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經濟日報2版刊發《民俗園裡歡樂多》。
金秋時節,位于吉林省延邊北韓族自治州延吉市的中國北韓族民俗園更加熱鬧了。
“我從北京來,看過了長白山、圖們江、延吉網紅彈幕牆,今天專門來民俗園體驗北韓族服飾旅拍。”遊客賈子涵告訴記者,民俗園内有很多北韓族傳統建築,适合旅拍留念。
建成于2012年9月的中國北韓族民俗園,占地面積9.4公頃。該園營運總監朱保坤介紹,這裡有40棟北韓族傳統風格建築,其中9棟是從延邊州内的北韓族鄉村移來複建的,至今已有130多年的曆史,“我們修舊如舊,用的都是當時的瓦、梁和磚,保留原有的房屋格局。”除了建築,民俗園内北韓族醬缸、燈籠等民俗元素衆多,還有北韓族服飾、米糕、米酒、辣白菜等多項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在此展示或提供體驗,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遊覽。今年前8個月,該園共接待遊客292萬人次,同比增長47%。
2019年入駐民俗園的繡佳人服飾體驗館負責人李花告訴記者,自家店面400多平方米,服飾有1000多套,店裡聘用了10名攝影師、10名化妝師,并有10多名理服師,旺季時每天體驗旅拍的遊客近140人。“通過穿着和拍攝,很多年輕人感受到北韓族對美與禮儀的講究,進而喜歡上了相關民俗。”
“快來嘗嘗我們家釀的米酒。”在民俗園米酒坊的愛玲米露米酒屋,負責人安貞今熱情地招呼遊客。櫃台上,桑葚米酒、野生藍莓米酒等各種貨品擺放得整整齊齊,售貨員正從冰箱裡取出冰鎮的米酒倒入小杯供遊客品嘗。
2015年,在當地做北韓族米酒有一定名氣的安貞今,受邀來到民俗園經營,水電、房屋由園區免費提供,雙方按銷售額進行分成。“進園後,銷量大幅提高,旺季一天可賣出6000多瓶米酒。”安貞今說,自己的手藝是跟着母親學的,随着在民俗園的生意越來越好,女兒和女婿也投入到這項非遺傳承事業中。
随着人氣越來越旺,民俗園周邊已形成文旅産業生态圈。朱保坤說,民俗園周邊已有旅拍公司400多家,整個延吉市區有旅拍公司約1000家。同時,咖啡館、奶茶店、延吉烤肉店、民宿等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周邊。
原标題:民俗園裡歡樂多
來源:經濟日報
編輯:月月
校對:倩倩
稽核:易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