建館一周年大展,《青年陳逸飛:擲标槍的人》将聚焦陳逸飛締造的美學神話及其影響力的生成脈絡,借助經年籌措、首次公開的百餘幅陳逸飛早期創作、課堂作業、寫生習作、創作手稿和草圖,勾勒出上海土山灣一脈的海派藝術的源流及其在現代中國美術實踐中的特殊風貌,并以詳實的文獻材料,展現出青年陳逸飛綜合中國傳統美學、歐洲古典藝術和蘇聯現實主義社會主義美術的創作思想和實踐方法,同時還将結合數字媒體技術,沉浸式地還原其創作現場和生活生長環境。

走近陳逸飛的風華年代|《青年陳逸飛:擲标槍的人》

擲鐵餅者“擲标槍”是藝術史繞不開的母題。由波留克列特斯奠基的藝術法典到達芬奇定義的造型範式,再到班克西投擲花束的街頭少年,擲标槍者形象的中間狀态闡明了那個在斷裂與失衡中迸發力量,打破僵局的藝術家精神。本次展覽以《擲标槍的人》為副題,回顧陳逸飛在藝術發展斷裂期中的選擇與創造,及其為新中國美術擲出的前景,并激勵青年通過走近陳逸飛的藝術人生體悟中國現代藝術家的敏銳視野與精神風貌。

走近陳逸飛的風華年代|《青年陳逸飛:擲标槍的人》

展覽名稱:青年陳逸飛:擲标槍的人展覽時間:2021年11月20日 – 2022年2月20日主辦方:上海金臣亦飛鳴美術館展覽位址:上海市闵行區甬虹路88号

走近陳逸飛的風華年代|《青年陳逸飛:擲标槍的人》

陳逸飛在上海市美專青年陳逸飛的藝術源流恰如陳逸飛在非常時期擲出的美學前景與其回國後頗具争議的創作思想,都在其離世後塵埃落定,被證明為理所應當的進步實驗,化作春泥更護花;陳逸飛青年時代的藝術學習和思考,即其藝術源流也絕不可簡單概括為一種“蘇派藝術”的分支,恰恰相反并置西方殖民遺産和革命話語的60年代上海及其孕育的海派藝術從未“掩蓋這層源與流的關系……當時的藝術觀點和教學思想更像是法國印象派的,至少可以說是蘇聯一套和法國一套的結合”(張隆基語)。 十一二歲的時候,比我大的同學帶我走出浦光中學,到對馬路的四川路橋下青年會聽顔老師講色彩學……他說淺色塗在深色上會更冷,這些例子我記得很牢了,還常用蘇州話模仿老人家的語調說給朋友聽。 ——陳逸飛

走近陳逸飛的風華年代|《青年陳逸飛:擲标槍的人》

上海市美專教師,左起:張隆基、周碧初、顔文樑、俞雲階展覽第一章節呈現的陳逸飛青少年時代作品和習作,便生動刻畫出了上海市美術專科學校的教學情況。在受蘇派藝術徹底洗禮前,歐洲古典主義和印象派藝術的造型色彩技法與創作理論就已深入陳逸飛的創作語言中,并随其在時代變遷中交替沉浮——顔文樑的印象派色彩學、“中國張”張充仁富于世界文化史内容的解剖學、哈定的水彩畫和國畫、孟光的造型寫生訓練方法,還有吳大羽、周碧初、俞雲階、張隆基燈名家全盤拖出的課程都不斷滋養着陳逸飛一代上海藝術家,并使他們在日後更為開放的創作語境中備足了創作語彙。 此外,在物質匮乏時期,陳逸飛還以蘇聯電影(如《五天五夜》和《畫家蘇裡柯夫》)和雜志裡的古典藝術鏡頭為視窗,窺見了異彩缤紛的西方藝術真容,更使其以厚塗法将這些記憶海綿中擠出的強烈印象一一默寫下來,并直接引用入同時期的寫生訓練和創作中。這些頗具印象派乃至表現主義的畫面,似乎昭示着陳逸飛在80年代走向世界藝術舞台,并堅定地将海派和中國美學引領至全球的決心與身影。

走近陳逸飛的風華年代|《青年陳逸飛:擲标槍的人》

陳逸飛,油畫《開路先鋒》,1971年(與魏景山合作)“開路先鋒”陳逸飛展覽第二章節聚焦的重點是陳逸飛藝術生涯上的第一次轉向:即在創作思想、叙事語言和技法上,從工農兵題材作品向曆史畫體裁的積極探索和成功轉進,而這一萌發自非常時期的創作轉向最終奠定了其在中國畫壇的地位與價值。 如何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水浒傳》裡的一個例子啟發了我,是黑旋風鬥浪裡白條的故事。它說明失敗和勝利是對立的,在一定條件下是互相轉化的。從陸地打到水裡,條件一邊勝負就翻轉了。照我看這就是沖突着的雙方,依據一定條件各向其反面轉化。正如列甯說的“一切都發展着,一切都互相轉化着”。 ——陳逸飛預科時期作文《挖山與移山》段落 同時并置陳逸飛60-70年代創作的數幅經典作品與同時期的創作手稿、寫生素材和相關筆記文獻,我們将從中洞見陳逸飛繪畫叙事手法的發展脈絡。來自西方古典主義和印象派的構圖技法與光色手法,和蘇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宏偉風格與沖突叙事,逐一被他“洋為中用”地納入繪畫實踐中。他俨然是在與記憶裡的西方大師“對話”,同時又在那個瘋狂年代裡堅守着藝術家所應秉持的真理,嘗試尋找一切突破的可能。

