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作為大陸各種主食中南北方家庭都非常常見的一種,大家都得為究竟是買散裝大米比較好還是買袋裝大米比較好而糾結。
實際上兩者之間也确實有比較大的差别,比如在價格和營養價值方面。有網友就向米店老闆詢問,兩者之間究竟有什麼差別,哪一個更加好,米店老闆也是将自己多年的經驗分享給了這位顧客,進而告訴了這位顧客買大米時應該注意些什麼。那麼米店老闆是如何總結的呢?
散裝大米 VS 袋裝大米。
要知道散裝大米和袋裝大米之間有非常大的不同,通過兩者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來,散裝大米自然是沒有經過包裝的,是以價格也相對較為便宜。因為未經過包裝後,自然也就會省去不少包裝成本,是以也就不用将這些價格附加在顧客身上,可以說非常良心了。散裝大米不止友善自己選購,就連買回家後都是可以随時盛放,不會讓人感到麻煩。
而且散裝大米由于沒有經過包裝,是以店鋪裡的幾乎都直接是在地上放着,雖然看上去不那麼幹淨,但實際上顧客可以直接用手挑選,這全憑自家嘴巴和眼睛來挑選米飯的品質。
這樣的選購方式不僅适合剛從家裡的廚房來到外頭選擇大米的主婦們,也是最适合那些注重大米味道的人,幾乎每個米店的老闆都能将這種人區分開來。
家庭主婦們所購買的大米幾乎更注重味道,相比之下她們在意的東西也要更多些,不僅最注重大米的味道,色澤和顆粒飽滿程度也要有着相應的标準,一顆顆大小均勻沒有破損才能選購。
是以從中能夠看出這名顧客本身就是一名家庭主婦,她當然知道如何選購散裝大米了,她能夠這樣詢問無非就是想要知道袋裝大米又是什麼樣子的。
是以袋裝大米就相對來說要貴一些了,畢竟經曆過包裝的一定要在價格上有所展現,如果袋裝大米價格和散裝基本持平了,那麼這一定是這個袋裝大米品質不是很好。
是以就讓這個消費者沒有其他選擇進而選擇了袋裝大米,是以在袋裝的大米中一定要認真仔細檢視過後再進行購買,更不要被價格所欺騙。
袋裝的大米自然是也有好處,其最大的好處就在于它的外觀方面,沒有人會否認吧,袋裝的大米看上去總會比較精緻一些。
而且它不僅好看就連存放方面也是有着非常大的優勢,在極少數情況下基本不會發生蟲害,隻要不存放太久的話,大多數時候不會發生這種情況。
那麼袋裝大米究竟是如何被稱作“袋裝”大米的呢?有人也許會說,難道不是因為它被裝在袋子裡嗎?這裡就不能否認了,因為它被裝進了袋子裡自然就叫袋裝了。但除了這個之外還有着更深層的含義,這裡說到另一種“米”就是穗粒,它并不是完全成熟的大米,而是在稻谷脫粒後剩下的殘留物。
一目了然的品質。
現在說到雜交種,就談到了“辛優103”這個品種,辛優當為其東莞的“辛7042”以及北京的“優531”,兩者混合配比得到的雜交品種。
辛優103這個品種其好壞實在是經不起考量,在2008年已經被列入禁種目錄。雜交種雖然有着一定優勢,但這并不能成為人們追捧的理由,消費者幾乎對這個品種沒有任何知曉。
主要原因是這種雜交種存在着消失性、性狀不穩定等缺點,但很快這些缺陷就會慢慢消失,是以雜交種在變成良種之前幾乎找不到營養價值的資訊。
是以如果有人說這些雜交稻是在占據岐黃産量初期播種雜交水稻所得到的良種等,其背後又是什麼樣的目的,這些人又是如何獲得這假冒的雜交稻種子,其價值早已是不可知。
一眼就能看出這些大米是否是優質的時候,也還有另外一個方式,就是用手摸一摸就能感受到這些大米是否優質混和了泥土或者沙子等雜質,非常顯眼,不會遮掩。
隻需将這些稻穗掰斷就能确定它們是否成熟,随着時間的發展,現在這種土辦法在大部分地區都已經很少有人使用,但卻有着相同用途的東西,就是這樣的分級篩網。
使用這種東西可以根據白粒、黑粒、黃粒等進行分級,而通過這種制度所選出的品級雖然可能會存在偏差,相比直接采用手摸土方法更為公正一些。
散裝大米與袋裝對比。
金利來所售賣的袋裝大米則是屬高檔中低端的,大部分人都會選擇散裝大米,因為吃比較高檔的大米的人幾乎非常少,但如果有這樣的顧客光臨此店的話,需要支付三十元才能買到二斤半的大米,雖然看起來量很多,但食用之後很快就會消耗光。
如果顧客選擇的是十元兩斤半的大米,就一定是一種低檔二級稻的品質,最終隻能做成八毛錢每斤這樣的飯票。
但儲存方面會比較惡劣,在食堂做飯時必須放置儲存食品的地方,内容必須密封且溫度适宜。因為雜質還是可能潛藏着黑蟲子的,是以盡管食堂存儲方面要求極其嚴格,但要避免昆蟲侵害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是以無疑這也是散裝大米的一大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