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後朱婷時代”的中國女排,何時才能重返世界之巅?

在一場激烈的厮殺過後,中國女排在巴黎奧運會1/4決賽中2比3不敵土耳其隊,無緣四強,賽後,從解說席上的前隊友惠若琪,到球場上的龔翔宇、王媛媛、李盈瑩等,無不悲傷灑淚。

中國女排有過輝煌的過去,上世紀80年代曾獲得五連冠,至今共十次獲得世界冠軍。但這支在國人心目中有着特殊地位,令無數人引以為傲的榮耀之師,已經連續兩屆奧運會無緣領獎台。

這支球隊問題出在哪?在以朱婷為代表的這批球員告别後,中國女排又将何去何從?

“後朱婷時代”的中國女排,何時才能重返世界之巅?

中國女排不敵土耳其,朱婷難掩悲傷(新華社圖)

“朱婷時代”的落幕

巴黎奧運會,土耳其女排小組賽表現并不穩定,首戰面對荷蘭落後2局被逼上絕境,連扳3局才以3比2涉險過關;第二場3比1拿下多米尼加後,第三場以0比3完敗于意大利。8強中土耳其排名第6,遇上排名第3的中國女排,這被視作一場勢均力敵的對決。曆史戰績中國隊總體上處于優勢,但土耳其隊近年來上升勢頭明顯,東京奧運會首戰她們曾3比0戰勝了中國,還是2023年歐錦賽冠軍。

本場比賽,中國女排的進攻算是多點開花,但對土耳其隊強力接應瓦爾加斯的限制不力,她一人就拿到42分,占了全隊得分的近四成。決勝局的最後時刻,正是瓦爾加斯的強攻和發球幫助土耳其隊鎖定勝局。

輸球後的中國女排隊員們紛紛淚灑賽場,每個人心中都遺憾萬分,但大家紛紛表示已經盡力。王媛媛說:“從我個人來講我沒有遺憾,我們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龔翔宇也說:“确實是有遺憾,但我們每一個人遇到困難的時候沒有低下頭。”

中國女排前隊長惠若琪在解說席上泣不成聲,她說:“我覺得我們應該一起感謝隊伍裡面的每一員,她們創造過裡約的蕩氣回腸,也經曆過東京的遺憾退場。再戰奧運,我相信朱婷、袁心玥、龔翔宇、丁霞、張常甯這些老隊員不僅僅是帶着一份對奧運的向往,更多的是一份堅守和傳承。”

惠若琪的話,正預示着朱婷等這批老隊員所創造的時代已經落幕。朱婷2013年進國家隊,之後一直是主力主攻和球隊核心,11年來,幫助中國女排在三大賽上獲得3個冠軍、1個亞軍、1個季軍。朱婷今年11月就将年滿30歲,她也親口承認過巴黎是她的最後一屆奧運會。随着巴黎奧運會比賽任務的結束,中國女排完成了一個奧運周期的使命,也告别了一個以朱婷為标志的時代。

不僅僅是老隊員,連李盈瑩這樣的00後對自己的未來也有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在賽後采訪時,李盈瑩說:“有一點不太敢相信比賽就這麼結束了。這三年我覺得是很不容易的,也能看到自己和球隊的成長和進步。其實在今天之前,我們也遇到了很多困難,并且我們都戰勝了困難。今天我們也為困難做了準備,但整場球大家還是有起伏,第五局我們還是有機會的,但是沒有抓住。從我自己來講,也不一定會有下屆的奧運會,這場球對我來說可能是很珍貴的回憶。”

“後朱婷時代”的中國女排,何時才能重返世界之巅?

龔翔宇給王媛媛擦眼淚(新華社圖)

“吃老本”的無奈

同樣可能告别國家隊的還有主教練蔡斌,執教中國女排這兩年半,他留下了一份很難簡單評說的成績單。

2021年東京奧運會,中國女排小組未能出線,郎平随之離開了帥位,2022年2月蔡斌接手。這是蔡斌第二次出任中國女排主帥一職,2009年他曾執教在北京奧運會上拿到銅牌的中國女排,但在當年的亞錦賽決賽上輸給泰國,上任不到一年他就引咎辭職。

這次蔡斌“二進宮”,球迷們期待他能給中國女排帶來新氣象。不過,蔡斌接手中國女排時,離2022年世錦賽開打隻有半年,離2024年東京奧運會開打也僅兩年半的時間。而球隊核心朱婷手腕受重傷要接受手術,這讓蔡斌的組隊一開始就面臨着不小的困難,他隻能利用參加當年世界女排聯賽的機會,對全新的國家隊陣容進行考察和磨合。

