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力推進“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提高市民駕乘機車、電動自行車安全頭盔佩戴率,積極預防和減少涉及機車、電動自行車緻人傷亡交通事故發生,白銀公安分局交警大隊把整治駕乘機車、電動自行車不戴安全頭盔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常抓不懈,2023年4月以來,針對電動車駕乘人不佩戴安全頭盔這一頑疾,建立佩戴安全頭盔“6+N”(六項主要内容+多項舉措)治理模式。通過1年間的不間斷整治,主城區電動車駕乘人頭盔佩戴率從20%提升至80%以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成效。
破除壁壘建機制
一是在破解單打獨鬥的被動局面上下功夫,從關聯部門協作做起,與區城管執法局、市場監管局、工信局等部門聯合印發通告,制定實施方案,加強聯合檢查,督促相關部門嚴格落實監管職責,“全起底、全治理”各類根源隐患。一年來,開展聯合檢查16次,下發整改通知書16份,關停銷售電動自行車企業2家。
二是在打破傳統機制的思維慣性上下功夫,從探索工作機制做起,建立無牌車輛“交警現場查處,城管現場拖移”等工作協作機制,督促電動自行車車主進行注冊登記,有效推進電動自行車納管工作。一年來,共有1893輛電動車辦理注冊登記。
多方發力強管理
一是警企共建,針對白銀公司等大型企業職工多,騎電動車出行占比大的特點,全面發動企業内部安保部門,嚴格對職工上下班騎乘電動車出行頭盔佩戴率進行考核,将職工騎乘電動車佩戴頭盔問題作為企業安全生産不可忽視的環節,壓實安全主體責任。
二是警校關聯,針對接送學生家長、中學生等群體,每月分批次走進轄區中國小幼稚園,通過開展交通安全體驗課、主題宣講等方式,強化交通安全意識。在學校層面,督促各中國小校安排值日老師對家長接送學生及學生騎乘電動車不佩戴頭盔行為進行監督和勸導,對不遵守規定的學生及其家長進行行為記錄,定期通報,營造嚴管氛圍。
三是警“辦”聯宣,針對黨政機關、事業機關等群體,會同文明辦印發《安全騎乘機車、電動車倡議書》,教育引導各機關管好自己的“人頭”,倡議廣大幹部職工要率先垂範,發揮頭雁效應,自覺做到騎乘電動車、機車佩戴安全頭盔,共同營造安全、暢通、文明、有序的道路交通環境。
宣傳引導造氛圍
一是全域内開展“亮屏”行動,積極協調企事業機關、商業綜合體、街面門店、銀行、公交、客貨運公司、居民小區、學校等機關,在其對外電子顯示屏、誘導屏、宣傳欄、廣告牌、LED屏,車載顯示屏等位置,通過播放、張貼道路交通安全宣傳視訊、智語或海報,宣傳“一盔一帶”等交通安全知識,努力營造全民關注交通安全、文明守法出行的濃厚氛圍。
二是全覆寫開展“七進”活動,不斷擴大宣傳覆寫面和知曉率。一年來,共開展宣傳活動200餘場次,發放宣傳資料20多萬份。
三是全方位開展警媒融合,創新交通安全宣傳模式,做到“直播+短視訊+訂閱号+微網誌+頭條+媒體用戶端+海報+廣播+電視+報刊+微信群”全方位同步傳播,實作傳播效果最大化。
路面嚴管糾頑疾
持續推進嚴查嚴糾駕乘機車、電動自行車不戴安全頭盔專項行動,做到常抓不懈、常抓常嚴,勸導、嚴查雙向發力。勸導上,結合文明城市建立,整合交通志願者配合開展交通勸導。嚴查上,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對查獲的駕乘機車、電動自行車不佩戴安全頭盔行為,組織駕駛人觀看專題警示教育片、寫保證書,消除了群衆的消極抵抗情緒,進一步讓處罰更“溫情”,執法更“柔性”,全面提升路面查處率、勸導率和教育效果。一年來,查處機車及電動車違法行為超5000餘起,查扣無牌電動車超300餘輛。
柔性執法送頭盔
積極開展安全頭盔捐贈公益活動,主動聯系愛心企業,鼓勵企業承擔社會責任,通過為駕乘人員免費發放頭盔,引導群衆從主動購買頭盔、戴頭盔到被動接受送頭盔、戴頭盔,切實達到執法手段與治理效果的“雙統一”。一年來,大隊采購或接受社會團體、企業捐贈并向群衆發放機車頭盔累計超過5000餘頂,進一步讓整治工作深入人心,讓管理更有溫度和親和力。
科技賦能提質效
充分利用指揮中心龍頭警務,以“情報研判主導、高效扁平指揮、精準機動勤務”的“情指行”一體化現代勤務機制,有效依托白銀交警內建指揮平台,針對不同道路狀況、違法查處情況及車流量統計等關鍵要素精心研判、有的放矢。通過錯峰勤務、不定點設卡和(電動車)高流量定點查處等多種動态勤務模式,讓執勤民輔警帶資料、帶情報、帶任務上路執勤,提高工作質效。
來源:白銀公安交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