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孟加拉國總理謝赫·哈西娜乘專機前往印度逃難的消息傳出後,各國政要議論紛紛,但卻出乎意料,總統府發表的公告稱,軍方将組建看守政府。
此時的哈西娜正在印度首都德裡休整,世人對此沖突的表态尚未平息,而印度尚未等來孟加拉國的回應,就已經召開内閣安全會議商讨應對辦法,并布置安全部隊加強對孟加拉國的邊境警戒。
而就在此時,來自國際上的各種聲音此起彼伏,對于哈西娜的反應也是褒貶不一。
哈西娜辭職 印度國家安全顧問上門。
在孟加拉國,總統是國家政權的象征,總統的權力也是有限的,但在孟加拉國,總統和總理是由議會選舉産生的。
哈西娜是執政黨盟主,而總統則是其親信阿布杜勒·漢米德,如果換人或者從哈西娜身邊的其他人選中,哈西娜也不去參與競選,在議會選舉中,哈西娜的盟友也占據大多數議會席位。
然而哈西娜是總統政權的最高軍事上司人,哈西娜還是總統大選的候選人,哈西娜在總統大選中若勝出,豈不是“權力獨攬”,這顯然有悖于民主的制度。
盡管哈西娜在總統和議會大選中勝出的幾率都非常之大,但在今年3月17号有一封電子郵件讓局勢出現質變,這封信件發自總統官邸,由哈西娜宣布向總統遞交了辭呈。
在電子郵件中有這樣一句話:“我知道您有能力擔當這個國家的大任,我将您當成了一個真正的朋友”。
這封信件就像一顆重磅炸彈,讓孟加拉國社會上下沸騰,原來哈西娜辭職的原因是在連續七天的全國範圍内的抗議活動中,有一部份參與其中的是軍方,然而議會選舉前的抗議活動以及舉會議選舉後上台執政的哈西娜已經多次發生過了,沒有這次來得大規模。
這次抗議活動中,群眾群情激昂,希望掃除孟加拉國的腐敗現象,而抗議的原因在于哈西娜在執政期間削弱了司法獨立性,她利用自己的權勢、金錢等來威脅法官,對不利她的相關司法案件進行幹預和操弄甚至制造假證據,以此來為自己的親信逃脫法律的懲罰等。
是以造成群眾的不滿,宣布對哈西娜“軟禁”。
哈西娜自感危險,不願意去和老百姓對峙,于是選擇了逃亡。
而哈西娜逃亡的消息傳開後,更激起了群眾的歡呼和狂熱的心緒。
各界人士紛紛拍案叫好,為了推翻哈西娜的政權,而孟加拉國土地革命軍等部隊也紛紛出手,希望哈西娜趕緊離國。
當時總統處境極為尴尬,軍方一邊下達要求哈西娜離開孟加拉國,盡快離境的消息,另一邊卻又要向哈西娜遞交辭職信,面對這種情況,孟加拉國總統官邸的總統大為憤怒,此時哈西娜手下的部隊也都站在她的一邊。
不得已之下隻能叫來軍方代表進行溝通,證明上面的消息是否屬實,一番交談過後才了解,哈西娜真的是辭職了。
這封“辭呈”的信其實在許多人都有所共識,其實是總統本人編寫的,為的是讓哈西娜早早接受将軍的指令,離境。
總統宣布哈西娜的辭職,在哈西娜的手下同樣引起轟動,哈西娜吃力不讨好,于是也認同了總統的決定,認命離境。
哈西娜的辭職引起了廣泛的讨論和熱議,同時哈西娜在辭職半小時後,總統就發表了一則公告,稱軍方将組建一個看守政府。
這讓哈西娜手下更是大為震撼,哈西娜的親信都被軟禁了。
而哈西娜的父親,曾經也是孟加拉國的總統,雖然他的執政期間也飽受诟病,但相比之下,哈西娜的執政理念可以算是更明智些。
哈西娜的父親當政期間不斷加強和鞏固底層的群眾的組織力量,同時制定一系列民生政策,減輕他們的生活壓力。
而哈西娜的執政期間,先後通過了各種基礎設施建設法案,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一個是父親完善民生,一個是扶持經濟,他們在自己的位置做出的貢獻都是非常巨大的,是以,能夠得到群眾的認可和享有極高的聲望是毋庸置疑的。
哈西娜的父親雖然在位的時間不算很長,但在民心上已經赢得了贊許。
哈西娜的執政期間因為收買官員和破壞民主的形象就沒有了她父親顯赫,是以,軍隊一方面是希望恢複哈西娜父親當年的治國方式,另一方面是希望哈西娜早日離開孟加拉國,将國家的命運傳遞給軍隊手中。
僅僅過了兩天,總統就有新的通告放出,他宣布總統府将要解散議會,并于30天後由軍隊組建臨時政府代替。
同時,他還釋放了曾經被軟禁的前總理卡莉達·齊亞,總統說,既然哈西娜都已經辭職了,那他也就沒有必要辭職了。
印度何時将哈西娜當人看。
