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節氣裡的大美中國】立 秋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三個節氣,也是秋季的起始。鬥指西南,太陽達黃經135°,在每年公曆8月7、8日或9日。 “立”,是開始之意;“秋”,意為禾谷成熟。整個自然界的變化是循序漸進的過程,立秋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轉折。在自然界,萬物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成熟。

立秋,是“四立”之一,表示秋季的開始,禾谷開始成熟,收獲的季節到了。《曆書》曰:“鬥指西南維為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按秋訓示,谷熟也。”《說文解字》:“秋,禾谷熟也。”整個自然界的變化是循序漸進的過程,立秋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轉折。如《管子》所說:“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

立秋并不代表酷熱天氣的結束,立秋後還有一個處暑節氣。立秋還處在暑熱之中,尚未出暑,秋季第二個節氣(處暑)才出暑,初秋期間天氣仍然很熱。正所謂“熱在三伏”,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至處暑往往還處在“三伏”期間,“三伏”涉及大小暑與立秋、處暑四個節氣。“三伏天”在七八月份,副熱帶高壓強盛,控制了中國東部大部分地區,在副高的控制之下,天氣晴熱高溫,是以“三伏天”屬于酷暑,是以也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從其氣候特點看,秋陽肆虐,立秋正當暑,很多地區仍處于炎熱之中。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僅次于大暑小暑的第三熱節氣。

立秋意味着降水、濕度等,處于一年中的轉折點,趨于減少或下降。從立秋開始,陽氣漸收,萬物内斂。立秋與立春、立夏、立冬并稱“四立”,也是古時“四時八節”之一。秋天是禾谷成熟、收獲的季節。立秋時,古時民間有祭祀土地神,慶祝豐收的習俗。還有“貼秋膘”、“咬秋”等習俗。

【節氣裡的大美中國】立 秋
【節氣裡的大美中國】立 秋
【節氣裡的大美中國】立 秋
【節氣裡的大美中國】立 秋

資訊來源:沈陽釋出

#節氣裡的大美中國#

#振興新突破遼甯杠杠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