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本史學家談彌助:他隻是織田信長保镖兼雜耍藝人

日媒《産經新聞》近日采訪到了日本國際研究中心的研究員、著名曆史學家吳座勇一,談及了由于《刺客信條:影》引發的彌助問題。

“關于彌助的曆史記載非常少,是以很難說。彌助的曆史并沒有得到太多的研究,部分原因是人物史并不是史學的主流”,吳座表示,“尊慶閣文庫中收錄的15卷《信長國志》的《信長傳》中确實記載過賜予彌助劍和房屋,但在十幾卷的這份手稿中,隻有《信長傳》有過此類描述,是以不排除是後人撰寫時臨時添加的。”

日本史學家談彌助:他隻是織田信長保镖兼雜耍藝人

“而且,即使彌助是武士,也極有可能是個‘形式’而已。舉例而言,在江戶時代,喜歡相撲的封建領主們都會有自己的私人相撲選手。在形式上,他們會被視為是家臣或武士,能夠被允許佩戴刀劍。但當戰争來襲,這些所謂的‘家臣’、‘武士’是沒有上戰場的資格的。(家主也不會允許)”

而對于織田信長和彌助,吳座表示:“織田信長身邊的日本人對彌助的黑皮膚感到非常驚訝,似乎對此很感興趣。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場表演……從某種意義上說,織田信長可以炫耀他的‘權力’。是以,我認為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向所有人炫耀……耶稣會的曆史記錄中記載,彌助很厲害,能耍一些花招。我認為他實際上是織田信長的保镖和藝人。”

日本史學家談彌助:他隻是織田信長保镖兼雜耍藝人

對于《刺客信條:影》,吳座表示如果要尊重武士文化,主角就應該是日本武士,尤其是自诩是基于真實曆史故事改編:“是以讓宮本武藏這樣的著名劍客/武士擔任主角會更自然,而不是讓真實身份不明的黑人 Yasuke 擔任主角。”

而在所謂的曆史“其他角度上”,吳座以源義經的故事舉了個例子:“曾經有一種罕見的理論認為源義經沒有死在平泉,而是去了大陸變成了成吉思汗。這種說法二戰前曾廣為流傳,但當時就被曆史學家批駁稱這是‘不可能的’。”

“而如果‘源義經變成成吉思汗’并在遊戲中戰鬥的作品傳播到世界各地,我認為這即使是貼上‘虛構作品’的标簽,也依然會存在問題——蒙古人會很生氣,因為成吉思汗畢竟是蒙古最偉大的英雄人物。”

日本史學家談彌助:他隻是織田信長保镖兼雜耍藝人

“當然,我不認為所有基于曆史的創作作品都能以史實為基礎。但當它們被推向世界時,我認為(開發團隊)應該考慮到,如果遊戲的推出方式傷害了其他國家人民的自尊心,這可能會演變成為一個外交問題”,他斷言道。

另一個受到吳座本人稱贊的例子則是今年早些時候在歐美地區廣受好評的美劇《幕府将軍》。這部重制版的電視劇作品由知名演員真田廣之主演,“盡管主角名字被更改(人物以德川家康為原型),關原合戰相關的事件被改動,甚至包括建築物在内的曆史背景都有疑點,但我還是在其中感受到了主創團隊對于日本文化的尊重和了解。”

日本史學家談彌助:他隻是織田信長保镖兼雜耍藝人

他接着說道,“以威廉·亞當斯(即三浦按針)為原型的英國人漂流到日本,教主人公如何開船、使用大炮等。光是這一點就讓人覺得是擁有先進文明的白人在教一個愚蠢的有色人種,但事實并非如此。這名英國人一開始感到困惑和反感,但逐漸被日本武士的驕傲生活方式所打動,并描繪了了解和尊重他們的過程。這不是一種單向關系,而是一個互相了解的故事。從根本上講,這是文化的尊重與交融。我認為這是撰寫基于曆史的小說的一個重要方面。如果你描繪一個外國的曆史和文化,我認為如果你正确了解這些基本方面并尊重它們,就不會發生這樣的問題。”

而很明顯,吳座并不認為 Ubisoft 和他們的遊戲《刺客信條:暗影》尊重了日本的曆史和文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