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裝了,《中餐廳》這次讓觀衆徹底看到了真人秀有多“假”

文 | 小宇說遊戲

編輯 | 小宇說遊戲

不裝了,《中餐廳》這次讓觀衆徹底看到了真人秀有多“假”

想要好運常伴左右?想要财神爺對你格外關照?那就趕緊關注我吧!點贊關注,開啟你的幸運之旅!

8個“中國遊客”讓《中餐廳》翻車?“假”到尴尬

不裝了,《中餐廳》這次讓觀衆徹底看到了真人秀有多“假”

圖檔來源于網絡

喧嚣的城市街頭,一輛餐車前排滿了熙熙攘攘的人群,熱情的叫賣聲、誘人的食物香氣,構成了一幅熱鬧非凡的市井圖景,鏡頭一轉,眼尖的觀衆卻發現,這熱鬧景象背後,似乎隐藏着一絲難以言喻的違和感,這不是在國内,而是在法國街頭,這群熱情洋溢的食客,也并非金發碧眼的外國友人,而是操着各地口音的……中國同胞?

不裝了,《中餐廳》這次讓觀衆徹底看到了真人秀有多“假”

圖檔來源于網絡

這一幕,正是出自于國内熱門綜藝節目《中餐廳》第八季,作為一檔主打“中華美食文化輸出”的真人秀,《中餐廳》自開播以來,便憑借着新穎的節目形式和明星陣容,吸引了大批忠實觀衆,随着節目一季季的播出,曾經備受好評的“真實感”卻逐漸引發了觀衆的質疑,尤其是最新一季的“攬客環節”,更是被網友吐槽“假到尴尬”,甚至有網友戲稱:“節目組是把觀衆當傻子嗎?”

不裝了,《中餐廳》這次讓觀衆徹底看到了真人秀有多“假”

圖檔來源于網絡

從“被拒絕”到“座無虛席”:攬客環節的演變

不裝了,《中餐廳》這次讓觀衆徹底看到了真人秀有多“假”

圖檔來源于網絡

回顧《中餐廳》前幾季,明星嘉賓們在異國他鄉經營餐廳,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便是“攬客”,語言不通、文化差異、人生地不熟,都讓明星們在攬客時屢屢碰壁,尴尬場面頻出,也正是這些“不完美”的瞬間,讓觀衆感受到了節目的真實性和趣味性,明星們放下身段、努力融入當地生活的态度,也引發了不少觀衆的共鳴

不裝了,《中餐廳》這次讓觀衆徹底看到了真人秀有多“假”

圖檔來源于網絡

随着節目搬回國内錄制,明星效應顯現,攬客環節的真實性也開始打折扣,明星光環加持下,餐廳往往還沒開張就已“預約爆滿”,曾經充滿挑戰的攬客環節,逐漸淪為走過場的“擺設”,為了制造節目效果,節目組開始嘗試各種新的模式,例如“預約制”、“主題活動”等,試圖在保證節目趣味性的規避“攬客難”的問題

不裝了,《中餐廳》這次讓觀衆徹底看到了真人秀有多“假”

圖檔來源于網絡

這種刻意規避“真實問題”的做法,卻在最新一季的節目中引發了觀衆的強烈反感,節目組為了制造“反差感”,刻意安排明星嘉賓在法國街頭“艱難攬客”,鏡頭中出現的“外國食客”卻大多是華人面孔,甚至還有不少人操着流利的國語,這種拙劣的“表演”,不僅沒有達到預期的節目效果,反而讓觀衆感到被欺騙,紛紛吐槽節目組“為了節目效果不擇手段”

不裝了,《中餐廳》這次讓觀衆徹底看到了真人秀有多“假”

圖檔來源于網絡

8個“中國遊客”的出現:真情實感還是劇本安排?

不裝了,《中餐廳》這次讓觀衆徹底看到了真人秀有多“假”

圖檔來源于網絡

“假”的質疑聲達到頂峰,是在最新一期節目中,8個“中國遊客”的集中出現,徹底擊碎了觀衆對節目最後一絲幻想

不裝了,《中餐廳》這次讓觀衆徹底看到了真人秀有多“假”

圖檔來源于網絡

節目中,明星嘉賓們在法國街頭經營餐車,原本門可羅雀的生意,卻因為8個“中國遊客”的到來,瞬間變得火爆起來,這8位“遊客”操着各地口音,對中餐贊不絕口,甚至還主動提出要幫助明星們攬客

不裝了,《中餐廳》這次讓觀衆徹底看到了真人秀有多“假”

圖檔來源于網絡

細心的觀衆卻發現,這8位“遊客”的出現,充滿了刻意和不自然,他們的穿着打扮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一看就是“遊客”身份;他們在鏡頭前的表現過于熱情和誇張,與真實的遊客行為相去甚遠;最重要的是,他們與明星嘉賓之間的互動,充滿了劇本痕迹,仿佛是按照事先安排好的台詞在表演

不裝了,《中餐廳》這次讓觀衆徹底看到了真人秀有多“假”

圖檔來源于網絡

“這也太假了吧!節目組是把觀衆當傻子嗎?”“能不能走點心?找個外國人都這麼難嗎?”彈幕上,觀衆的質疑聲此起彼伏,原本期待看到明星們在異國他鄉“真實生活”的觀衆,卻被這拙劣的“表演”澆了一盆冷水

不裝了,《中餐廳》這次讓觀衆徹底看到了真人秀有多“假”

圖檔來源于網絡

節目組的“小心思”昭然若揭:為了制造節目效果,他們刻意安排了這些“中國遊客”,試圖營造出一種“中餐在海外備受歡迎”的假象,這種掩耳盜鈴的做法,不僅無法掩蓋節目本身的“假”,反而讓觀衆對節目的真實性和用心程度産生了懷疑

假象背後的尴尬:真實性還是娛樂性?

《中餐廳》的“翻車”,再次引發了人們對于綜藝節目“真實性”的思考,在追求娛樂性和話題性的當下,越來越多的綜藝節目開始選擇“劇本化”的制作模式,明星嘉賓按照事先設定好的劇本“表演”,節目内容也充滿了刻意制造的沖突和戲劇性

不可否認,“劇本化”的制作模式,确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節目的觀賞性和話題度,但同時也犧牲了節目的真實性和思考價值,當觀衆意識到,節目中的一切都是“演”出來的,明星嘉賓的喜怒哀樂都是“裝”出來的,那麼,他們還會對節目産生情感共鳴嗎?還會對節目傳遞的價值觀産生認同嗎?

《中餐廳》的初衷,是希望通過明星效應,将中華美食文化推廣到海外,當節目本身的真實性都遭到質疑時,它所傳遞的文化輸出,又是否還能站得住腳呢?

綜藝節目作為一種大衆娛樂形式,在帶給觀衆歡樂的也應該承擔起一定的社會責任,與其費盡心思地“制造”話題和熱度,不如回歸内容本身,用真實的故事、真摯的情感,去打動觀衆、引發共鳴

或許,這才是綜藝節目“長紅”的秘訣所在

本文緻力于傳播正能量,不涉及任何違規内容,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協商處理。

不裝了,《中餐廳》這次讓觀衆徹底看到了真人秀有多“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