受到哈西娜逃亡般如此重大的消息,本來就打算前往印度的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尼古拉斯·伯南克斯不禁心頭一跳,他立馬撇下手中的事情,帶着助手專程前往印度舍瓦那地區的孟加拉大使館。
哈西娜被軟禁後的困境,印度為此也派了代表前往孟加拉大使館,準備将哈西娜接到印度。
哈西娜聞訊加入印度大使館的人數,對此感到意外,畢竟印度和她們的國家之間的關系非常的僵硬,而此前隻有這次,印度才将哈西娜當人看了。
然而在許多大使都需要排隊時,哈西娜直接走進了會議室,對此,不少大使都感到意外,但對此卻也沒有進行阻攔,哈西娜走進會議室的那個瞬間,所有人的目光也都齊聚于此,會議室中群情激動,為了對她的歡迎,大使們都為此前來到的哈西娜感到自豪,但也有一部分人感到意外,因為印度此前的态度十分之惡劣。
因為作為一個國家,如果在處理國際事務中出現問題,就需要向其他國家政府請求,這個過程對于雙方來說都是互相的,隻有對等的。
哈西娜此前不是去找印度,印度非但不予幫助,甚至還趁此施加壓力,對孟加拉國實行斷電斷水,并對其實行封鎖,更好地說就是無視其存在。
印度的所作所為也引起了孟加拉國人民的強烈不滿。
但在哈西娜辭職後,印度這才如饑似渴的進入會談狀态,這讓哈西娜并不滿意的是,印度打壓她國家的行為對她來說,心裡有一筆賬。
就在印度談判愉快的和哈西娜聊天時,哈西娜失手摔了手機,但印度卻并未趕了出去,而是旁若無人的走近哈西娜,拿出自己的手機相機軟體,拍攝照片,但哈西娜并沒有發現。
但是手機摔壞了,對于哈西娜來說,照片還算是小事,但她不能不擔心這個時候自己的行蹤被外界曝光,畢竟她是有政治庇護權的,而印度留照片對她來說也是不尊重的。
哈西娜雖然被軟禁,但是在會談中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對其說:“哈西娜總理如果有什麼事情,可以直接聯系我,我會給予幫助”。
哈西娜雖然被軟禁,但印度還是給予幫助,印度的舉動也是與衆不同的。
印度認真對待的時候到了。
印度把哈西瑪放進大使館,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對巴基斯坦的躲避,防止哈西瑪暗中串聯境内的敵對勢力,陰謀詭計,由于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地勢相連,是以防不勝防,美帝國主義在其中一直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雖然沒有直接出手,卻通過陰謀詭計暗中輔佐,但印度也有自己的目的,美國此舉勢必會在東亞地區掀起一場戰争的浪潮,印度則要借此機會,赢回失地。
但這是印度迄今為止的假想,不管是青紅還是藍國家,他們都不想看到戰争,是以他們會幫助孟加拉國進行和平處理。
哈西瑪趕往德裡,是十分明智的,畢竟她先父生前也曾在那裡出生,是以在德裡,人們并不會對她不錯,甚至會給予幫助。
而印度此舉也是保護哈西瑪,如果哈西瑪選擇前往倫敦或是其他地方,無異與抛棄哈西瑪,對于哈西瑪來說,是備受傷害的。
然而哈西瑪選擇德裡時,是想要在此休整,再次找到自己的狀元郎,當時哈西瑪可是在德裡的一所學校中,哈西瑪的狀元郎最好的朋友,哈西瑪會寄托自己所有的念想,哈西瑪認為此人為己無負,是以從此哈西瑪也将所有的念想都寄托在此人的身上。
哈西瑪這次前往德裡,也是希望再次相逢,将自己的所想所盼告知于他,卻不知道他卻在2016年憑着自己的政治理念和細心被任命為印度國家安全顧問,這個人就是尼古拉斯·伯南克斯。
哈西瑪在德裡休整期間,感到自己的政治理念和政策受到了極大的肯定和認可,哈西瑪對未來的路途也變得更加清晰,哈西瑪決定會改變自己的政治風格,這是哈西瑪逃避不了的,正是她前期的做法,哈西瑪的做法也是自找的,對于哈西瑪來說,她選擇左右搖擺,總會有一天會撐不下去。
但哈西瑪也沒有想到,自己的辭職卻便宜了其他人。
在孟加拉國的首都達卡,哈西瑪辭職的消息,在人們看來,更多的是一種解放。
當時大街上的人們比較拘謹,畢竟政治的風雲萬變,怕自己的嘴巴被關上,這次哈西馬的辭職消息一經傳出,大家全都放聲高呼,迎接新的政權。
但是哈西瑪的身上,還是有不少死忠黨,盡管哈西馬辭職,但是他們并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