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廣發銀行強化信貸支援 為低碳生活添磚加瓦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必須完善生态文明制度體系,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加快完善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體制機制。綠色金融不僅是保險機構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重要通道,更成為其發揮長期資金優勢、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有力抓手。

作為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中國人壽始終胸懷“國之大者”,全力踐行大型國有金融機構的責任擔當,持續健全綠色金融管理體系,在制定《中國人壽“十四五”綠色金融專項規劃》,明确集團旗下保險、投資、銀行三大業務闆塊主要目标和重點任務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業務功能作用和綜合金融優勢,做強做優做大綠色金融産品服務。中國人壽2024年上半年工作會議披露資訊顯示,中國人壽上半年綠色保險提供風險保障近7萬億元,截至上半年末,綠色投資存量規模超5000億元,較年初增長3.4%,綠色信貸餘額約1933億元,較年初增長超25%。

綠色保險 為綠水青山保駕護航

綠色保險作為綠色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負債端要充分發揮損失補償、風險減量的作用,助力社會經濟全面轉型。2024年4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印發《關于推動綠色保險高品質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從負債端提出9項重點工作任務,加強重點領域綠色保險保障。中國人壽堅持創新驅動,不斷探索支援綠色發展的新路徑,積極布局環境污染責任險、生物多樣性保護保險、氣候保險、風光保險、綠色建築保險等領域,已覆寫推進“雙碳”目标下關鍵領域。

在服務綠色産業鍊企業方面,中國人壽集團旗下壽險公司近幾年不斷提升綠色企業客戶保障力度,根據客戶需求為綠色産業鍊上下遊企業提供意外、醫療、壽險等一攬子人身險保障方案,2024年上半年綠色保費收入同比增長超20%。

在推進碳彙能力鞏固提升方面,中國人壽集團旗下财險公司積極為森林、草原、濕地、海洋、土壤等具備固碳作用的标的提供保險保障,在藍碳領域、漁業領域、沿海生态領域推進風險管理與保險機制創新。近年來,多個“首單”項目先後落地,例如在福建龍岩落地全國首單“林業碳彙保險+”服務項目,為龍岩新羅區國有林場及九龍江源國有林場碳排放權交易價值提供891萬元碳彙損失風險保障;在福建晉江落地全國首單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保險,為當地主要濕地、自然保護區等提供自然災害、意外事故、外來物種入侵等風險保障;在山東威海落地全國首單海洋碳彙指數保險,聚焦因特定海洋環境變化造成的碳彙減弱;在福建甯德福鼎落地全國首單農業碳彙保險,為當地特色農業産業提供300萬元碳彙損失風險保障。目前,中國人壽已實作森林、草原、海洋等生态系統碳彙保險全覆寫。

這些“首單”的落地,既是中國人壽豐富綠色保險産品供給的生動注解,也推動了中國人壽綠色保險規模的持續壯大。

在支援綠色低碳全民行動、助力交通運輸綠色低碳發展方面,中國人壽财險公司圍繞新能源汽車等關鍵領域發展,為研發、制造、應用等環節提供保險保障,推動綠色低碳出行;單獨制定符合市場和公司實際的新能源車險發展政策,重點加強發展能力培育,推動形成以點帶面的先發優勢,同時創新開發個人充電樁财産損失保險,持續完善新能源車發展服務鍊條。

在提高企業環境污染防治水準方面,《指導意見》提出探索開展針對漸進性污染和生态環境損害等保險業務,中國人壽在此方面也有行動。2023年,中國人壽财險公司與成都龍泉驿區河長制辦公室共同推出“政府+保險+風險管理服務”水質保險項目,保險期間内為當地東安湖水質提供1000萬元保險保障,并通過聘請第三方水質風險管理機構,提供水質風險跟蹤、預警和管控措施建議等服務。給水質上保險在四川尚屬首創,新的治水模式為未來城市的污染防治攻堅戰工作提供了範本。

上述案例是中國人壽探索擴大綠色保險覆寫面,為青山綠水保駕護航的一個側面。随着綠色産業的發展,中國人壽綠色保險險種不斷豐富,産品服務種類和保障範圍也不斷增加,2020年到2023年,全集團通過綠色保險累計提供風險保障從約5.4萬億元增長至近12萬億元,年均複合增速超過了30%。

