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大學聯合會警告稱,國際學生數量下降,可能導緻高校損失超過14000個工作 崗位。 就在本周,八大之一的澳洲國立大學,繼續大刀闊斧裁員。
衆多就職于大學的澳洲華人職員正親曆山雨欲來,人心惶惶。
他們得知,“行業寒冬”來襲,這場大學裁員潮“隻是冰山一角”。
*“感覺整個2025都難”*
Ruby在塔州一所公立大學任職行政崗位,正切身感受“行業寒冬”。
她告訴記者,今年三、四月起,所在大學開始限制招聘。以前部門内 隻要有人離職,就會立刻補上空缺,但現在,“崗位隻會空着。”
“人少了,均攤的活就更多了。現在基本每個團隊都會做更多事,但工資并沒有增加。”
Ruby認為,國際學生招生人數設限與裁員息息相關。即便偏遠地區的學校上限較 高,但該政策導緻學生簽證稽核變嚴,原本占據部分比例的“不真實的學生”沒法入 學,“學校不得不艱難應對過渡期。”
不僅不聘新人,裁員也正緊鑼密鼓進行。
據其觀察,目前商學院受國際生影響最 大,該學院職員也最先遭到裁撤。
每個學院都在調整,預計會停開180多個生源不 足的課程,“有關教職很可能也會被裁掉。”
“目前很多大學工作釋出非常少,都勒緊荷包過日子,感覺整個2025都會很難。”
*“大學不再是鐵飯碗”*
Helen是澳洲國立大學的在職學者,該校在本月宣布裁員,至少已有158個崗位遭到 裁撤。
她告訴記者,該校财務問題由來已久,已有多位知名教授流失。
“有$2.5億的窟窿 要堵,學校入不敷出,不得不努力節約開支。”
“大學肯定不再是鐵飯碗。”Helen稱,如今澳洲高校終身教職越來越少,固定期限 的合同占比大半,很多人甚至隻有6個月或1年的合同,到期就自動解聘,“也是這 次裁員的一大部分。”
财務危機影響下,她認為教學和科研備受影響。“很多課沒錢請Tutor(導師),也 請不了Guest Lecturer(客座講師),很多課甚至都沒開。”
“如此一來,學生可選課程大幅減少,教育品質也大打折扣。”她無奈地說。
*“逢開會必提手頭緊”*
中文社交媒體上,一些澳洲高校的華人從業者也對當下的裁員危機進行了讨論。
有網友分享稱,已收到合同不續約的通知。
(圖檔來源:網絡)
多名網友分享稱,所在學校已開始裁員、當機招聘,“逢開會必提手頭緊”,“行業 寒冬概莫能外”。
也有網友吐槽澳洲高校,“黑成這樣也是罕見。”
有身為澳洲高校老師的網友告訴本網記者,雖然大學老師的穩定性一直備受質疑, 但現在更為憂慮,“資金更不安全了,就業也更不安全了。”
*“隻是冰山一角”*
在學簽收緊和國際學生招生設限的大環境下,招聘當機乃至裁員現象在澳洲各高校 此起彼伏。 早在今年6月,聯邦大學裁員163人,相當于大學員工總數的10%。
這是該大學在過 去5年中第5次裁員,規模超過疫情期間總和(2020年至2022年分别裁員64、28、44 人)。
8月,悉尼大學校長警告員工,學校将當機招聘并削減開支,以應對“資金短缺”。
澳國立教職工和學生集會抗議(圖檔來源:ABC)
本月,澳洲八大之一的澳洲國立大學宣布削減崗位和工資,以應對今年預計2億澳 元的赤字。
該校首席财務官Michael Lonergan明确表示,此次裁員與國際學生人數上限直接相關。
16日,澳國立數百名教職工和學生舉行集會,對此事提出抗議。 澳洲高等教育工會已确認,該校的裁員隻是“冰山一角”,并預計其在今年底和明年 初還會裁撤更多員工。
澳洲大學聯合會(Universities Australia)主席Luke Sheehy警告稱,國際學生 數量下降,可能導緻澳洲大學損失超過14000個工作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