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以單身的心态去過婚姻生活,無論嫁給誰,你大都會幸福的

以單身的心态去過婚姻生活,無論嫁給誰,你大都會幸福的

文\江左梅娘

卡倫.霍妮在她的著作《婚姻心理學》中這樣說:

“強烈的愛情激起了我們隐藏的全部希望,和對被認可、得到幸福的渴望,這些期待渴望可能在我們内心深處隐藏得極深,甚至平時處于休眠狀态。”

沒錯,當我們愛上一個人,似乎就找到了債主,覺得這個人就應該滿足我們全部的需求,那些在原生家庭中被忽視的需求都會嗷嗷待哺。

可是,聰明的你會發現,他,并不能夠滿足你全部的需求,他,甚至,更擅長觸發你心靈深處最深的傷痛。

那結婚還有意義嗎?

當然有意義。

作家艾小羊說:

“婚姻的目的是為了讓社會更穩定,而并非增加個人的幸福感。”

沒錯,結婚對待社會來說,有着重大的意義,而對于我們自己來說,雖然并非能夠增加我們的幸福感,但也是完善我們人格的最好的修羅場。

曾經,我在做情感咨詢的時候,經常勸人離婚,但是在看過成千上萬個案例之後,在精進了自己的心理學基礎之後,我幾乎很少勸人離婚。

而我為何做起了情感咨詢師,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我自己也經受了很多的痛苦,也經常有離婚的沖動,但是我按捺住了,堅持住了,于是我的婚姻由煎熬變成了享受。

今天我就想和大家分享一個觀點:當一個女人,能夠以單身的心态去過婚姻生活,那你嫁給誰,都會幸福。

以單身的心态去過婚姻生活,無論嫁給誰,你大都會幸福的

01. 自己掙錢買花戴,沒有男人,也能把日子過成詩

"獨立的女人,最有魅力。"

要擁有單身的心态的第一條,就是獨立,經濟上的獨立,不要指望着男人的供養。

在電視劇《産科醫生》中,婦産科的魏主任魏麗麗是一名口碑非常好的主治醫師,她醫術精湛、為人真誠,在産科的團隊中,也非常有号召力,面對背叛自己的老公賈主任,她堅持離婚不複婚,從來沒有動搖過自己對婚姻堅守的底線。

她的獨立與堅強,赢得了鄭院長的青睐,兩個人最後沖破重重阻礙,走到了一起。

有人說,醫院裡有那麼多更漂亮年輕的小姑娘,為何鄭院長會青睐魏主任?因為真正聰明的男人,真想擁有一段靠譜的婚姻的話,他一定會選擇魏麗麗這樣的女人。

事業上,頗有建樹;收入上,也很豐厚,有底線、有原則,娶這樣的妻子,外面能獨當一面,家裡也能頂起半邊天。

是的,這樣的女人,在婚姻中,她不需要依賴丈夫的經濟,就能夠把自己的日子經營得很好,哪個男人會不喜歡這樣的女人?

有人說:

“嫁漢嫁漢,穿衣吃飯。”

這話很适應古代,那時候的女人隻能在經濟上依賴男人,但是在現代,則完全不适用。

對于現代女人來說,經濟獨立,不依賴男人,才是幸福婚姻的重要保障。當你自己能掙錢買花戴,不管有沒有男人,你都能把日子過成詩。這樣的獨立和自信,才能讓你在婚姻中擁有更多的選擇權和話語權,也讓對方更加尊重和欣賞你。

婚姻中,并不是說,女人不能花男人的錢,相反,女人要花男人的錢,但是要花的前提是,自己也能掙錢,能掙得越多越好,越能自由支配更多的錢越好。

以單身的心态去過婚姻生活,無論嫁給誰,你大都會幸福的

02. 心情不好的時候,看書、唱歌、放松自己,這是自己的事,和男人沒關系

"情緒管理,是成熟的标志。"

滬上女作家周麗瑗在《情感盲區》中說:

“當一個人的内心有強烈的不安全感時,她就像一個嗅覺靈敏的獵犬,聞到一絲不和諧的氣味,就立即提高警惕。本身可能隻是男生一個不經意的疏忽,或者男人與女人不同的思維方式而已,但這樣的氣味被女人解讀為‘不愛’。”

是的,我們大部分的女人都逃不掉的就是“情執”,我們總是苛求着男人的愛,渴望着被愛,進入親密關系中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感受到不被愛的痛苦。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你沒有遇到這個男人,你不和她結婚,你的日子就不過了嗎?

顯然不是。

是以,要想日子過得好,不如就當家裡沒有這個男人。

想到我的一個讀者小美,她剛進入婚姻的時候,也會遇到壓力和煩惱,但她比較理性,屬于那種比較淡漠的人。

她很注意,從不把情緒發洩到丈夫身上。

一旦心情不好時,她就會選擇看書、唱歌、運動等方式來放松自己。通過自我調節,她不僅改善了心情,也避免了不必要的争吵和沖突。

想起《婚姻與家庭》中曾有句話說得很好:

“婚姻裡有個基本定律,就是能維持自我平衡的人,更容易擁有幸福。”

是的。這種維持自我平衡的能力,其實就是一種調節自己情緒的能力。

每個人都有情緒低落的時候,但學會獨立處理情緒,是成熟的标志。通過看書、唱歌、運動等方式放松自己,不把負面情緒帶給對方,這樣不僅能維持家庭和諧,也能讓自己變得更強大和獨立。

情緒管理是個人的事,與男人無關,這樣的心态能讓婚姻更加穩固和幸福。

作家十二說:

“愛情,并不是給你比對了一個爹媽,那個人不過是你的伴侶。有時間就互相陪伴,沒時間就各自精彩。你并不需要時時刻刻都等着他來陪伴,等着他來允許,等着他來回應。不是非得這樣,才能叫幸福。自我成全、自我滿足,同樣可以是幸福。”

說得真好,如果說父母都不能夠全然滿足你,無條件地愛你,那憑什麼那個和你踏入婚姻“陌生人”,就該滿足你的一切?

用一句話點醒總是想要被愛的女人:

“不期待回應,你就有了無邊的自由,期待回應,你就堕入了深深的地獄。”
以單身的心态去過婚姻生活,無論嫁給誰,你大都會幸福的

03. 梅娘說

在央視的《朗讀者》中,張艾嘉朗讀了《走出非洲》的片段,張艾嘉是一個情史豐富的女人,她在節目裡,堅定地對我們說:

“女人要學會這樣看問題,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人來,一個人走的,人終究是要自己面對這個世界的,千萬不要把一切都寄托在另外一個人身上,覺得有這個人就幸福,沒有這個人就悲劇,不是這樣的。你與另外一個人的緣分,是一定的,共同走過一段路,緣分時間到了,兩個人就會走上分岔的路,越走越遠,是以最終,你要把自己的路走好。”

是的,如果我們曾經是一個人,後來最終也還是一個人,那婚姻中還多了一個人,能夠和我們一起承擔經濟,和我們共建了一個家,讓我們有地可栖,縱然他無法了解我們所有的情緒,但這,也已經足夠感恩了吧。

是的,當你經濟上很獨立,情緒價值上對男人要求也不高的話,你會發現,男人的存在遠遠地超出了你的期待,那幸福的感覺自然就會油然而生。

是的,以單身的心态過婚姻生活,幸福就會超出你的預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