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亓欽
編輯 | 亓欽
自2024年初以來,烏克蘭戰場的局勢急轉直下,俄軍一路高歌猛進,甚至一度打到了烏克蘭邊境,目标直指烏克蘭首都基輔。
大批烏克蘭士兵因士氣低落和補給不足,選擇逃亡,甚至被烏克蘭政府提起了刑事訴訟。
而與此同時,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卻在公開場合表現出強烈的自信,聲稱烏克蘭有能力在俄烏戰場上取得突破,甚至計劃占領俄羅斯的部分領土。
澤連斯基真的押對了寶嗎?烏克蘭的軍事困境是否會因為北約和美國的支援而有所改善?在全球局勢日益複雜的背景下,北約的戰略重心逐漸轉向亞太地區,這對烏克蘭意味着什麼?
烏軍士氣低落與逃兵問題
據河南商報報道,2024年的1月至4月,與俄軍部隊的高歌猛進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烏軍内部正面臨的極為嚴重的士氣低落問題。
據觀察者網報道,烏克蘭檢察部門此前公開的資料中顯示,在過去的四個月中,因為士氣低落烏軍内部産生了大量的逃兵,而烏軍相關部門則對至少1.9萬名烏克蘭逃兵提起了刑事訴訟。
士兵逃亡的原因不僅僅在于戰争本身的殘酷,更在于烏軍在前線遭遇的空前困境。目前烏軍面臨的主要困境就是彈藥供應不足的問題,而這個問題也是導緻烏軍士氣低迷的原因之一。
俄軍頻繁使用飛彈和無人機對烏軍陣地進行大規模轟炸,使得烏軍在戰場上處于極度不利的局面。就連烏克蘭高層也不得不承認烏軍士氣低落的問題。
烏軍缺乏有效的戰略增援,前線士兵壓力巨大,彈藥和物資供給不足的情況進一步加劇了烏軍的士氣低迷。
而逃兵現象也導緻烏軍出現了極為嚴重的兵源不足的現象,而在這種情況下,俄軍在烏軍邊境出現勢如破竹的攻勢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這種情況下,越來越多的士兵選擇放棄戰鬥。烏克蘭政府試圖通過法律手段遏制這一現象,但面對如今大規模的逃兵潮,他們的手段也有些不太靈驗了。
澤連斯基的戰略轉向2024年9月3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表現得極為自信。
甚至還大言不慚的表示,說是在不久的将來,烏軍會一路推到俄羅斯邊境庫爾斯克州,直到将該地區的部分領土完全占領。
這一戰略意圖顯然不僅是為了在戰場上擷取主動權,更是為了在國際談判桌上增加籌碼,迫使俄羅斯從烏東地區撤退。
至于澤連斯基這番話嘛,雖然有些狂妄,但是站在烏克蘭的角度看也有一些道理。
畢竟澤連斯基的目的就是在後拜登時代,盡可能的通過占領庫爾斯克州這個行動,來為自己,或者說是為烏克蘭軍隊争取更多的援助。
果然,美國随後宣布将向烏克蘭提供價值2.5億美元的軍事援助,這無疑是對澤連斯基戰略調整的認可。
北約雇傭軍的介入烏軍的另一項重要舉措是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計劃引入北約的雇傭軍參與庫爾斯克戰場的戰鬥。
9月6日,北約方面公開表态,說是支援烏克蘭的所謂的“自衛”權利,并應了澤連斯基的心中所想,向國際方面發出呼籲,請求國際社會給烏克蘭增加軍事援助。
然而,北約的支援并非全心全意。他們的實際行動顯示,北約的戰略重心已經逐漸轉向亞太地區,烏克蘭的地位在北約的全球戰略中正在逐漸下降。
北約的态度與戰略轉向
2024年9月6日,北約的多國成員,如德國、意大利、英國、法國和荷蘭,紛紛向西太平洋地區派遣增援部隊,甚至連北約的軍艦也停靠在了日本。
德國軍艦明确表示,将通過台灣海峽,這一舉動無疑釋放了強烈的信号,表明北約的視線已經轉向中國。
北約的這些軍事行動清楚地表明,他們更加關注亞太地區的局勢,尤其是中國的崛起。北約還對大陸發出要求,說是大陸不應該進行所謂的“援俄”行動,否則将面臨“嚴重後果”。
