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職稱晉升實操系列解讀一:點燃加分項!科普文這樣發,讓晉升事半功倍

職稱晉升實操系列解讀一:點燃加分項!科普文這樣發,讓晉升事半功倍

近期,以陝西為首的多個省份陸續釋出了最新職稱評審标準,從這些政策中可以看出職稱評審标準正朝着以下幾大趨勢發展:

01

科普文章在職稱晉升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發表要求也在不斷提高;

02

發表SCI及中國核心期刊的論文依然是職稱晉升的主要途徑;

03

醫學專著逐漸嶄露頭角,你心中的“不可能”或許沒有那麼困難;

04

中國臨床案例成果資料庫有望成為職稱評審中的優選途徑。

今年8月22日,陝西省出台了職稱晉升的新規,對于省級三級甲等醫院與公共衛生機構醫生來說,代表作需滿足以下條件:

職稱晉升實操系列解讀一:點燃加分項!科普文這樣發,讓晉升事半功倍
職稱晉升實操系列解讀一:點燃加分項!科普文這樣發,讓晉升事半功倍

上下滑動檢視更多

從陝西省釋出的最新規定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與以往政策相比,最大的變化在于對科普文章的要求(此前陝西省的職稱晉升中并未涉及科普文)。除此之外,學術專著和論文仍然是評審的核心内容。

接下來,我們将在系列文章中系統探讨,醫生在職稱晉升過程中,最具有“成本效益”的代表作加分項,究竟是什麼?

本文,我們先從科普文說起。

科普文——要發!要趁早發!

如今,科普文章在醫生職稱晉升中的重要性已經成為共識,但在實際操作中,許多醫生對科普文的發表仍存在諸多誤解和困惑。随着職稱晉升标準的不斷提高,科普文在其中的權重和要求也随之水漲船高。然而,醫脈通憑借多年為使用者提供發表咨詢的經驗發現,仍有不少醫生對科普文的了解不夠充分,主要展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01觀望多,行動少——科普文要求日益嚴格

關于科普文的重要性,目前大多數醫生都處于觀望狀态,往往等到晉升在即才倉促應對。如此一來,不僅容易影響文章品質,還可能因錯過報刊刊期而無法按時發表,達不到醫院或省級要求。

與其在晉升前急于應付,不如提前規劃,合理布局,確定在時間和内容上都能從容應對(一般建議,至少在送出職稱材料半年前就開始咨詢、準備)。

02不知如何下筆——撰寫耗時過多,影響投稿進度許多醫生從計劃撰寫科普文到最終發表,最耗時的環節往往就是撰寫過程。對于大多數醫生來說,日常的臨床工作已經占據了大部分精力,再加上家庭責任,撰寫科普文這樣額外的任務确實壓力不小。

針對這種情況,醫脈通特别開發了一款便捷工具——科普寫作助手,隻需1分鐘即可生成科普文範文,幫助您快速啟動職稱晉升的準備。該工具限時免費,點選小程式即可使用:

03不清楚管道差別——報刊、網站、期刊的差異

科普文的發表管道多樣,常見的有報刊、網站、期刊等,但這些管道在權威性、影響力和評審認可度上存在明顯差異。許多醫生對此認識不足,誤以為任何公開發表的科普文都具備相同的晉升效力。事實上,職稱評審對不同管道的認可度有很大不同。

(上下滑動檢視更多内容)

下面我們簡要總結各管道的特點:

報刊——科普文的主要發表載體,見刊快,版位費低

報刊即報紙,是醫脈通推薦的科普文發表主要途徑之一。相比期刊,報刊的見刊時間通常更快(1-3個月左右),版位費也相對較低,是以“成本效益”更高。不過需要注意,報刊也分為“國家級”和“省級”。省級刊通常由省報業集團主辦的報刊,如《大衆健康報》由四川日報報業集團主辦。“國際級”刊一般由國家各部委、協會主辦,如《中國家庭報》隸屬于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等。

市級媒體可以發表嗎?

要注意的是,市級報刊(如XX市日報、XX市晚報)在某些省份允許用于職稱晉升,但我們不推薦這樣做。因為市級報紙與省級報紙在成本上的差異并不大,而職稱評審的認可度卻可能相差甚遠,是以建議選擇省級及以上的媒體發表。

報刊發表的文章能上知網或萬方嗎?