走近陳逸飛的風華年代|《青年陳逸飛:擲标槍的人》

陳逸飛在黃河邊考察,1970年他的《開路先鋒》超越了工農兵題材,綜合透視法的叙事手法為作品注入了一條時空脈絡,進而進入曆史畫的高度;他的《黃河頌》則出色完成了“樣闆繪畫實驗”任務,積極嘗試以通感方式将《黃河》交響協奏曲的音樂性引入畫中。而他的《紅旗》,這件講述革命精神永續傳承的傑作又喚起了他作為一名藝術家自覺的創作激情,使個人情感與紀念碑性的曆史畫和諧共振。這些突破極快地閃現在他的創作曆程中,到了《占領總統府》一畫時,他更以全部知識積累為新中國曆史畫創作确立了新的标杆。而後,又超前地将電影蒙太奇引入繪畫,以極富個人色彩的傑作《踱步》勾勒了一代中國畫家的面貌與思考,鋪陳并凝固了20世紀中國百年巨變興衰的影調。

走近陳逸飛的風華年代|《青年陳逸飛:擲标槍的人》

陳逸飛創作《踱步》時的最初設計我們将會看到,陳逸飛像他崇拜的德拉克洛瓦一樣探索着繪畫的自由氣息,或又像羅特列克一樣用繪畫為自己赢得了真正的自由!

走近陳逸飛的風華年代|《青年陳逸飛:擲标槍的人》

陳逸飛在《素描教學電影》中的範畫模特陳逸飛和素描運動本次展覽的壓軸亮點是一段失而複得的珍貴印象素材——陳逸飛為孟光的《素描教學電影》(1979年)所做的範畫過程。這段影像作為當年那場轟轟烈烈的“素描運動”的餘韻,一度成為全國各地美術院校揚棄素描教學舊模式,複興真實豐富的美術造型技法的一項重要工具。它曾滋養一代中國美術學子,卻突然銷聲匿迹。幸運的是,這段珍貴視訊文獻在多方尋找與籌措下最終重見天日,并将與陳逸飛示範的素描原作同時呈現給觀衆。

走近陳逸飛的風華年代|《青年陳逸飛:擲标槍的人》

所謂“素描運動”,指的是一批追求表現真情實感的青年藝術家在非常時期圍繞孟光老師及其精心守護的藝術學習資源所結成的私人藝術小組。而這場“運動”對新中國美術發展的重要意義不禁令人想起卡拉奇的“冷漠學院(scuola indifferente)”,即懸割一切立場、主義和情感,直面造型、人體與現實的繪畫訓練機制,不僅為契斯恰科夫素描體系注入了新穎的多元風格,還為後來的中國美術創作複蘇打下了基礎。

走近陳逸飛的風華年代|《青年陳逸飛:擲标槍的人》
走近陳逸飛的風華年代|《青年陳逸飛:擲标槍的人》

在這其中,陳逸飛不僅是重要參與者,更是整場運動的積極份子,曾像“助教”一般熱情地與同齡人們分享自己的經驗。他在素描教學電影中示範的鉛筆素描——《女青年》正展現了素描運動的積極成果,在堅持精确的寫實主義基礎上,以更豐富的影調處理形式和更細膩的造型手法展現了土山灣一脈歐洲古典素描技藝同蘇派素描的合流。

走近陳逸飛的風華年代|《青年陳逸飛:擲标槍的人》

陳逸飛在創作《紅旗》聯畫青年陳逸飛的藝術成就值得再次挖掘,而他走出的那條勇攀繪畫表現力高峰的創作之路更值得讨論、研究。是什麼煉就了其輝煌的藝術生命,這一主題便是第三章節關注的焦點。從創作工具到學習筆記,從日記本到當時的重要刊物,展出的大量文獻将映射出其創作思想發展曆程,并将發現他富于想象力的藝術實踐及後來向時裝、電影的轉進皆孕育于青年時代的藝術經驗。讓我們走近陳逸飛,看到他埋下新藝術種子的瞬間。 本次展覽作為「海上風華·美術季」的重要項目之一,還将專設數場特别活動,為觀衆了解大師陳逸飛的青年時代提供更多資源。

走近陳逸飛的風華年代|《青年陳逸飛:擲标槍的人》

展覽名稱:青年陳逸飛:擲标槍的人展覽時間:2021年11月20日 – 2022年2月20日開幕酒會:2021年11月20日14:00主辦方:上海金臣亦飛鳴美術館展覽位址:上海市闵行區甬虹路88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