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上周剛獲得66億美元融資的AI領頭羊OpenAI計劃重組為一家公益企業(public benefit corporation,PBC),以防範敵意收購并保護首席執行官奧特曼免受外部幹涉。
根據金融時報的報道,這一罕見的公司模式基本從未被大規模使用。不過,包括另一家AI新銳Anthropic和馬斯克的xAI等AI競争對手,采用也采用了這一架構。
據多位熟悉公司想法的人士向媒體表示,這種PBC結構的一個關鍵好處是,可以有效阻止不受歡迎的收購或激進投資者的要求。這意味着,如果現有投資者(如微軟)或其他方試圖收購OpenAI,他們的努力可能會受挫。
知情人士說,OpenAI的PBC架構将有義務平衡股東、公共利益以及員工和社會等利益相關者的最佳利益。據一位消息人士透露,這種公司結構的“多重信托義務”的方法(multipronged approach to fiduciary obligations)将為 OpenAI 提供“避風港”,可以對那些可能聲稱公司盈利不足的激進投資者說“不”。
“這給了你更多的靈活性,可以禮貌地回複說‘謝謝你的來電,祝你有愉快的一天’。”
華爾街見聞此前文章稱,在OpenAI此前的66億美元融資以可轉換票據的形式進行,并且依賴于公司成功完成結構性變更,轉變為一個不再由非盈利董事會控制的營利性公司,但當時并未明确提及将轉型為PBC。
PBC仍然是營利性企業,但它與傳統的營利性公司有所不同。雖然PBC的目标之一是創造利潤并為股東帶來回報,但它還需要兼顧特定的社會或公共利益目标。換句話說,PBC的營運并不僅僅追求利潤最大化,還需要平衡财務收益和社會責任。
根據消息人士還向媒體稱,投資者已經協商了一些條款,如果這些變更在兩年内未能實施,他們将有權收回資本或重新談判估值。
OpenAI仍為非營利實體 奧特曼掌舵PBC
這項正在計劃的改變發生在該公司動蕩時期。在完成最新一輪融資後,該公司目前是矽谷最有價值的公司之一,估值達到1500億美元。
分析認為,新的架構将使該公司能夠繼續吸引投資者,并獲得與資金雄厚的競争對手(如谷歌)抗衡所需的資本,同時承擔與建構強大AI模型相關的成本。
然而,該公司此前也經曆了一些成長的痛苦。一年前,奧特曼曾在一次董事會政變中被短暫罷免。最近幾周,包括具有影響力的首席技術官Mira Murati在内的多名進階員工也宣布離職。
與此同時,馬斯克正在對OpenAI提起訴訟,指控其在與微軟達成數十億美元的合作夥伴關系時,偏離了最初造福人類的使命。馬斯克于2015年共同創立并資助了OpenAI。
作為重組計劃的一部分,OpenAI将保留非營利實體的身份,該實體将獨立存在并擁有重組後公益企業的股份。這個非營利實體将可以接觸研究和技術,但其主要任務是專注于追求OpenAI造福人類的使命。
據熟悉公司想法的人士向媒體表示,非營利實體的上司層可能與奧特曼的管理層有差別,而奧特曼将上司新成立的公益企業,專注于開發技術、建構産品以及“需要做的一切以實作商業成功”。
熟悉這一計劃的人向媒體表示,目前該公司尚未做出決定,董事會正在讨論此事,任何變化都可能需要時間。“OpenAI 希望保有社會許可,同時履行使命和責任,并創造最前沿的技術。”
OpenAI則表示:
“我們仍然專注于建構造福所有人的AI,并與董事會合作,確定我們在實作使命方面處于最佳位置。非營利組織是我們使命的核心,将繼續存在并蓬勃發展。”
PBC功能多 AI企業喜歡
媒體報道,PBC這一公司治理架構相對較新。美國特拉華州(大多數公司注冊的地方)直到2013年才采用PBC法律,并在2020年修改了條款,以使該結構更具吸引力。在美國數千家上市公司中,隻有不到20家是PBC,知名者包括Warby Parker、Black Rifle Coffee和Veeva Systems。
然而,這種結構在AI公司中頗受歡迎。Anthropic和馬斯克的xAI都是PBC。據一位接近xAI的人士向媒體透露,如果公司不按照股東利益行事,這種結構可以減少被起訴的可能性。
其他公司也曾提到,PBC模式有抵禦激進投資者收購的功能。線上保險公司Lemonade在監管檔案中表示,特拉華州的PBC結構“可能使董事會更容易拒絕敵意收購,即使這種收購會為投資者帶來最大的短期财務收益”。
目前,PBC模式尚未在美國法律實務中受到嚴肅測試,也沒有經曆嚴密的公衆審查。幾位美國參議員對AI可能對公共安全和國家安全構成的威脅表示擔憂。分析認為,如果AI高管被美國國會傳喚作證,解釋其業務情況,PBC模式可能為公司提供一種方式來回避批評。
德克薩斯大學法學院教授Jens Dammann表示,PBC為傳統公司提高股東财富的責任提供了“更多回旋餘地”。
“這實際上是公司管理層和董事會成員鞏固自身地位的一種方式。如果你能向人們傳達你是一家好公司、道德安全的企業,這種情況幾乎沒有限制力,那麼這對企業家來說無疑是有誘惑力的。”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歡迎下載下傳APP檢視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