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預防船舶機電裝置故障專項行動進行時 | 案例分析62——主機噴油控制單元漏油導緻啟動空氣消耗增加引發的船舶失控險情

前言

船舶主機是船舶的動力核心,主機的良好運作時保證航行安全的關鍵,與主機相關的故障如果不能被及時發現和處理,将會造成嚴重的事故。自4月7日以來,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在全國範圍内開展預防船舶機電裝置故障專項行動,降低船舶機電裝置故障風險,防範和遏制水上交通事故發生。下面介紹一起由于主機噴油控制單元漏油導緻主機啟動空氣消耗增加引發船舶失控的典型案例,希望引起相關航運公司及船舶重視,加強自查自糾。

案例介紹

2024年7月,某B輪在碼頭離泊途中,主機起動空氣瓶壓力不足導緻主機起動失敗,船舶失去動力。海事部門在得到船方報告後,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響應,現場進行交通組織,調派附近拖輪協助該船穩住船位,協調臨時水域抛錨。随後,PSCO登輪進行檢查。

故障原因分析及解決對策

PSCO登輪後,第一時間向船方了解主機(該輪主機型号:Wartsila 5RT-flex 50-D)失控原因。船方表示,由于引航員在離泊時頻繁用車,主機多次啟停,主起動空氣瓶壓力快速下降,最終導緻主起動空氣瓶壓力不足,主機起動失敗。随後,PSCO檢查了該船車鐘記錄,發現該船近20分鐘時間内主機啟停4次(見下圖1)。

預防船舶機電裝置故障專項行動進行時 | 案例分析62——主機噴油控制單元漏油導緻啟動空氣消耗增加引發的船舶失控險情

圖1 該船車鐘記錄

主機20分鐘内僅可啟停4次,顯然無法滿足在長江狹水道航行的頻繁調速換向需求。參考IACS(國際船級社協會)統一解釋(檔案号UI M M61.1.5)和中國船級社《鋼質海船入級規範》3篇9章9.5.1.6要求,如主機通過壓縮空氣起動,則至少應設2個容量基本相等且可單獨使用的起動空氣瓶。其總容量應在不補充充氣的情況下,對每台可換向的主機能從冷機連續起動不少于12次,試驗時應正倒車交替進行;對每台不能換向的主機能從冷機連續起動不少于6次。是以,該船認為頻繁用車導緻主機空氣瓶壓力不足的論據顯然站不住腳,PSCO不予采納。随後,船方在第二次情況說明中指出,啟動空氣消耗大可能是船舶使用輕質燃料油,粘度不足,油壓建立困難。PSCO查閱同類型主機相關資料,該型号主機使用輕質燃料油并不必然導緻油壓建立困難,且船舶在選用輕或重質燃料油前就應考慮主機的安全運作問題,船方的第二次情況說明PSCO繼續不予采納。

為找出根本原因,PSCO繼續檢查了主機起動空氣瓶及空壓機。檢查發現空壓機運作正常,空氣瓶除放殘閥輕微洩漏外,無其他明顯問題。進一步檢查主機時發現,在第一次起動失敗後,主機控制系統自動進入“重起動”(heavy start program)程式,系統自動延長起動時間、加大進氣量和供油量,最終成功起動。“重起動”模式下消耗的壓縮空氣要遠遠高于正常起動消耗的壓縮空氣,導緻每次起動主機時均會消耗更多的壓縮空氣。經進一步分析,PSCO初步判斷導緻主機起動困難的原因,可能是起動供油量不足,主機燃油噴射系統有洩漏,建立共軌燃油壓力的時間較長,導緻起動困難,引起啟動空氣消耗增加。介于此,PSCO要求船方聯系船級社及主機供應商提供協助。

船方在主機供應商的指導下,對主機燃油共軌高壓油管、噴油控制單元(ICU)進行了拆卸。拆卸中發現,No.2到No.5主機噴油控制單元、燃油共軌安全閥、燃油供應泵等多處因磨損、變形存在洩漏,這也印證了PSCO對故障根本原因的初步判斷。

預防船舶機電裝置故障專項行動進行時 | 案例分析62——主機噴油控制單元漏油導緻啟動空氣消耗增加引發的船舶失控險情

圖2 該船主機NO.5噴油控制單元

預防船舶機電裝置故障專項行動進行時 | 案例分析62——主機噴油控制單元漏油導緻啟動空氣消耗增加引發的船舶失控險情

圖3 該船舊高壓油管接頭磨損細節

預防船舶機電裝置故障專項行動進行時 | 案例分析62——主機噴油控制單元漏油導緻啟動空氣消耗增加引發的船舶失控險情

圖4 更換噴油控制閥

船方對NO.5噴油控制單元、NO.3噴油控制單元的2個噴油控制閥(ICV)和燃油共軌安全閥進行了更換。更換後,對主機進行了起動試驗,在5分鐘内主機正倒車交替起動12次,主機起動試驗正常。随後PSCO登輪對主機起動試驗進行了驗證,并要求船長、船級社提供了安全聲明及應急措施,落實船舶開航前自查和船舶進出江航行安全措施後,允許該船開航。

預防船舶機電裝置故障專項行動進行時 | 案例分析62——主機噴油控制單元漏油導緻啟動空氣消耗增加引發的船舶失控險情

圖5 船級社聲明

安全管理建議

(一)加強應急處置。船舶發生機電裝置故障時,應根據現場通航狀況和船舶失控後保向保速能力的缺失情況,利用船舶餘速操縱船舶,必要時利用雙錨控制船位,并及時通過VHF等通訊方式向周邊船舶報告船舶失控,提醒周邊航行船舶采取避讓措施,同時第一時間聯系就近拖輪協助穩住船位。

(二)落實主體責任。船舶管理公司和船舶應落實安全生産主體責任,確定船舶關鍵性裝置和技術系統得到有效維護和保養,加強對運動部件磨損、松動、變形情況的檢查。嚴格落實船舶開航前自查,強化對關鍵性裝置的效用性測試,将問題隐患消滅在萌芽之中。

(三)正視根本原因。船方及海事檢查人員應結合故障現象查找其根本原因,以便提出針對性的糾正措施和後續改進方案,對于故障原因無法查明的船舶,應及時邀請裝置生産廠家等專業機構工程師登輪進行檢測,查找故障的原因後及時進行消除,徹底消除安全隐患。

(四)強化監督檢查。海事管理機構應強化進江海船事前監管,督促船舶嚴格落實開航前自查,進江前開展船舶防失控應急演練。結合預防機電裝置故障專項行動要求,将主級、舵機、發電機和錨機等關鍵性機電裝置作為必查項,嚴查裝置技術狀況及船員應急操作能力,防範化解進江海船失控風險。

精選推薦:

今日航行通告與航行警告

習近平對海南廣東等地台風災害作出重要訓示

央視關注丨交通運輸部綜合排程指揮中心:北部灣所有客運遊輪已回港避風

開學季丨海事開啟“護學模式”

媒體聚焦丨海事新聞速覽·第110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