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轉載自微信公衆号:慧天地,版權歸原作者及刊載媒體所有,所刊載内容僅供交流參考使用,不代表本刊立場。
莫幹山地信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是自然資源部、浙江省合作共建的重大科技創新平台和新型研發機構,面向高品質可持續發展、數字化轉型更新等重大應用需求,聚焦時空感覺、時空連接配接、時空計算、時空智能、時空安全等國際科技前沿,組織開展關鍵技術攻關,研制産品裝備,培育應用生态,培養高層次人才。實驗室将根據重大科創平台和新型研發機構的特點,集聚自然資源部與浙江省的創新要素互補優勢,實行“聯合-流動-開放”機制,努力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影響力的科技成果,助力全球可持續發展,賦能國家和地方高品質發展,推動測繪地理資訊行業創新發展。
根據“聯合-流動-開放”的要求,本實驗室設立開放課題,面向國内高校、科研院是以及其他企事業機關等,資助國内外優秀科研人員來實驗室開展科學研究與産品研發,以推動該領域的科技創新與學科交叉,促進新思想、新原理的産生和應用。
(一)申請人應具有副進階以上職稱、或獲得博士學位,具有與申請内容相關的較為紮實的研究基礎和工作條件。
(二)申請人所在機關須為獨立法人機關,具備獨立的科研管理能力,能為申請人開展課題研究提供必要的保障條件。
(三)開展合作研究。鼓勵申請人與實驗室人員合作提出課題申請,實驗室人員負責成果的沉澱與內建。原則上開放課題負責人應以客座人員身份在實驗室每年開展不少于3個月的合作研究工作。
2024年度開放課題主要支援以下幾方面的科學研究與産品研發:
(一)智能化測繪技術體系建構,主要包括測繪混合智能計算、時空資料實景化感覺、時空場景多元度認知、時空地圖情境化表達、時空智能自主式服務、時空資訊品質與安全的理論方法、關鍵技術與裝備,以及時空智能的典型賦能場景與應用案例等。
(二)遙感智能監測與解譯,主要包括多模态遙感大模型、智能時空模組化與解譯知識遷移、長時序變化檢測、群智泛在感覺、地理空間智能認知、空天地一體化監測等理論方法、技術與裝備,支撐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全球測圖、水下測繪、形變監測、複雜場景耕地“非農化”“非糧化”精細監測等。
(三)實景三維經濟,主要包括實景三維實體資訊模組化、實景三維場景産品模組化、實景三維資料産品建構、實景三維衆源更新等理論與方法;地理實體泛在時空連接配接、實景三維網格建構與計算推演、實景三維資料空間資訊模組化與服務等理論方法與技術等;實景三維賦能低空經濟、文化遺産、遊戲娛樂、運動健康、空間治理等理論、标準、技術與裝備等。
(四)國土空間數字化治理,主要包括國土空間資訊模型建構、國土空間數字化治理、面向不同應用場景的知識服務、天空地一體化國土空間動态觀測體系、國土空間的全面動态感覺、時空場景的多元度認知的理論方法、技術與裝備等。支援研究建構動态分析、智能推演等工具與平台等。
(五)時空計算平台建構,主要包括研究異構資料資源的動态彙聚、一體化表達存儲、多視角融合增值;多源時空算子的體系化治理、動态編排、高性能計算;異構雲的統一管理與自适應排程;時空資訊的仿真模拟等理論方法、技術與裝備等。
(六)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标監測評估,主要包括可持續發展目标與國土空間關系研究、“可持續發展與時空資訊”标準化研究、全球可持續發展名額網絡模型建構方法與應用、基于多源時空資料的全球典型城市群公共健康資源可達性分析與公平性評價等。
(七)其它:鼓勵和支援時空感覺、時空連接配接、時空計算、時空智能以及時空安全等方面的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研究。同時,支援時空資訊高品質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研究和體制機制創新研究等。
申報實驗室重點課題的,驗收成果應送出軟硬體裝備成果或原型系統等。
(一)本次開放課題設定一般課題和重點課題。一般課題經費不超過20萬元,重點課題經費不超過50萬元,涉及特别重要的軟硬體裝備研制或能解決部、省亟需問題的課題可适當增加經費額度。
(二)開放課題經費需按縱向項目管理,單獨建賬、專款專用,原則上不列支通用軟體和裝置費。開放課題經費的60%可外撥至課題負責人所在機關,總經費的40%留實驗室由課題組使用。外撥經費實行“包幹制”管理,參照《浙江省科學技術廳 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浙江省财政廳關于深入推進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負面清單+包幹制”改革工作的通知》(浙科發金〔2022〕31号)要求執行。留存經費,實行預算額度授權制,用于課題負責人在實驗室開展相關研究、組建團隊、學術交流支出。開放課題實施周期不超過2年。
(三)申請人需填寫《實驗室開放課題申請書》,要求研究目标、名額、内容明确,技術路線科學有效,經費測算真實合理,成果定量可考核,由課題負責人簽字和所在機關稽核同意後加蓋機關公章,于2024年11月15日前将電子版(申請書Word檔案、簽字蓋章頁的PDF檔案)及1份簽字蓋章的紙質申請材料送出實驗室,電子版以電子郵件收到時間為準,紙質材料以寄出郵戳時間為準。
(四)實驗室資助的開放課題研究成果及知識産權原則上歸實驗室所有,課題負責人及所在機關具有署名權。
(五)開放課題研究成果必須署名實驗室為第一完成機關,論文、著作等須标注受實驗室開放課題基金資助。中文署名字樣為“莫幹山地信實驗室”,英文署名字樣為“Moganshan Geospatial Information Laboratory”,标注格式為“本論文(著作)受莫幹山地信實驗室開放課題基金資助(編号:XXX),Supported by the Open Research Fund of Moganshan Geospatial Information Laboratory (No. XXX)”。
聯系人:趙老師、胡老師
電話:0572-8062955,18267186955、18067994952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通訊位址:浙江省德清縣舞陽街道塔山街901号A7樓,莫幹山地信實驗室科技發展部
郵編:313200
附件:
1. 《莫幹山地信實驗室開放課題管理辦法(試行)》
20241016 附件1. 開放課題管理辦法(莫地信實〔2024〕15号)(蓋章件)(1).pdf
2.《莫幹山地信實驗室開放課題申請書》
20241016 附件2. 開放課題申請書(1).doc
莫幹山地信實驗室
2024年10月16日
初審:紀銀曉複審:宋啟凡
終審:金 君
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