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8日,中國醫學論壇報社腎病編委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出席本次會議的專家和嘉賓有:解放軍總醫院蔡廣研教授、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丁小強教授、中日友好醫院李文歌教授、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林洪麗教授、陸軍特色醫學中心何娅妮教授、河南省人民醫院邵鳳民教授、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孫世仁教授,中國醫學論壇報社社長侯曉梅女士、中國醫學論壇報社副總編龍華女士以及腎病領域的數十位學術帶頭人和學科主任。
會議分為編委會成立大會和第一次工作會議兩個環節,為新聘任的主編、副主編、編委頒發證書,讨論編委會的工作,在思想上達成了共識。會議分别由中國醫學論壇報社學術傳播中心一部主編李妍和腎病編委會副主編李文歌教授主持。
中國醫學論壇報社 侯曉梅社長
中國醫學論壇報社社長兼總編輯侯曉梅女士在緻辭中表示,感謝腎病領域的領袖精英前來參與,共同見證中國醫學論壇報腎病編委會的成立。《中國醫學論壇報》始終關注腎病學科的發展,緻力于搭建學術交流的平台。世界腎髒日主題活動、血液灌流規範化診療項目等重要活動的深度合作,更是讓我們與腎病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和合作關系。這些合作不僅推動了腎病學科知識的普及和技術的進步,更為廣大患者帶來了福音。
為進一步提高基層腎髒疾病的規範化診療水準,推動腎病學科創新發展,報社牽頭發起成立腎病專家編輯委員會,邀請極具學術影響力和号召力的蔡廣研教授擔任主編,來自全國各地腎病領域的數十位頂級專家、學術帶頭人以及學科主任擔任副主編、編委。此次編委會的成立,将有助于提升大陸腎病醫務人員的規範化意識,提高臨床診治水準,這對于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有着重要的現實意義。放眼未來,《中國醫學論壇報》将繼續發揮醫學媒體“國家隊”的價值,與編委會各位專家同心協力,共謀發展,共同見證中國腎病學科的高品質發展。
緻辭後,侯曉梅女士代表中國醫學論壇報社向解放軍總醫院蔡廣研教授頒發主編聘書。
侯曉梅社長向蔡廣研教授頒發聘書
解放軍總醫院 蔡廣研教授
蔡廣研教授在緻辭中表示,在剛剛步入臨床時便知曉《中國醫學論壇報》,在電子媒體尚未普及的年代,《中國醫學論壇報》以其在醫學領域的專業性與影響力,成為衆多醫生擷取專業前沿資訊、領略各學科年度進展的重要視窗。
步入新時代,中國醫學論壇報社持續銳意進取,不僅成功推出“星火計劃”“領航計劃”等重要項目,更在專業化道路上穩步前行,成立了多個學科的編委會。腎病編委會的成立,标志着腎病領域的專家學者們與報社之間将開啟更加緊密的合作。編委們将通過報社這一廣闊平台,傳播最新的科研成果,促進學術交流,推動腎病領域的創新發展。相信在報社與各位專家的共同努力下,可以進一步推動腎病學科的發展與進步!
随後,蔡廣研主編、侯曉梅社長向腎病編委會的副主編、編委頒發聘書。
編委會工作計劃
中日友好醫院 李文歌教授
中日友好醫院李文歌教授主持本次會議的第二階段——編委會工作計劃。
中國醫學論壇報社學術一部主編 李妍
中國醫學論壇報社學術傳播中心一部李妍主編介紹了編委會未來的工作計劃。腎病編委會工作将圍繞“基層發展”“專業科普”和“科研創新”三大主題展開。
報社提供全媒體專業平台,開設腎病編委會專欄,組織線上及線下的專業規範化教育訓練、權威指南解讀、病例分享和專項技能教育訓練等,提升基層及青年腎病學科醫生臨床診療水準和服務能力。
同時,還将舉辦科研創新、國内外最新前沿進展、熱點問題探索學術研讨會;進行學術推廣、創新成果轉化、學科前沿解讀等活動。此外,依托報社患教品牌“壹生健康”,設立腎病科普專區,通過多種形式定期進行專業科普輸出和線下患教公益活動。
随後,全體參會編委就編委會工作計劃展開了熱烈的讨論,與會專家們紛紛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以下撷取部分編委的精彩發言。
解放軍總醫院 蔡廣研教授
腎病編委會相關工作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在此期間,編委會多位專家依托中國醫學論壇報這一平台,開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李冀軍教授、毛慧娟教授團隊圍繞特定疾病主題,貢獻了一系列精彩專題,這些成果令人矚目。
