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薩達姆逃跑前,下的一道死指令,救了百萬伊拉克人,美國都服氣

伊拉克戰争爆發于2003年3月,至今仍在人們的記憶中留下深刻的烙印。美國攜手英國、丹麥、澳洲等國家,不顧國際強烈反對,以強勢的軍事力量入侵伊拉克,迅速推翻了薩達姆政權。到2021年,已造成55萬人死亡,其中平民20多萬,900多萬人淪為難民,至今伊拉克局勢仍動蕩不安。

薩達姆逃跑前,下的一道死指令,救了百萬伊拉克人,美國都服氣

從戰争結果來說,美國進一步維護了美元霸權,成功掠奪了伊拉克石油,除掉了眼中釘薩達姆,算是重大的勝利。但從戰略全局來說,美國輸掉了道義,将美霸權展現淋漓盡緻。

在這場風雲變幻的戰争中,有一個細節鮮為人知,卻極具意義——那就是薩達姆在逃亡前,下達的死指令:死守摩蘇爾水壩。

薩達姆逃跑前,下的一道死指令,救了百萬伊拉克人,美國都服氣

摩蘇爾水壩,這個位于底格裡斯河上的巨大工程,建造于1980年,花費4億美元,蓄水量80億立方米水量,擁有750兆瓦的發電能力,不僅是伊拉克的重要水利工程,更是摩蘇爾地區數百萬群眾生活的保障。

它提供着寶貴的灌溉水源,是農業發展的基石;同時,它也為伊拉克的電力供應貢獻着力量,支撐着國家經濟的穩定運作。

薩達姆逃跑前,下的一道死指令,救了百萬伊拉克人,美國都服氣

在戰争一觸即發之際,薩達姆深知摩蘇爾水壩的重要性。兩伊戰争時期,摩蘇爾水壩就遭受了一定的攻擊,早已傷痕累累,加上建造時存在偷工減料的行為,地基不夠牢固。原本打算維護的,結果因為海灣戰争又耽擱了。

戰後,遭遇美國經濟制裁,更是沒有多餘資金修複。此時,他明白,一旦水壩遭受破壞,将對下遊地區造成災難性的影響,幾百萬生命和家園将面臨毀滅性的威脅。是以,在逃亡之前,他果斷地派出了3.5萬士兵,堅守在這座水壩上,誓死保衛這一重要設施。

薩達姆逃跑前,下的一道死指令,救了百萬伊拉克人,美國都服氣

美聯軍在戰争初期,确實曾考慮對摩蘇爾水壩進行轟炸,但當他們得知薩達姆已派出重兵把守,并了解薩達姆已經逃亡後,覺得轟炸沒了意義,加上如果爆發洪災,對美軍下一步作戰也不利,于是選擇了放棄這一計劃。

戰後,美國派遣專業人士,對摩蘇爾水壩進行了詳細的勘察,發現其存在嚴重的安全隐患,有随時潰堤的可能,美方預估,如果其坍塌,起碼死亡人數超50萬,甚至威脅到首都巴格達。為了保障水壩的安全運作,保障美國在中東的利益,美國投入了2700萬美元對其進行維修和加強。

薩達姆逃跑前,下的一道死指令,救了百萬伊拉克人,美國都服氣

這一事件不僅展現了薩達姆對伊拉克群眾生命安全的重視,也彰顯了他在關鍵時刻的決策智慧和遠見。盡管他在其他方面備受争議,但這一舉動至少說明薩達姆心中是有國家的,并非自私自利到極緻。這一點連美國後來也表示服氣。

薩達姆上司伊拉克期間,該國經濟飛速發展,群眾生活水準顯著提升,軍事力量也逐漸壯大。然而,他的野心和對權力的渴望,最終導緻了與伊朗的8年戰争,以及與美國等西方國家的緊張關系。最終才有了死在美國手裡的結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