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CC2024
論壇簡介:
AI賦能的元宇宙教育及服務
舉辦時間:10月24日13:30-17:30
地點:秋苑-教室區(東6)
注:如有變動,請以官網(https://ccf.org.cn/cncc2024)最終資訊為準
資訊技術的迅猛發展與廣泛普及引發了人類社會在數字化時代的新一輪革命,也促進了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與學習革命。元宇宙是由新一代資訊技術支撐的人類生活、工作、創造與娛樂的數字化虛拟空間及虛實融合的生态體系。元宇宙教育利用元宇宙技術開展教育,通過虛實融合與人工智能等技術提供以學生為中心的沉浸式、體驗式、互動式、協同式教學與學習,提高教育教學效率與效果。元宇宙教育服務則為元宇宙環境下教育教學活動及過程、教師和學生/學習者提供智能服務,改善教學品質、學習體驗與學習效率。本論壇圍繞AI賦能的元宇宙教育及服務的新特征、新形态與新場景,邀請來自高校和企業的專家,共同探讨元宇宙教育及其服務、元宇宙教育生态體系及服務空間、元宇宙教育産業發展、元宇宙教育服務典型應用場景等,并廣泛讨論元宇宙教育及服務的發展方向、教育數字化創新途徑。
論壇日程
順序 | 主題 | 主講嘉賓 | 機關 |
1 | AI賦能的元宇宙教育及服務 | 徐曉飛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2 | AIGC推動教育元宇宙創新發展案例及其思考 | 陳鐘 | 北京大學 |
3 | 基于AI的元宇宙教學場景建構與應用 | 吳砥 | 華中師範大學 |
4 | 元宇宙數智化教育服務生态實踐探索與案例分析 | 汪思翰 | 成都威愛數矩科技有限公司 |
5 | 亞馬遜雲科技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驅動的元宇宙教育 | 劉東屏 | 亞馬遜雲科技 |
論壇主席及嘉賓介紹
論壇主席
徐曉飛
CCF會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
哈工大原副校長兼威海校區校長,中國計算機學會會士。他兼任教育部高校軟體工程專業教指委副主任、教育部高校教學資訊化與教學方法創新指導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教育數字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教育部産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專家組組長、高校線上開放課程聯盟聯席會執委會主任、中國高校計算機教育MOOC聯盟常務副理事長等。他曾CCF常務理事、CCF服務計算專委主任。他的研究方向包括服務計算、服務科學與工程、企業智能計算、軟體工程、教育數字化、元宇宙教育等;在重要國際期刊和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在國際或全國學術會議上擔任過大會主席或程式委員會共同主席40多次。他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省級教學與科技成果獎10多項;還獲得CCF傑出教育獎、CCF建立60年傑出貢獻獎、CCF服務計算終身學術貢獻獎、IEEE TCSVC傑出上司力獎等榮譽。
論壇講者
徐曉飛
CCF會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
報告題目:AI賦能的元宇宙教育及服務
摘要:近年來,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元宇宙引領的新一代資訊技術推動着高等教育發生了深刻變革與“數字颠覆”。全球高等教育界都在探索數智化時代“AI+教育”的發展新形态與新模式。本報告在回顧全球高等教育數字化發展趨勢的基礎上,指出了數字化教育創新、慕課與數字課程教學的新方向,闡述了“AI+教育”、“元宇宙+教育”的新形态與新特征;提出了元宇宙教育、開放式元宇宙課OMC、元宇宙教育服務、元宇宙教育服務空間等新概念,着重闡述了AI賦能元宇宙教育及服務的生态體系及其教育教學新機理,提出了元宇宙環境下基于{<生-課-場>}、{<師-課-場>}超模式供需比對的跨時空跨領域服務聚合與優化方法,給出了基于元宇宙教室與場所的未來教育新場景,并探讨了數智化時代AI賦能面向學生能力提升的教育及評價的問題。最後,對未來“AI+教育”、“元宇宙+教育”發展趨勢提出了思考與建議。
陳鐘
CCF會士、常務理事,北京大學教授
北京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元宇宙技術研究所所長,區塊鍊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面向領域的軟體工程、系統軟體、網絡與資訊安全、區塊鍊技術等,現為中國計算機學會會士、常務理事,全國标委會元宇宙技術标準工作組成員、全國區塊鍊與分布式記賬技術标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科技部“十四五”規劃區塊鍊專家組成員、中央網信辦國家區塊鍊創新應用試點專家組副召集人等。
