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翻騰的流量引入法治的池子,不讓它們“有疾而終”,很有必要。
”
文丨 與歸
這幾天,網絡主播辛巴與三隻羊團隊“互撕”事件,持續引發關注。一開始,雙方因大閘蟹直播價格機制産生分歧,辛巴在直播中稱,自己在銷售大閘蟹時遭到了小楊哥團隊的舉報,并指責小楊哥團隊在質檢、售後、賠償态度等方面存在問題;接着辛巴又指對方在某女主播案件中有“引導”“犯罪”行為……
辛巴和小楊哥都是電商頂流、超級主播,雙方的糾紛和争吵,在輿論場發展到當下這個地步,已經不能簡單地看作是一顆又一顆“瓜”,而是非常嚴肅的法律議題了。
具體而言,一邊是辛巴自稱被小楊哥團隊舉報,另一邊是辛巴警告三隻羊集團創始人盧文慶,某女主播的案子有機會翻案,“是不是你們律師和你,還有小楊哥,你們引導别人的?這是犯罪!”并直言對自己說的每一句話負法律責任。那麼,雙方被指控的行為,分别到底是什麼性質?
如果真的存在違法之處,相應的監管部門就應及時介入,啟動必要的調查程式,把事情查清楚,把責任追究到位。
尤其是,一句“這是犯罪”,已經是非常明确的指控,如果辛巴所說内容為真,“這是犯罪”就該被有關部門關注并介入;如果是無中生有,則可能構成造謠乃至诽謗,同樣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換言之,真相隻有一個,也總要有人為此付出代價。
無論網紅主播還是普通網民都要明白,網絡上不隻有熱搜和流量,還有雖然看不見卻實實在在存在的法律紅線。一些事情既然已經可能涉嫌違法犯罪,就不是“大鬧一場,悄然離去”可以輕易畫上句号的。
直播間也是公共空間,輿論場亦是社會公器。每個人都可以利用它們來表達自己的合理訴求,主張自己的合法權益,同樣也需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尤其是擁有這麼大粉絲體量的網紅,既然選擇了公開互怼、指控,就要尊重網絡空間的公共性,以及法律的嚴肅性。
輿論場不能成為主播“線上鬥毆”的工具。最近一段時間,雙方的回應你來我往,充滿火藥味,相關熱搜也是一個接着一個上。但是很多網友看的一頭霧水,并沒有完全明白雙方在吵什麼,或者是在“炒”什麼;更有不少網友直呼被這些熱搜煩死了——即使不想看,也被頻頻推送到眼前。
近年來,類似這種“網絡互掐”的熱點話題并不少。有些到最後就淪為一地雞毛、不了了之,雙方都賺足了流量,留給網絡的是烏煙瘴氣,留給網民的是不堪其擾。這些莫名被掀起的流量,總是肆意流淌,不僅幹擾正常的網絡秩序,也直接影響到了大衆的上網體驗。這與清朗、有序的網絡治理目标背道而馳。
是以,把翻騰的流量引入法治的池子,不讓它們“有疾而終”,很有必要。也隻有讓法律的歸法律,才能讓發言者真正對網絡空間産生敬畏,限制自己的言行。鬧騰了好些天的“辛羊之争”該如何消停?就用法律為之收尾吧。
編輯|王磊
排版|甘瓊芳
澎湃評論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