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記者,文在寅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始。涉及國家規劃的乳品行業,在經受住了去年疫情考驗後,如何開設新局、尋求新文章,成為行業和企業設立新局、尋求新文章的首要任務。
2021年10月22日,在證券報社主辦的第四屆中國乳業資本論壇上,中國乳品工業協會副會長兼副秘書長劉超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國乳品行業在加工技術裝備、企業管理、監管标準、産品品質安全、産品品質更新更新、加強乳制品特色區域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 我國乳品工業已成為世界級的現代食品制造業,這種良好局面一直延續到今天。

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21年1-7月,我國液态奶産量同比增長14.61%,乳制品産量同比增長8.53%,全國乳品加工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4.22%,利潤總額同比增長39.09%。"這表明,疫情爆發後,消費量大幅增加,企業産品整體趨向高端。劉超表示,今年1-8月,由于市場需求旺盛,中國乳制品進口保持高位增長。各類乳制品共進口285.45萬噸,同比增長31%。進口同比增長17.7%,合成原料奶同比增長28.8%,進口産品持續增長表明中國乳制品市場需求旺盛,潛力巨大。
從上市乳品企業半年業績來看,行業整體增長勢頭強勁,大多數上市乳品企業實作了兩位數增長,部分乳品企業增速超過50%。伊利、蒙牛、飛鶴、光明、新希望乳業、澳洲、苗科藍度等企業均取得顯著成績。
劉超說,中國已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正朝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标邁進,為我國乳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為健康的中國增添了一杯牛奶,履行了我國乳業的曆史責任和使命,以滿足人民群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外,大健康時代的到來,也為乳品行業的發展奠定了社會基礎。新的皇冠爆發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人們更加注重健康營養。在2020年,國民健康素養提高了4個百分點,表明每個人都關心自己的健康,他們的營養,并且知道通過喝更多的牛奶,我們可以提高我們的免疫力。
然而,随着我國乳制品産業的快速發展,發展中積累的深層次問題越來越突出,如原奶價格高企、乳制品增長放緩、區域發展不平衡、乳制品市場結構性過剩和短缺、對國際市場的依賴性日益增加等,都影響了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劉超表示,面對實際問題,乳品行業應提前規劃,積極布局,堅定行業發展信心:一是堅定不移地走全産業鍊發展之路,大力發展乳品和動物養殖,迅速提高自身奶源比重,確定供應鍊穩定;,大力開發深加工産品;四是進一步推進産業更新,完善監管标準,針對新原料、新品類、新加工工藝,制定相應标準,為産品安全、産業更新保駕護航,同時促進行業綠色低碳、智能化發展;繼續積極開拓海外市場,打造國際知名品牌。
"近年來,'走出去'的歐菲力、蒙牛、飛鶴、光明、聖園、澳洲等企業紛紛在大洋洲、歐洲、美洲、東南亞、中東等地投資建廠或收購企業,利用國外資源進行産品生産,在補充國内市場的同時,以國外工廠為依托進入國際市場, 并逐漸提升企業品牌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劉超認為,"十四五"時期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和經濟結構變化的重要發展時期,要利用百年一遇的社會變遷和發展機遇,科學分析我國乳品行業存在的問題,迎接行業發展的機遇和挑戰,把握行業發展方向, 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創新體系,不斷推動中國乳品工業從大國向強國邁進。
(門羅編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