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周食品行業動态:三隻羊“美誠月餅”事件;古茗茶飲玩梗翻車

三隻羊“美誠月餅”事件持續發酵

​近日,三隻羊多個直播間銷售的‘香港美誠月餅’引發關注,小楊哥在直播中曾反複稱美誠月餅為“線下200多一盒的香港高端月餅”,而據相關報道,美誠月餅在香港無門店。是以,消費者質疑這一款從未在香港生産、銷售的所謂香港美誠月餅涉嫌虛假宣傳。

9月17日,合肥高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這一事件釋出了情況通報,稱對三隻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在直播中涉嫌“誤導消費者”等行為,現已立案調查,将根據調查結果依法依規處理。

緊随其後,9月18日,廣州市花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也釋出了釋出關于涉美誠月餅的情況通報。

而在9月19日,合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再次釋出情況通報稱,針對近期網絡反映的涉及三隻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有關問題,合肥市市場監管局已與商務局、警察局等部門成立聯合調查組,依法依規核查處理,堅決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玩梗翻車,古茗茶飲緻歉

​​9月18日,古茗茶飲通過官方微網誌緻歉。

古茗茶飲稱,近日,其廣東分公司賬号在抖音、小紅書釋出了一則“玩梗”視訊,給部分網友帶來了誤會。該視訊借鑒了抖音平台上熱梗“舔狗罪”+“雙杯杯托手铐”的創意,結合門店工作場景,由分公司員工與門店員工扮演并拍攝。公司自以為搞笑的“玩梗”,給部分網友帶來了誤會與不适。收到網友回報後,第一時間下架了視訊。古茗茶飲表示,“在此,我們誠懇緻歉。同時也引以為戒,在今後的推廣策劃中更加審慎,避免誤會。”

門店擴張勢頭放緩,鹵味行業如何創新求變?

 近日,多家龍頭鹵味制品生産企業釋出2024年半年度報告。從資料來看,各家企業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一些企業門店數量有所減少。相關研究機構資料披露,鹵味行業增速明顯放緩,行業整體面臨經營壓力。

曾經火遍大街小巷的鹵味為何不“香”了?近年來,消費者越來越重視健康,對于高鹽、高脂等休閑食品的需求減少。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升,直接導緻了鹵味的消費頻率和總量下降,進而影響了企業的營收。另外,一些鹵味産品高昂的價格讓不少消費者望而卻步。此外,随着具有本地特色的鹵味品牌進軍市場,鹵制品行業競争愈發激烈。

“抗炎飲食”走紅,真那麼神奇嗎?

近年來,随着人們越來越重視生活品質和飲食科學,越來越多的飲食方式正在被更多人實踐,而最近最火的,可能是“抗炎飲食”。各大社交平台上,不少人分享起自己的“抗炎食譜”。

美國科學家在2014年發表了一份膳食發炎指數(DII),對飲食的抗炎作用與促炎作用進行量化評分。一般“促炎飲食”多為甜食、高脂食物、油炸食物、精緻碳水食物、加工肉類等,而“抗炎飲食”多為新鮮果蔬、雜糧雜豆、堅果、水産品、香辛料等,抗炎因素主要包括維生素(A、C、E等)、植物抗氧化物(花青素、番茄紅素、類黃酮、β胡蘿蔔素等)、多不飽和脂肪酸(特别是歐米伽3系列)、關鍵微量元素(鋅和硒)。

首次進口非洲羊肉 中國市場迎更多非洲農産品

9月8日,一批産自馬拉加西的冷凍羊肉運抵湖南紅星進口肉類指定查驗場。這是去年馬拉加西羊肉獲得輸華準入後的首批進口産品,也是中國首次從非洲進口羊肉産品。分析認為,這标志着中國與非洲在肉類産品貿易方面取得了階段性顯著成果,也展現出雙方合作的深化與拓展。

目前,中國已經連續15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貿易夥伴國地位,并成為非洲第二大農産品出口目的地,中國自非洲進口農産品金額連續7年增長。資料顯示,今年前7個月,中國自非洲進口農産品253.5億元,增長7.2%,高于中國農産品進口整體增速,芝麻、烤煙、夏威夷果等非洲特色農産品進口量分别增加38.8%、32.7%、106.2%,占中國同類産品進口量比重均超四成。

“讓騎手帶去幹淨餐館”背後是觀念的錯位

近日,一項名為“100元幹淨飯”的挑戰在抖音火了起來,視訊的部落客會随機尋找一位外賣騎手,支付給他100元并讓騎手帶他去吃附近較為幹淨的小店。這種做法的依據是,外賣騎手小哥身居外賣餐飲一線,對店鋪後廚了如指掌,是以知道哪家店更幹淨。這裡有一個觀念性的錯位,專業與不專業的人士,衡量食品安全的标準肯定不會一緻。若隻以非專業人士随心随意的安全标準為标準,又談何食品安全?

士農工商,各行其道,秩序才是市場良好運作的基礎。監督這個專業的事情、專屬的責任,還是應該交給專業的相關部門來完成。畢竟,食品安全問題不能過于指望“民間”監督力量。

市場監管總局釋出公告 嚴禁制售“特供酒”

​​市場監管總局19日對外釋出關于嚴禁制售“特供酒”的公告,從生産、銷售、餐飲、廣告、宣傳、印刷等6個方面嚴禁各類生産經營主體從事“特供酒”制售違法行為。

公告明确,“特供酒”的範圍為虛假标注或宣傳與黨政機關和軍隊有密切關聯的特定名稱、符号、标志性建築物、官方活動等資訊的酒品,“特供酒”為假冒僞劣酒品。

公告要求,市場監管部門加強檢查,依法嚴肅查處違法行為,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機關。倡導消費者理性消費,社會各界積極監督,推動全社會共同抵制“特供酒”。

來源:每日食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