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孟加拉国总理谢赫·哈西娜乘专机前往印度逃难的消息传出后,各国政要议论纷纷,但却出乎意料,总统府发表的公告称,军方将组建看守政府。
此时的哈西娜正在印度首都德里休整,世人对此矛盾的表态尚未平息,而印度尚未等来孟加拉国的回应,就已经召开内阁安全会议商讨应对办法,并布置安全部队加强对孟加拉国的边境警戒。
而就在此时,来自国际上的各种声音此起彼伏,对于哈西娜的反应也是褒贬不一。
哈西娜辞职 印度国家安全顾问上门。
在孟加拉国,总统是国家政权的象征,总统的权力也是有限的,但在孟加拉国,总统和总理是由议会选举产生的。
哈西娜是执政党盟主,而总统则是其亲信阿布杜勒·汉米德,如果换人或者从哈西娜身边的其他人选中,哈西娜也不去参与竞选,在议会选举中,哈西娜的盟友也占据大多数议会席位。
然而哈西娜是总统政权的最高军事领导人,哈西娜还是总统大选的候选人,哈西娜在总统大选中若胜出,岂不是“权力独揽”,这显然有悖于民主的制度。
尽管哈西娜在总统和议会大选中胜出的几率都非常之大,但在今年3月17号有一封电子邮件让局势出现质变,这封信件发自总统官邸,由哈西娜宣布向总统递交了辞呈。
在电子邮件中有这样一句话:“我知道您有能力担当这个国家的大任,我将您当成了一个真正的朋友”。
这封信件就像一颗重磅炸弹,让孟加拉国社会上下沸腾,原来哈西娜辞职的原因是在连续七天的全国范围内的抗议活动中,有一部份参与其中的是军方,然而议会选举前的抗议活动以及举会议选举后上台执政的哈西娜已经多次发生过了,没有这次来得大规模。
这次抗议活动中,民众群情激昂,希望扫除孟加拉国的腐败现象,而抗议的原因在于哈西娜在执政期间削弱了司法独立性,她利用自己的权势、金钱等来威胁法官,对不利她的相关司法案件进行干预和操弄甚至制造假证据,以此来为自己的亲信逃脱法律的惩罚等。
因此造成民众的不满,宣布对哈西娜“软禁”。
哈西娜自感危险,不愿意去和老百姓对峙,于是选择了逃亡。
而哈西娜逃亡的消息传开后,更激起了民众的欢呼和狂热的心绪。
各界人士纷纷拍案叫好,为了推翻哈西娜的政权,而孟加拉国土地革命军等部队也纷纷出手,希望哈西娜赶紧离国。
当时总统处境极为尴尬,军方一边下达要求哈西娜离开孟加拉国,尽快离境的消息,另一边却又要向哈西娜递交辞职信,面对这种情况,孟加拉国总统官邸的总统大为愤怒,此时哈西娜手下的部队也都站在她的一边。
不得已之下只能叫来军方代表进行沟通,证实上面的消息是否属实,一番交谈过后才了解,哈西娜真的是辞职了。
这封“辞呈”的信其实在许多人都有所共识,其实是总统本人编写的,为的是让哈西娜早早接受将军的命令,离境。
总统宣布哈西娜的辞职,在哈西娜的手下同样引起轰动,哈西娜吃力不讨好,于是也认同了总统的决定,认命离境。
哈西娜的辞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热议,同时哈西娜在辞职半小时后,总统就发表了一则公告,称军方将组建一个看守政府。
这让哈西娜手下更是大为震撼,哈西娜的亲信都被软禁了。
而哈西娜的父亲,曾经也是孟加拉国的总统,虽然他的执政期间也饱受诟病,但相比之下,哈西娜的执政理念可以算是更明智些。
哈西娜的父亲当政期间不断加强和巩固底层的民众的组织力量,同时制定一系列民生政策,减轻他们的生活压力。
而哈西娜的执政期间,先后通过了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法案,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个是父亲完善民生,一个是扶持经济,他们在自己的位置做出的贡献都是非常巨大的,因此,能够得到民众的认可和享有极高的声望是毋庸置疑的。
哈西娜的父亲虽然在位的时间不算很长,但在民心上已经赢得了赞许。
哈西娜的执政期间因为收买官员和破坏民主的形象就没有了她父亲显赫,因此,军队一方面是希望恢复哈西娜父亲当年的治国方式,另一方面是希望哈西娜早日离开孟加拉国,将国家的命运交付给军队手中。
仅仅过了两天,总统就有新的通告放出,他宣布总统府将要解散议会,并于30天后由军队组建临时政府代替。
同时,他还释放了曾经被软禁的前总理卡莉达·齐亚,总统说,既然哈西娜都已经辞职了,那他也就没有必要辞职了。
印度何时将哈西娜当人看。
