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又換馬甲!“圍爐煮蟹”成為年輕人新寵

來源:餐飲老闆内參

又換馬甲!“圍爐煮蟹”成為年輕人新寵

作者 |餐飲老闆内參 内參君

又換馬甲!“圍爐煮蟹”成為年輕人新寵

年輕人開始流行“圍爐煮蟹”!

秋天,随着氣溫漸漸轉涼,雖遲但到的大閘蟹成為了時令美食的主角。

近幾年“圍爐煮茶”經曆了爆火和沉寂,而如今“圍爐煮蟹”成為潮流,被追捧成這個秋天最酷的美食新玩法。

又換馬甲!“圍爐煮蟹”成為年輕人新寵

試想一下,和三五好友圍坐在爐火旁,螃蟹放在烤網上,慢慢烤至金黃,旁邊溫着一壺香茶,空氣中彌漫着大閘蟹和熱茶的香味。為了增加秋日的暖意,還可以在爐旁放上幾個橘子和大棗,誰能拒絕這種松弛感和儀式感呢?

當然,也可以先把大閘蟹蒸好,再放在圍爐上保溫。這種方法既能避免大閘蟹變冷,又讓整個用餐過程變得更加悠閑。在溫暖的爐火映襯下,一邊慢慢品味大閘蟹,一邊喝着熱茶,爐火噼啪作響。

這不僅是味覺上的享受,更是一場屬于秋天的溫暖體驗。網友大呼“圍爐煮蟹City不City啊?”

當圍爐煮蟹成為最新的時令引流單品,确實為餐飲人提供了一個抓住季節性流量的好機會。

又換馬甲!“圍爐煮蟹”成為年輕人新寵

蘇州的農家樂已經開始順勢推出圍爐煮蟹的創意玩法,吸引了不少遊客。位于蘇州的一家名為“來蟹莊”的飯店在已有的罐罐烤奶基礎上,融入了“圍爐煮蟹”的概念,迅速走紅。不僅是美食的吸引,更多人來到“來蟹莊”打卡,也為了體驗那種與大自然親密接觸、慢生活的儀式感。

又換馬甲!“圍爐煮蟹”成為年輕人新寵

圍爐煮茶最新變種

這次能火多久?

“圍爐煮蟹”緊扣秋冬時令,與大閘蟹的傳統消費習慣完美結合,同時又融入了圍爐文化的社交屬性,增加了用餐的體驗感。可以說,圍爐煮蟹不僅是美食消費,更多是一種場景化體驗。

那麼對于這波時令性流量,餐飲人是否要加入呢?

1. 時令性強,産品契合消費需求。消費者在秋冬季節往往傾向于吃暖身、社交氛圍濃厚的食物,這讓圍爐煮蟹成為天然的流量産品。餐飲人可以通過快速跟進,推出類似的圍爐餐飲套餐,吸引熱愛新鮮感和社交場景的消費者。

又換馬甲!“圍爐煮蟹”成為年輕人新寵

2. 圍爐文化的延續。“圍爐xx”這種産品形式已在市場中獲得了成功,比如圍爐火鍋、圍爐烤肉等。圍爐煮蟹作為圍爐形式的又一創新,将這種“圍坐”場景和高品質的食材結合,既延續了“圍爐”的文化價值,又通過時令産品增強吸引力。

3. 抓住社交和體驗式消費。餐飲的社交屬性愈加重要,消費者喜歡通過分享圍爐聚餐的過程在社交媒體上展示生活方式。圍爐煮蟹有較強的視覺效果和參與感,符合“打卡”潮流,容易在社交媒體上引發讨論。餐飲商家可以通過設定專門的圍爐煮蟹專區或主題活動,增加話題性和傳播度。

4. 引入創新,避免跟風。盡管圍爐煮蟹是吸引流量的好方法,但餐飲人也需要注意創新,避免簡單複制。可以考慮将圍爐煮蟹與本店特色結合,推出差異化的蟹類料理或圍爐組合,打造獨特的品牌特色,吸引更廣泛的客群。

又換馬甲!“圍爐煮蟹”成為年輕人新寵

實際上,“圍爐xx”的賽道

仍是“空有流量,沒有生意”

前幾年爆火的圍爐煮茶,茶館、露營餐廳、農家樂的商家,不少都趕上了這波紅利。然後後來因為安全隐患,#圍爐煮茶不再受年輕人熱捧#成為了熱門詞條,網紅産品的更新速度從“年抛”變成了“季抛”。

去年風靡的圍爐煮茶,今年從很多茶飲店的菜單中消失,沒有力推與宣傳,是圍爐煮茶“涼涼”了嗎?

這不好說,但可以看見的是,“圍爐”的概念一直在流行,這展現在其變種從沒停止出現過。罐罐奶茶、圍爐火鍋等等,這些場景被應用到民宿、營地、田園、農莊等文旅場景中,因其獨特博眼球的場景元素,都在短時間内蹿紅成為“爆款”産品。

又換馬甲!“圍爐煮蟹”成為年輕人新寵

隻是這些新物種同樣是像圍爐煮茶一樣,一直沒有成熟的模式,沒跑出“空有流量,沒有生意”的邏輯。很多商家都隻是把其作為引流産品,于是出現了一種狀況:圍爐煮茶的商家千千萬,但氣質拿捏到位的屈指可數。

消費者對于圍爐煮茶的熱情逐漸消退,并非這種模式過時了,而是這種局限于形式的體驗逐漸無法滿足他們的期待。

是以,圍爐煮茶的未來不在于形式的創新,而在于内容的深化。對于那些依舊在“圍爐XX”賽道上前行的商家,需要思考的是,在新潮流的背後挖掘長期價值,塑造出更具深度和可持續性的消費體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