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個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問題,過去30年來,全球NAFLD患者的死亡人數急劇上升。心血管疾病(CVD)是NAFL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以減輕疾病負擔和NAFLD死亡風險尤為重要。煙酸,也稱維生素B3,是合成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和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的前體,這兩種物質在多種細胞代謝反應、能量代謝和氧化還原反應中發揮着重要作用。近期,有研究探索了飲食中煙酸攝入量與NAFLD患者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之間的關聯,醫脈通特此摘譯,以供臨床醫生參考。
一、研究方法
研究使用了美國國家健康和營養檢查調查(2003-2018年)資料。總共納入了4315名≥20歲患有NAFLD的成年人,根據煙酸攝入量,将受試者分為3組:低攝入組(≤18.4mg/天)、中等攝入組(18.5~26.6mg/天)和高攝入組(≥26.7mg/天)。建構了三個模型。模型1未調整任何協變量。模型2調整了年齡和性别。模型3調整了種族和民族、教育水準、家庭收入與貧困率、吸煙狀況、BMI、總能量攝入量、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膳食補充劑的使用、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與總膽固醇的比率。使用權重Cox比例風險模型估計全因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風險比和95%可信區間。
二、研究結果
1. 煙酸攝入量與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在随訪期間,共記錄到566例死亡,其中197例死于CVD。在模型1中,與煙酸低攝入組相比,高攝入組患者的全因死亡率HR為0.47(95%CI,0.36-0.63),P<0.001。在模型3中,進行多變量調整後,與煙酸低攝入組相比,高攝入組患者的全因死亡率HR為0.70(95%CI,0.50-0.96),P =0.03。
在模型1中,煙酸高攝入組患者的CVD死亡率HR為0.42(95%CI,0.22-0.83),P =0.008。在模型3中,中等攝入組的HR為0.87(95%CI,0.63-1.21),高攝入組的HR為0.65(95%CI,0.35-1.20), P=0.16(表1)。
表1 NAFLD 患者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比
煙酸攝入量與全因和CVD死亡率之間的劑量反應關聯如圖1所示。 煙酸攝入量與全因死亡率或CVD死亡率之間沒有明顯的非線性關聯 。
圖1 NAFLD患者煙酸攝入量與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關系
2. 分層和敏感性分析
膳食煙酸攝入量和糖尿病與全因死亡風險之間存在顯著的互相作用。在糖尿病亞組中,與煙酸低攝入組相比,高攝入組患者的全因死亡風險HR為0.82(95%CI,0.50-1.35)。在無糖尿病亞組中,與煙酸低攝入組相比,高攝入組患者的全因死亡風險HR為0.58(95%CI,0.35-0.95)。然而,未發現煙酸攝入量與任何其他層次變量與全因死亡風險之間存在顯著的互相作用(表2)。
表2 NAFLD 患者不同亞組煙酸攝入量與全因死亡率的關系
三、研究結論
這項針對美國NAFLD成年人的隊列研究結果表明,較高的煙酸攝入量可能與NAFLD患者的全因死亡風險降低有關。研究未發現較高的煙酸攝入量與CVD死亡風險降低有關。煙酸攝入量與降低NAFLD患者全因死亡和CVD死亡風險之間的劑量反應關系需要進一步研究,以确定最佳攝入量。
參考文獻:
Pan J, Zhou Y, Pang N, Yang L. Dietary Niacin Intake and Mortality Among Individuals With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JAMA Netw Open. 2024 Feb 5;7(2):e2354277. doi: 10.1001/jamanetworkopen.2023.54277. PMID: 38300619; PMCID: PMC10835509.
醫脈通是專業的線上醫生平台,“感覺世界醫學脈搏,助力中國臨床決策”是平台的使命。醫脈通旗下擁有「臨床指南」「用藥參考」「醫學文獻王」「醫知源」「e研通」「e脈播」等系列産品,全面滿足醫學工作者臨床決策、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