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穿上‘紅馬甲’,為貨車司機實實在在做點事”

“穿上‘紅馬甲’,為貨車司機實實在在做點事”

王小成(左一)介紹工會代表資訊公布情況。全媒體記者林景餘/攝

“以前遇到困難隻能自己解決,自從有了工會‘娘家人’撐腰,一個人不再孤單無助!”近日,來自湖北的貨車司機老裴将一面大紅錦旗送到清遠英德市道路貨物運輸行業工會代表手上,感謝他們在一起交通事故中的暖心相助。

近年來,清遠英德市總工會積極開展新業态勞動者建會入會集中行動,并在去年9月選取英德市道路貨物運輸行業工聯會作為新業态工會代表制試點機關。在推進工會代表制工作過程中,英德市總工會探索制定出具有貨運作業特色的工會代表制度,努力将工會代表履職落到實處,打通服務新業态職工“最後一公裡”。

今年7月,英德市總工會向第十二次全國企業民主管理工作調研檢查組作了開展新業态工會代表制工作推進情況的專項彙報,獲得肯定。

建制度

以小組為機關分片聯系

去年6月,廣東省總工會印發《關于在全省新業态工會組織開展工會代表制的試點方案》,決定在全省新業态工會組織大力開展工會代表制建設。清遠市總工會積極行動,選取4個縣(市、區)機關作為首批新業态工會代表制試點,英德市道路貨物運輸行業工聯會便是其中之一。

據了解,英德市道路貨物運輸行業工聯會成立于2022年5月,在工會組織的推動下,行業黨支部同期成立。在指導行業工聯會開展工會代表制工作時,英德市總工會以“黨建帶工建”為引領,鼓勵行業黨支部黨員積極參與其中。經民主選舉,3名行業黨支部黨員與另外24名會員代表共27人當選為工會代表。

無規矩不成方圓。為保障工會代表制工作有序進行,經過充分溝通、協商,英德市總工會指導行業工聯會制定了全省新業态基層工會首個《新業态工會會員代表工作制度》(征求意見稿),并在充分征求行業内各企業、廣大職工的意見後,召開行業工聯會會員代表大會審議通過。

2023年9月,結合道路貨運作業特色而專門制定的《新業态工會會員代表工作制度(試行)》正式在英德市道路貨物運輸行業試行。該工作制度從形式、職責、要求、方法、監督等多個方面,對工會代表制工作予以明确和規範,為工會代表制工作提供了理論依據,也向工會代表指明了工作方向。

除制定代表工作制度并上牆公布外,行業工聯會還在辦公室顯眼位置公布工會代表的姓名、照片、聯系方式等資訊,友善貨車司機們與工會代表取得聯系,并統一制作代表證、專屬代表紅馬甲,向行業廣大職工“亮明身份”。

結合貨運作業大部分職工既是老闆又是司機,且工作時間不定時,文化水準普遍不高,幾乎沒有民主管理的經驗,難以獨自履行代表職責等現狀,英德市總工會指導行業工聯會班子成員牽頭建立5個工會代表聯系工作小組,每個小組由一名工會幹部+數名工會代表組成,各小組分片聯系25至30家行業企業,以小組式的“代表組合”最大限度為行業内企業和職工提供誠摯服務。

抓落實

“紅馬甲”随叫随到

記者了解到,自開展工會代表制工作一年來,英德市道路貨物運輸行業工會代表緊密聯系基層,積極回應職工訴求,認真解決職工實際問題,正成為越來越多行業職工熟悉和信賴的“娘家人”。

今年3月15日,貨車司機老裴在大站鎮一路段與一名騎機車的路人發生相撞,造成交通擁堵。因擔心耽誤送貨,老裴希望與機車主盡快私了解決。誰能幫忙調解呢?老裴想到了工會代表,在他眼中,工會代表是可以信任的人。

接到老裴電話後,行業工聯會主席王小成立即帶領兩名工會代表小組成員趕到事故現場。工會代表現場對事故基本情況進行了初步分析,解釋清楚相關法律法規及保險理賠流程,接着根據經驗,向雙方提出合理的責任劃分意見。

不負老裴所望,在工會代表積極介入下,事故雙方最終協商一緻,交通事故得到快速而妥善的處理。老裴也得以在最短時間裡離開現場去完成裝卸貨物工作任務,最大限度減少了經濟損失。事後老裴專程上門向工會代表送上錦旗表達謝意。

同樣是今年上半年,一名貨車司機在行駛至環城路時,不小心撞上高壓線,導緻電線低垂,嚴重威脅過往車輛和行人安全。緊要關頭,貨車司機聯系到自己所在小組的工會代表求助。三名工會代表立即趕赴現場處置。他們一邊打電話報警,一邊在事故現場放置好安全警示牌,随後一起找來竹竿将低垂的高壓線撐起,確定過往車輛和人員能夠安全通過,并不斷提醒過往車輛和行人注意避讓,防止發生二次事故。交警和供電局人員趕到後,他們又協助處理現場,直到事情妥善處理才離開。

自實行工會代表制以來,貨車司機遇到生活困難或與企業發生糾紛等難題時,也都會找到工會代表求助,“我們會第一時間回應,能協調解決的就及時解決,暫時不能解決的,向上級工會組織或其他部門反映,盡力協調解決。”在王小成看來,當工會代表一天,就得為職工實實在在做點事。

在英德市道路貨物運輸行業工聯會辦公室的一面牆上,貼滿了身穿紅馬甲的工會代表服務新業态職工的圖檔,大家相處融洽,笑容燦爛。據統計,截至目前,該行業工聯會已吸納68家會員機關加入工會,發展工會會員近541人,工會代表傳達、上報資訊8次,服務新業态職工200多人次。

(來源:南方工報 作者:全媒體記者許接英 通訊員 廖宇紅 徐小容 劉紫娴)

責編:黃瑜

二審:劉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