斯托爾滕貝格的多次強硬發言,顯然是将中國視為北約的下一個主要對手。想要逼中國在俄羅斯和北約之間二選一。
北約的戰略轉向對烏克蘭的影響顯而易見。雖然北約公開支援烏克蘭,但随着亞太局勢的升溫,烏克蘭在北約全球戰略中的優先級正在下降。
北約的注意力正在從歐洲戰場轉向亞太地區,這使得烏克蘭的國際支援基礎變得愈加脆弱。
庫爾斯克戰役的持久消耗戰2024年9月6日,庫爾斯克戰役進入了持久的消耗戰階段。戰争是殘酷的,俄羅斯方面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而烏克蘭方面也是以付出了一萬名士兵的生命。
而俄軍則依靠後備部隊與烏軍主力展開對抗,逐漸在戰場上占據了上風。
盡管烏克蘭在庫爾斯克集結了超過2萬名精銳部隊,但由于嚴重的補給問題,他們陷入了困境。反觀俄軍,他們依靠本土作戰的優勢,不斷削弱烏克蘭軍隊的戰鬥力。
烏軍的整體形勢非常不樂觀,甚至有全面崩潰的風險。
烏軍的補給困境烏克蘭軍隊在庫爾斯克戰場上的困境不僅僅是兵力上的劣勢,補給問題也極為嚴峻。戰争愈演愈烈,烏軍的彈藥、食物和醫療物資供應愈加緊張。
大量士兵因缺乏後勤支援而陷入了困境,戰鬥力大幅下降。俄軍則利用這一點,不斷對烏軍的補給線發動襲擊,進一步削弱他們的戰鬥力。
當然,美國是不會讓烏克蘭就這麼倒在戰場上的,至少現在不能倒。
2024年9月7日,五角大樓的官員透露,美将向烏克蘭提供JASSM遠端巡航飛彈和愛國者飛彈。這些武器大部分是從印太地區調集而來,顯示出美國在全球戰略布局上的困境。
與此同時,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再次呼籲盟國進一步加大對烏克蘭的支援,甚至允許烏克蘭将自衛行動擴大到俄羅斯的本土。
俄烏戰局對西方和北約的影響
9月7日,烏克蘭首都基輔遭到了俄軍的空襲。基輔的防空系統幾乎已經無法正常運轉,俄軍的空襲讓烏克蘭損失慘重。此外,俄羅斯還對烏克蘭的雇傭兵基地發動了猛烈攻擊,造成了500多名北約精銳顧問的傷亡。
西方國家對此表示嚴重關切,特别是美國,已經開始從印太地區調集飛彈和愛國者防空系統,試圖挽回烏克蘭戰場上的劣勢。但這種做法,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今年的9月11日,大陸外交部長王毅将赴俄羅斯參加第14屆金磚國家安全事務進階代表會議。中國政府呼籲俄烏雙方盡快達成停火協定,推動和平談判,并未公開表态支援或反對俄羅斯的軍事行動。
有分析認為,中國可能正在暗中準備更大的戰略反應。美國從印太地區抽調飛彈支援烏克蘭的舉動對中國來說可能是一種利好,但實際影響尚不明确。
2024年9月,俄烏沖突的持續更新以及中東的局勢,緻使美國的全球霸權地位正面臨雙重壓力。
美國不僅要在歐洲戰場上支援烏克蘭,還要應對亞太地區日益複雜的局勢。全球霸權的維護讓美國陷入了巨大的困境。
有分析指出,美國如果繼續頑固地維護全球霸權,隻會使其陷入更大的失敗。如果美國想要在新的國際格局中實作利益最大化,必須放棄霸權主義,順應時代潮流,調整其全球戰略布局。
是以說,烏克蘭在2024年面臨的挑戰可謂是前所未有的。澤連斯基試圖通過戰略調整和依靠北約的力量扭轉局勢,但北約的重心已經轉向亞太地區,烏克蘭在全球博弈中的位置愈加尴尬。
與此同時俄軍憑借本土作戰的優勢,逐漸取得了庫爾斯克戰役的勝利,烏軍陷入了全面困境。在美俄博弈的背景下,北約的戰略轉向和中國的低調反應,使得俄烏沖突的未來更加撲朔迷離。
未來烏克蘭能否在這場鬥争中突出重圍,仍然是一個問題。
資訊來源:
美媒:烏軍越境攻擊後澤連斯基首次接受專訪,稱烏計劃無限期保持奪取的俄領土——2024-09-04 11:16·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