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香港火龍盤旋騰飛

香港火龍盤旋騰飛
香港火龍盤旋騰飛

9月16日,農曆八月十四“迎月日”。在香港大坑,舞龍者舉着“火龍”穿過大街小巷,與市民共迎中秋。“大坑舞火龍”是國家級非遺項目,至今有145年曆史。

香港火龍盤旋騰飛

街道張燈結彩,兩側站滿市民和遊客。

香港火龍盤旋騰飛

小女孩身着傳統服飾,手持蓮花燈送祝福。

香港火龍盤旋騰飛

少年團舞動着由LED燈組成的“小火龍”。

香港火龍盤旋騰飛

年輕人參與舞火龍,非遺文化薪火相傳。

碼上閱讀 點選投稿

(第二十六期)

9月16日,“迎月日”的晚上,在香港大坑,随着鑼鼓聲響起,一條由竹子、藤條、麻繩和珍珠草等材料捆紮而成的“龍”開始騰空舞動。隻見這條“龍”龍身插滿燃燒的香枝,火光閃耀,在約300名舞龍者的合力下從安庶庇街“沖”出人群,現場傳來歡呼聲。這是有着145年曆史的國家級非遺項目“大坑舞火龍”,連續三天上演,為市民和遊客帶來濃濃的節日氣氛。

8:30,“火龍”在點睛開光後,開始在大坑區内巡遊。璀璨夜色下,舞龍者們左右騰挪,将“火龍”舞得千姿百态、流暢靈動。“我加入舞龍隊30年啦!”一位身着白色坎肩、頭戴粉色頭巾的女鼓手開心地說。“大家都稱呼我‘自然’,不到10歲時我就跟着大人們出來‘舞火龍’。”女鼓手“自然”告訴南都記者,這條火龍龍身長67米,身上插了1.2萬支長壽香。在舞龍隊伍裡,還能看見由百名青少年組成的“龍少年團”舞動着由1萬多顆LED燈點亮的“小火龍”,身着中國傳統服飾的小女孩手持雲燈和蓮花燈不時與遊客互動,傳遞節日祝福。“現在我們的舞龍隊隊員将近400人,從3歲到80歲都有。”女鼓手“自然”介紹道。

重達60多斤的龍頭威武地抖動與旋轉,舞龍者舉着巨龍追逐着龍珠舞動,時而如飛龍在天,時而如蛟龍入海,呼嘯着“遊”入下一條街巷。長龍翻滾騰越,不斷将現場氣氛推向高潮。舞動百年的“火龍”,不僅是代代相傳的薪火,更是凝聚鄰裡鄉親的情感紐帶。

采寫:南都記者 高永佳

攝影:南都拍客 隋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