2022年世錦賽,多支強隊都在新老交替之中,陣容單薄的中國女排獲得第六,基本上完成了任務。不過蔡斌執教以來,被球迷诟病較多的一點是,對新人的培養并不得力,很多時候在吃郎平時代的“老本”。

比如競争最激烈的主攻位置,在兩大主力朱婷做手術、張常甯回家結婚後,蔡斌一開始并沒有遴選有潛力的00後小将,而是重點培養中生代的王雲蕗、金烨。到臨近奧運,他發現王、金二人無法達到要求,奧運會除了倚仗李盈瑩和朱婷,隻能帶上因結婚已淡出國家隊兩年多的張常甯。

在奧運會的實戰中,張常甯隻能作為發球替補使用。當朱婷因身體原因無法發揮出預想作用時,蔡斌在主攻線上無奈啟用2002年出生的小将吳夢潔,但因為此前缺乏大賽曆練,吳夢潔也難以撐起李盈瑩的對角。對土耳其的比賽決勝局5比7落後時,蔡斌用吳夢潔換下難以下球的朱婷,但此後當吳夢潔扣球失誤,隻好又重新換上朱婷。而2003年出生的年輕主攻莊宇珊,這次作為唯一P卡(替補)球員來到巴黎,但她從頭到尾沒有獲得正式報名的資格。

巴黎奧運會中國女排的12人正式名單中,除吳夢潔外,其他11人都是郎平時代的老面孔。可以說,在東京奧運會上,這批球員的技術能力已經看到了天花闆,四年後再戰巴黎,寄望她們奪得獎牌本就有些勉為其難。而且對這樣一支全是熟面孔的中國女排,對手們也十分熟悉,備戰也較有針對性,這讓中國女排的困難進一步加大。

“後朱婷時代”的中國女排,何時才能重返世界之巅?

土耳其女排慶祝戰勝中國隊(新華社圖)

未來何去何從?

但如果從更長的時間線來審視,中國女排在巴黎奧運周期未能取得成功,也很難說主要是主教練蔡斌的責任。事實上,自2004年雅典奧運會奪冠以來,中國女排的人才儲備就一直在呈下滑趨勢。直到郎平執教時發現了朱婷的罕見天賦并悉心培養,中國女排在2014年至2019年實作了複興,三奪世界冠軍,兩次打進世錦賽四強。但随着朱婷出現傷勢,中國女排也随之缺了主心骨,在大賽中難有作為。

雖然有過輝煌的過去,但應該看到,中國女排如今的發展已經落後于世界。當今世界女排的中心是在歐洲,意甲和土超是世界上商業化最成熟、競技水準最高的兩大女排職業聯賽,吸引了全世界的頂級球星,意大利和土耳其兩支國家隊也從中受益良多,實力水漲船高。在歐洲之外,美國和日本擁有十分成熟的大學生聯賽,在其國内十分受歡迎,這也導緻其國家隊後備人才源源不斷。

相比而言,中國女排的人才培養仍然是傳統的體工隊模式,隊員們從體校被選拔到市隊,再到省隊、國家隊,接受長時間的集中訓練。中國女排也有自己的超級聯賽,但并未真正職業化、市場化,而且每屆的持續時間隻有三個月左右,更像是各支省隊每年進行一次短期的内部交流。

更何況,和足球、籃球一樣,現在中國女排的基層人口也在流失。近日,郎平在一次采訪時就直戳中國女排目前的痛點——運動員基數減少,年輕力量匮乏,國家隊人才斷層。她強調,“選擇排球運動的年輕人越來越少,這不僅是體育領域的問題,更是社會價值觀、教育體制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作為“塔基”的青訓和聯賽不穩,作為“塔尖”的國家隊自然難以持續有好的成績,這是中國女排的深層次問題。正如姚明橫空出世給下滑的中國籃球短暫止跌一樣,朱婷偶然的崛起,讓處于下跌通道中的中國女排短暫複興,這種複興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中國女排的上述問題。但随着朱婷的淡出,未來這些問題可能會更清晰、更殘酷地呈現出來,如同後姚明時代的中國籃球一樣。

中國女排不能沉浸在“十冠王”的功勞簿上回味曆史,也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上天再賜一個朱婷,而必須大力普及排球人口,發展青訓,讓聯賽走向真正職業化,讓有實力的球員到國外高水準俱樂部接受鍛煉,一步一步夯實塔基,未來國家隊才能重回巅峰。​​​

(來源:極目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