綠色投資 為經濟轉型加油賦能

保險資金是實體經濟重要的資金來源之一。在保險投資領域,《指導意見》提出要加強保險資金綠色投資支援。中國人壽充分發揮保險資金與綠色投資理念契合的天然優勢,将綠色投資理念系統融入保險資金運用,深化全品種投資的“聚合力”,進一步豐富完善綠色金融産品服務體系,重點支援低碳、循環、生态領域融資需求,當好經濟轉型的助推器,落地了一批具有行業影響力的典型案例,持續拓展綠色投資的廣度和深度。

在傳統固收投資領域,中國人壽把握好利率走勢積極配置綠色債券,積極創設系列綠色債券産品。例如,中國人壽集團旗下資産公司較早推出ESG債券指數——“中債-國壽資産ESG信用債精選指數”。在此基礎上,公司進一步發起成立“國壽資産-穩利ESG主題精選保險資産管理産品”“國壽資産-穩健綠色中短債保險資管産品”等專項ESG/綠色投資資管産品,引導更多社會資本流向環保、低碳、社會責任表現優秀的實體項目。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中國人壽ESG/綠色主題固收類資管産品總規模超108億元。

持續的創新探索也讓中國人壽資産公司赢得廣泛認可,目前已連續七年獲得“中債綠色債券指數優秀投資機構”獎項。

在另類投資方面,中國人壽近年來逐漸加碼。中國人壽資産公司發起設立“中國人壽-蘭滄1号綠色股權投資計劃”“中國人壽-蘭滄2号綠色股權投資計劃”(合稱“蘭滄項目”),向雲南省能源投資集團下屬昆明雲能産融有限公司,以及昆明雲能産業有限公司戰略增資合計50億元,成為行業内首單經認證的綠色股權投資計劃,并獲得國内最高等級(G-1)綠色認證,有效助力标的公司加大水電裝機容量并增加風電、光伏等其他清潔能源投資建設,預計每年可節約2176萬噸标準煤,實作二氧化碳減排量約3672萬噸。集團旗下國壽投資公司與社保基金、廣西投資集團聯手,通過基金形式投資廣西投資集團和廣西能源集團旗下核電項目,助力清潔能源發展,基金總規模達100.02億元;總規模10億元的“國壽投資-寶武綠碳基金股權投資計劃”聚焦綠色技術、清潔能源、節能環保,助力傳統産業節能減排,是較早推出的制造業背景的碳中和主題基金。

綠色信貸 為低碳生活添磚加瓦

在全方位提升綠色保險保障、加大保險資金綠色投資外,中國人壽也在積極發展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等綠色金融業務。

集團成員機關廣發銀行持續調整信貸結構,嚴格執行環境和社會風險“一票否決制”,對綠色信貸業務給予優惠利率傾斜補貼,将綠色信貸标準嵌入信貸業務流程,同時明确目标市場定位,積極介入國家政策重點支援的節能環保行業,并對高污染、高能耗和産能過剩行業形成貸款限制機制。特别是廣發銀行制定《廣發銀行支援綠色金融加大碳減排支援工具領域貸款投放實施方案》,逐級明确發展責任,搭建關聯耦合的組織鍊、責任鍊、執行鍊,并按照“先補貼後申請”的方式,對分行申報碳減排項目前置給予政策優惠,“貸”動經濟向“綠”而行。2024年上半年,廣發銀行綠色信貸新增近390億元,綠色票據再貼現餘額增長近90%,湧現出一批有影響力的項目。

例如,在環境權益質押貸款方面,廣發銀行陽江分行創新綠色金融産品,探索“碳彙漁業”融資新模式,将養殖花甲螺可實作的預期碳彙收益權質押作為增信手段,同時引入融資擔保公司提供擔保,推出“海洋碳彙預期收益結算賬戶質押+融資擔保”業務,進一步盤活水産養殖企業“綠色資産”,成功入選2024年度廣東綠色金融改革創新案例;杭州分行落地安吉竹産業改造更新碳彙能力提升項目,創新“竹林碳彙質押+保險”模式。在可持續發展挂鈎貸款方面,廣發銀行深圳分行參與國銀航空金融租賃有限公司的“綠色國際銀團項目”;梅州分行基于鄉村建設的戶用光伏應用場景,推出“鄉村光伏貸”産品。

從保險保障到保險資金投資,再到銀行信貸等金融業務,一個個項目,一串串資料,是中國人壽踐行綠色金融理念的生動寫照。作為國有大型金融機構,中國人壽将繼續把推動綠色發展作為己任,多角度、全方位豐富“綠色金融”内涵,全力服務“雙碳”目标,發揮行業引領作用,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讓綠水青山成為描繪共同富裕美好畫卷的“金山銀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