報告題目:AIGC推動教育元宇宙創新發展案例及其思考
摘要:本報告首先介紹了元宇宙概念及AIGC的發展,其次分析了元宇宙對教育的影響及探索路徑,接着分享了北京大學在智慧體育教學方面的教育元宇宙實踐案例,最後總結了對教育元宇宙創新幾個關鍵問題的思考。
吳砥
華中師範大學教授
國家數字化學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教育資訊化戰略研究基地(華中)常務副主任;全國資訊技術标準化技術委員會教育技術分技術委員會(CELTSC)副主任。研究方向:教育數字化發展戰略與政策規劃、評估名額與發展指數;師生數字素養監測與評價;教育數字化标準與應用。
報告題目:基于AI的元宇宙教學場景建構與應用
摘要:在數字化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教育領域正迎來一場由元宇宙和人工智能(AI)驅動的變革。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利用AI技術在元宇宙平台中建構有效的教學場景,并分析其在教育中的應用潛力和實際效用。首先我們概述了元宇宙和AI技術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教育領域的融合點。随後,本研究介紹了我們在建構元宇宙教學場景的一些實際案例和應用,并讨論元宇宙教學場景下,如何提高學習互動性、增強學習體驗的沉浸感及促進跨地域的協作學習等。最後,我們針對實際應用中可能面臨的挑戰,提出了一系列針對這些挑戰的解決政策和建議,并展望了基于AI的元宇宙教學場景在未來教育中的發展前景。
汪思翰
成都威愛數矩科技有限公司CEO
威愛科技集團副總裁兼CTO、全國數字創意産業産教融合共同體副理事長、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外語專業委員會(華中)常務理事長、華北電力大學“一帶一路”語言服務研究中心技術顧問。參與過多個國家級和省級資訊化教育産品項目的技術研發,擁有豐富的元宇宙與虛拟仿真課程及教學系統的研發經驗。2018年起建立威愛數矩并帶領其成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企業,打造教育元宇宙服務生态平台-妙答,緻力于成為“教育元宇宙服務專家”第一品牌。
報告題目:元宇宙數智化教育服務生态實踐探索與案例分析
摘要:本報告将重點探讨在元宇宙教育應用場景中建構AI數智引擎的重要性,該模式下的元宇宙教育服務能夠按照科學的規律,對虛拟空間中的教育要素進行驅動,并分析AI數智引擎與元宇宙技術的融合方式與案例,以及如何通過這種融合為教育應用場景提供生态化的服務。此外,本報告還将展望這種融合對于推動元宇宙教育,乃至未來元宇宙大學等嶄新的社會化教育模式的實作所具有的潛在影響與價值。
劉東屏
亞馬遜雲科技高等教育行業總監
2010年博士畢業于中國科學院實體研究所,畢業後留學加拿大麥吉爾大學,曾任中科院實體所副研究員(副教授),長期專注于高等教育科研領域的行業動态、解決方案落地實踐,在高等教育科研領域有14年工作經驗,在人工智能、深度學習、高性能計算等專業科研場景中,有落地解決方案的經驗;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累計發表研究論文30篇、授權專利13項、授權軟體著作權9項、授權內建電路布圖34項、授權實用新型5項。目前擔任亞馬遜雲科技高等教育行業總監。
報告題目:亞馬遜雲科技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驅動的元宇宙教育
摘要:随着元宇宙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正在開辟新的學習範式。本報告聚焦于AWS生成式AI創新中心在推動AI賦能的元宇宙教育方面的前沿工作。通過分析AWS的技術能力和成功案例,深入探讨了生成式AI如何革新教育内容創作、個性化學習體驗和教學評估過程。研究重點關注了多項創新應用,包括AI驅動的故事生成系統、情感智能教學助手、自動化作業評分、以及多語言内容生成等。這些案例不僅展示了AWS在教育科技領域的技術優勢,更凸顯了AI在建構沉浸式、互動式學習環境中的潛力。本報告還将探讨虛拟現實中的個性化學習體驗和AI輔助的實時教學回報。通過剖析這些案例,本報告旨在為教育工作者、技術開發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洞見,以推動AI與元宇宙技術在教育領域的融合創新,最終實作更加包容、高效和個性化的學習生态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