這是一項極具價值且意義深遠的工作,完成這一系列的内容創作,無疑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但正是這樣的付出,使得這些工作顯得尤為珍貴。當然,除了系列專題外,還有許多靈活多樣的合作方式可以選擇,比如前沿進展的介紹、新技術的推廣、科普知識的傳播等,這對促進腎病學術交流與教育普及都是非常有價值的。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林洪麗教授
關于腎病編委會的發展,我有一些看法分享,鑒于蔡廣研主編同時也是中華醫學會腎髒病學分會的主任委員,以及副主編丁小強教授作為候任主委的積極參與,我認為編委會可以探索與中華醫學會腎髒病學分會(CSN)的深度合作。具體而言,可以實作中國醫學論壇報社與CSN平台的互通,同時,在中國醫學論壇報社平台搭建CSN腎病專區,通過這個專區,我們不僅可以釋出最新的科普知識、經典病例,還能分享那些具有前瞻性和創新性的研究成果,真正做到“頂天”“立地”,既關注基礎研究,也緊貼臨床實踐。
關于科普工作,其重要性日益凸顯。在當下資訊爆炸的時代,科學、準确的科普内容對群眾健康意識的提升至關重要。腎病編委會攜手《中國醫學論壇報》,共同打造高品質的科普内容。通過專家篩選和稽核機制,確定科普資訊的權威性和可信度,進而避免網絡上一些不科學的自媒體資訊誤導公衆。
總之,我希望腎病編委會能夠充分利用《中國醫學論壇報》和CSN的平台優勢,通過深度合作和資源共享,推動腎髒病領域的學術交流、科研進步和科普普及,為基層醫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為廣大群眾的健康保駕護航。
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陸晨教授
關于腎病編委會的工作計劃,我認為有兩方面較為重要:一是“辦得好”,即内容的卓越性;二是“看得好”,即讀者的滿意度。
首先,“辦得好”意味着我們要持續提供高品質、有深度的内容。在腎髒病領域,這包括最新的科研進展、前沿療法、專家觀點以及權威指南等。為了確定内容的專業性和可讀性,我們需要精心策劃選題,邀請領域内的權威專家撰寫文章,并采用簡潔明了的語言風格,使複雜的專業知識變得易于了解。
其次,如何做到“看得好”,我們需要創新呈現方式,特别是通過系列報道和連載形式來增強内容的連貫性和系統性。例如,我們可以針對某一熱點話題或重要研究成果,推出系列專題報道,通過多篇文章逐漸深入解析,讓讀者能夠全面、系統地了解相關知識。
此外,我們還要“走出去”,與國際同行開展交流合作,也有助于共同推動腎髒病學科的發展。
空軍特色醫學中心 倫立德教授
我想談談青年醫生的繼續教育問題。《中國醫學論壇報》不僅承載着老一輩醫生的深厚情感,更是年輕醫生學習新知識的重要管道。然而,我們在繼續教育方面缺乏系統性規劃。現在,成立腎病編委會是契機,我們應借此制定年度、有目的、專題性的繼續教育計劃。我們應借鑒優秀平台的經驗,提供針對性強、實用性高的内容,避免冗長難懂的長文。同時,還應關注年輕醫生困惑的問題,以專業委員會形式規劃選題,確定内容創新實用。建議制定更規律和系統的出版計劃,助力年輕醫生成長。
解放軍總醫院第四醫學中心 李冀軍教授
《中國醫學論壇報》近年來蓬勃發展,業界影響力與日俱增。該平台緊跟時代步伐,從傳統的紙媒逐漸轉型,融合新媒體等多種管道傳播醫學前沿資訊,展現了強大的創新性與專業性。正如大家所讨論的,我們需要進一步深化内容,特别是要關注青年醫師的成長,讓他們在這個平台上可以得到更多的幫助和啟發。希望中國醫學論壇報社腎病編委會能持續為醫療行業的進步和發展貢獻力量。
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丁小強教授
最後,丁小強教授對本次會議進行了總結,并提出了三個關鍵問題:
- 關于編委會工作頻率與版面規劃,需要明确專業内容的更新頻率、版面,確定内容的豐富性和深度。
- 建議參考已成立的其他學科編委會的成功經驗。從中汲取靈感,找到适合腎病編委會的發展路徑。
- 結合腎病學科的特點和專家團隊的優勢,通過《中國醫學論壇報》這一平台,傳播多方面的新資訊。這包括但不限于:最新的指南與規範、住院醫生及年輕醫生的教育訓練資源、學科新進展、病例讨論、科普知識精選、國内外會議紀要與重要進展以及科研動态等。我們的目标是全方位提升腎髒病領域的資訊傳播效率,讓讀者通過媒體獲得更多有價值的内容,進而增強關注度,實作更好的傳播效果。
在熱烈的讨論與積極的展望中,中國醫學論壇報社腎病編委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工作會議圓滿結束。此次會議凝聚了腎病領域專家們的專業見解與殷切期望,為腎病學科的高品質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未來,中國醫學論壇報社腎病編委會将攜手并進,共譜腎病學科新篇章。
END
中國醫學論壇報社趙靜薇撰寫
解放軍總醫院蔡廣研教授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