受到哈西娜逃亡般如此重大的消息,本来就打算前往印度的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尼古拉斯·伯南克斯不禁心头一跳,他立马撇下手中的事情,带着助手专程前往印度舍瓦那地区的孟加拉大使馆。
哈西娜被软禁后的困境,印度为此也派了代表前往孟加拉大使馆,准备将哈西娜接到印度。
哈西娜闻讯加入印度大使馆的人数,对此感到意外,毕竟印度和她们的国家之间的关系非常的僵硬,而此前只有这次,印度才将哈西娜当人看了。
然而在许多大使都需要排队时,哈西娜直接走进了会议室,对此,不少大使都感到意外,但对此却也没有进行阻拦,哈西娜走进会议室的那个瞬间,所有人的目光也都齐聚于此,会议室中群情激动,为了对她的欢迎,大使们都为此前来到的哈西娜感到自豪,但也有一部分人感到意外,因为印度此前的态度十分之恶劣。
因为作为一个国家,如果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出现问题,就需要向其他国家政府请求,这个过程对于双方来说都是相互的,只有对等的。
哈西娜此前不是去找印度,印度非但不予帮助,甚至还趁此施加压力,对孟加拉国实行断电断水,并对其实行封锁,更好地说就是无视其存在。
印度的所作所为也引起了孟加拉国人民的强烈不满。
但在哈西娜辞职后,印度这才如饥似渴的进入会谈状态,这让哈西娜并不满意的是,印度打压她国家的行为对她来说,心里有一笔账。
就在印度谈判愉快的和哈西娜聊天时,哈西娜失手摔了手机,但印度却并未赶了出去,而是旁若无人的走近哈西娜,拿出自己的手机相机软件,拍摄照片,但哈西娜并没有发现。
但是手机摔坏了,对于哈西娜来说,照片还算是小事,但她不能不担心这个时候自己的行踪被外界曝光,毕竟她是有政治庇护权的,而印度留照片对她来说也是不尊重的。
哈西娜虽然被软禁,但是在会谈中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对其说:“哈西娜总理如果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联系我,我会给予帮助”。
哈西娜虽然被软禁,但印度还是给予帮助,印度的举动也是与众不同的。
印度认真对待的时候到了。
印度把哈西玛放进大使馆,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对巴基斯坦的躲避,防止哈西玛暗中串联境内的敌对势力,阴谋诡计,由于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地势相连,所以防不胜防,美帝国主义在其中一直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虽然没有直接出手,却通过阴谋诡计暗中辅佐,但印度也有自己的目的,美国此举势必会在东亚地区掀起一场战争的浪潮,印度则要借此机会,赢回失地。
但这是印度迄今为止的假想,不管是青红还是蓝国家,他们都不想看到战争,所以他们会帮助孟加拉国进行和平处理。
哈西玛赶往德里,是十分明智的,毕竟她先父生前也曾在那里出生,所以在德里,人们并不会对她不错,甚至会给予帮助。
而印度此举也是保护哈西玛,如果哈西玛选择前往伦敦或是其他地方,无异与抛弃哈西玛,对于哈西玛来说,是备受伤害的。
然而哈西玛选择德里时,是想要在此休整,再次找到自己的状元郎,当时哈西玛可是在德里的一所学校中,哈西玛的状元郎最好的朋友,哈西玛会寄托自己所有的念想,哈西玛认为此人为己无负,所以从此哈西玛也将所有的念想都寄托在此人的身上。
哈西玛这次前往德里,也是希望再次相逢,将自己的所想所盼告知于他,却不知道他却在2016年凭着自己的政治理念和细心被任命为印度国家安全顾问,这个人就是尼古拉斯·伯南克斯。
哈西玛在德里休整期间,感到自己的政治理念和政策受到了极大的肯定和认可,哈西玛对未来的路途也变得更加清晰,哈西玛决定会改变自己的政治风格,这是哈西玛逃避不了的,正是她前期的做法,哈西玛的做法也是自找的,对于哈西玛来说,她选择左右摇摆,总会有一天会撑不下去。
但哈西玛也没有想到,自己的辞职却便宜了其他人。
在孟加拉国的首都达卡,哈西玛辞职的消息,在人们看来,更多的是一种解放。
当时大街上的人们比较拘谨,毕竟政治的风云万变,怕自己的嘴巴被关上,这次哈西马的辞职消息一经传出,大家全都放声高呼,迎接新的政权。
但是哈西玛的身上,还是有不少死忠党,尽管哈西马辞职,但是他们并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