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袁世凱死後的政局:一個民國總統,一個民國總理,誰都不肯服誰

袁世凱死後的政局:一個民國總統,一個民國總理,誰都不肯服誰

(電視劇《走向共和》)

黎元洪和段祺瑞之間産生了沖突,黎元洪的幕僚們趁此機會建議他掌握兵權,其理由是,雖然政府實行的是責任内閣制,但僅指政治而言,在軍事方面,總統既然名義上是全國海陸軍大元帥,就不能不管軍事——“大元帥沒有軍權,總統有什麼價值?”

想到同為大總統,與袁世凱的實際地位相差如此懸殊,黎元洪顧影自憐,對幕僚們的話很聽得進去。

黎元洪要兵權,段祺瑞不給。段祺瑞認為,袁世凱當年最大的錯誤就是成立統率辦事處以集中兵權,而且他現在之是以能控制住北洋系,穩住政局,靠的就是有兵權,如果兵權都沒了,國務院還能起什麼作用?

如果說徐樹铮擔任國務院秘書長開啟了黎段之争的序曲,府院(總統府和國務院)權限之争則成了黎段争鬥的第一個回合。

袁世凱死後的政局:一個民國總統,一個民國總理,誰都不肯服誰

黎段之是以争鬥不息,而且逾演逾烈,根本原因還是彼此在北京政治主導權到底應該由誰來掌握這一點上,始終存在着難以彌合的分歧。在段祺瑞看來,既然政府實行的是責任内閣制,那麼元首就應該自覺地做一個不管不問的“蓋印總統”,而把政治主導權完全交給内閣。

實際上,從黎元洪的從政能力以及他所擁有的資源來看,居于“太上皇”的位置對他也确實比較适合。可問題是黎元洪能力不大心很大,自接任總統以來,他“由不問而要問,由要問而多問”,越來越不甘于無所事事。

如果黎元洪為了顧及總統的體面,隻撿點芝麻綠豆般的小事過問一下,倒也罷了,偏偏他還認為小事可以不問,大事必須過問!

段祺瑞當初組閣時,原以為今後最難打交道的是國會,沒想到他所碰到的第一個攔路虎不是國會,反而是他全力扶持上台的“黎大總統”,而且總統比國會還要難纏,這讓他如何受得了。

有時被黎元洪“要問”和“多問”煩了,段祺瑞忍不住朝身邊的人發火,說:“我是叫他(指黎元洪)來簽字蓋印的,不是叫他壓在我的頭上的!”

袁世凱死後的政局:一個民國總統,一個民國總理,誰都不肯服誰

(節選自關河五十州《民國總理段祺瑞》)

實體書《民國總理段祺瑞》已出版上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