期刊——科普文專業載體,認可度高,記得認準知網、萬方可查

期刊一直一來是絕大多數醫生們心目中最主流的發稿管道,因為學術文章100%都需要發表在期刊當中。雖然說在科普文發表中,報刊代替了期刊的主導位置,但是,對于一部分熟悉發稿流程的作者來說,期刊依然是第一選項,而且還有影響力逐漸增加的趨勢

期刊——成熟可靠的發表管道

期刊,本文中主要提到的是醫學期刊,絕大多數的知名刊物還是以學術論文的發表為主的,但是當下,為了配合各省陸續出台的政策,部分期刊紛紛增加了“科普專欄”的版面(有些期刊直接增設了“科普專欄”),這也能看出,科普文逐漸在全國的政策中的普及情況。

期刊相比于報刊來說,版位費相對較高(不像報刊大多是日報或者周報,有大量版面,期刊大多是月刊、季刊等,版面自然緊缺),見刊周期較長(一般科普文在期刊的發表大概在3-6個月)。是以如果您是一位更加認可期刊發表的老師,一定要提前至少半年開始準備期刊的投稿。

期刊——可能在未來科普文的發表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從這次陝西新發表的晉升政策我們看到,政策中提到的具體要求是“作為第一作者,在省級及以上科普期刊(具有CN、ISSN刊号)上發表的本專業科普文章5篇”。這說明了什麼呢?

劃重點——這說明了,對于現在陝西省的醫生而言,發表科普文,就不可以選擇見刊快,版位費更低的報刊了,隻可以選擇醫學期刊發表!

因為,要求中明确提出了,發表必須在科普期刊中(具有CN、ISSN刊号),小知識:報紙一般是沒有國際刊号(ISSN)的。

是以,陝西的醫生就不得不面對,如果你想要3個月後送出晉升檔案,同時想選擇科普文作為代表作的話,基本是不可能的現狀。(即使是5篇科普文同時發表期刊,也至少需要半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完全收到樣刊)。

是以,未來其他省份是否會陸續将期刊作為科普文發表的唯一載體?還需要我們等待各省衛健委陸續揭曉答案。

認準知網、萬方可查,選擇正規的期刊,避免上當受騙

網站——适合需要快速見刊的醫生,見刊速度快,部分省份可優先考慮

網站發表的優勢在于見刊速度快(通常兩周内即可上線),且版位費相對較低。然而,我們在多年咨詢過程中也發現,部分醫院或地區的衛健委不認可網站發表的文章。此外,部分報刊或期刊在發表文章時,通常會同步至媒體官方網站或收錄在萬方、知網等資料庫中,是以我們仍然建議讀者優先選擇報刊進行投稿。

當然,特殊情況也存在。例如,針對上海的醫生,我們建議選擇在上海職稱晉升官方指定媒體“東方網”上發表,以實作快速且有效的見刊。

(上下滑動檢視更多内容)

04為什麼要盡早發表?——版位費不斷上漲的現實

“我再考慮考慮”“我明年才送出材料,現在發表太早了吧”“太早發表了可能不算數吧”“等版位費降價後再發”……針對醫生們普遍關注的這些問題,我們統一解答如下:

1.明後年送出副進階職稱,今年發表的文章算不算?——算。

2.我等明年再看看,政策可能會變。——即使政策有所變動,隻要您是在目前政策有效期内發表的科普文,依然可以作為職稱評審的材料。

3.等版位費降價後再發。——根據我們的長期經驗,媒體因為醫生投稿量大而提高版位費是常有的事,版位費下降的情況幾乎沒有發生過。是以,如果您計劃發表科普文,越早越好,切勿拖延。

以上便是本期給大家帶來有關于科普文在晉升政策中的深度解讀。接下來,我們還将深入探讨:

•論文:一篇SCI、一篇中華醫學會的論文,還是三篇普刊,哪種方式更高效?

•專著:一年内完成一本學術專著有可能嗎?專著真的是“不可能的任務”嗎?

•中國臨床案例成果資料庫:這是什麼?作為縣級醫院的醫生,我有可能成功發表嗎?

關于晉升政策的更多深度解讀,醫脈通将持續為您呈現,敬請關注!

醫脈通是專業的線上醫生平台,“感覺世界醫學脈搏,助力中國臨床決策”是平台的使命。醫脈通旗下擁有「臨床指南」「用藥參考」「醫學文獻王」「醫知源」「e研通」「e脈播」等系列産品,全面滿足醫學工作者臨床決策、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