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隻活了43歲,自己的生活“一地雞毛”,卻被億萬人奉為精神導師

開篇聲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标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前言:

路遙這個人大家可能都知道,他創作的作品激勵了中國的億萬青年,就連很多知名企業家也奉他為精神導師。

然而,這樣一位知名的大人物,他的生活卻過的一塌糊塗,臨終前更是承受了一個又一個的沉重打擊,兄弟反目,婚姻破裂,經濟拮據。

路遙究竟經曆了些什麼?他又為什麼會是這種結局?

他隻活了43歲,自己的生活“一地雞毛”,卻被億萬人奉為精神導師

路遙當初憑借着《平凡的世界》一書紅遍了全國,那會幾乎人人都知道路遙這個人,也有部分人見過路遙的照片。

從外表上看,路遙是一個十分具有親和力的男人,他的臉上時常挂着淡淡的微笑,穿着也非常的體面,外界對他的評價都還算不錯。

在他人看來,路遙是一個很大方的人,《平凡的世界》獲獎了以後,他直接自掏腰包買了一百套送了出去。

在當時的那個年代,這筆錢可不是個小數目,大家都在紛紛猜測路遙的家庭究竟是怎樣的,有人說他的背景很強大,也有的人說他家裡很有錢,可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他隻活了43歲,自己的生活“一地雞毛”,卻被億萬人奉為精神導師

很少有人知道,路遙那時買書送人的錢其實是找弟弟王天樂借的,他的家庭不僅不富裕,而且還非常的貧窮。

路遙的原名叫王衛國,他于1949年出生在陝北榆林的一個貧困家庭中,他們家可以說是村裡最窮的一戶人家,常常連飯都吃不起。

路遙出生以後,家人是既開心又惆怅,開心的是新生命的到來讓這個家有了勃勃生機,惆怅的是他們本就困難,孩子的到來無疑又給這個原本就破敗的家庭增加了負擔。

起初,家裡還能夠稍微堅持一下,可是後來家中又添了弟妹,日常的開銷和口糧在慢慢的增加,這已經遠遠超出了家人的承受範圍。

他隻活了43歲,自己的生活“一地雞毛”,卻被億萬人奉為精神導師

最終,他們經過商議後決定将8歲的路遙過繼到延川縣農村的伯父家去,伯父家的條件還湊合,日子能夠過得下去,他們想孩子或許在那裡,能夠有個更好的生活。

然而,他們卻想錯了,路遙來到大伯家以後,過的依舊是饑一頓飽一頓的生活,在大伯家,他顯得非常拘謹,做事說話處處都要小心翼翼。

8歲的孩子已然是已經記事了,他始終都覺得自己是個外人,雖然,路遙的大伯和大伯娘對他還算不錯,但是家中窮苦,他們本想讓路遙辍學不上的,但是這個提議卻被路遙拒絕了。

路遙是一個喜歡讀書的人,他希望能夠通過知識來改變命運,為了能夠繼續上學,路遙付出了許多。

他隻活了43歲,自己的生活“一地雞毛”,卻被億萬人奉為精神導師

好在,路遙班級裡的同學們心地善良,他們知道路遙的家庭情況後,紛紛對其施以援手。

在同學們有限的資助下,路遙上了國中。路遙是個非常努力好學的人,他從來不參加任何的娛樂活動,每天就是埋頭讀書。

其實,路遙不是不想出去玩,他是餓的沒有力氣出去玩而已,隻能靠學習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

靠着自己那股勁,路遙艱難的完成了自己的國中學業,後來,他因為一些原因,不得已回鄉務農。

在這期間,路遙做了許多臨時性的工作,他還在國小教過一年書,有很多次,路遙都差點要放棄。

他隻活了43歲,自己的生活“一地雞毛”,卻被億萬人奉為精神導師

為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路遙便開始進行文學創作。靠着自己的毅力,他最終是熬過了那段艱難的時光,還結識了自己未來的妻子林達。

林達和路遙是一見如故,兩人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後便自然而然的談起了戀愛。

1973年,路遙進入到了延安大學的中文系學習,在讀大學期間,他一直都在繼續着自己的文學創作,而林達則一直在背後默默的支援他。

林達當時一個月僅有38塊錢的工資,她将其中的大部分錢拿出來給路遙上學用,可以說沒有林達就沒有日後的路遙。

他隻活了43歲,自己的生活“一地雞毛”,卻被億萬人奉為精神導師

1978年1月25日,路遙和林達結婚了,兩人正式成為了夫妻,平日裡,路遙就在外面進行文學創作,而林達則負責照料家裡。

路遙就好像是一個天生的作家,他的作品十分寫實,也非常的容易引起人們的共鳴。

1980年,路遙發表的小說《驚心動魄的一幕》獲得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路遙也因為這個獎項搖身一變成為了小有名氣的作家,身邊的人都為他而感到開心,尤其是林達,丈夫這一路走來的艱辛,她都看在眼裡。

1983年,路遙所創作的《人生》獲得了1981-1982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因為路遙實在是太過于優秀,是以,路遙便成為了中國作協陝西分會駐會專業作家。

他隻活了43歲,自己的生活“一地雞毛”,卻被億萬人奉為精神導師

1985年的3月,36歲的路遙要去北京領獎,可讓人意外的是,當時的路遙卻窮的連路費都掏不起。

作為一名小有名氣的作家,他的稿費應當是不少的,可是這麼多年了,他為何沒有攢下一分錢呢?

其實,這與路遙的過往生活有一定的關系,從前的路遙窮的連飯都吃不起,或許是過怕了苦日子,有了錢以後,路遙就開始瘋狂消費。

他平時喜歡抽煙,一般來說買煙買差不多的就可以了,可是路遙卻沒有那麼做,他要買就買好煙,有時候,一個月的工資買幾包煙就沒有了。

他隻活了43歲,自己的生活“一地雞毛”,卻被億萬人奉為精神導師

如果,路遙是孤身一人倒也沒什麼,可是他當時已經結婚有家庭了,他的老家還有父母要養,日子過的是捉襟見肘。

不過,即便是這樣,路遙也依舊沒有收斂自己這大手大腳的問題,眼看快到領獎的日子了,無奈之下,路遙的弟弟外出借了500塊錢給他當路費。

以當時的物價來講,路費肯定是花不了500塊錢的,再加上,那會路遙在北京還能領到200塊錢的獎金,減去路費,路遙應該還剩下600多塊錢才對。

可是,去北京回來一趟,這700塊錢竟然都花完了,這簡直就讓人匪夷所思。

路遙的花費與他的收入明顯已經不成正比了,但是路遙卻從未考慮過這些,他隻求過得舒服。

他隻活了43歲,自己的生活“一地雞毛”,卻被億萬人奉為精神導師

1982年的時候,路遙和好友海波去西安參加一個會議,會議的地點是一家不錯的酒店,主辦方十分的大方,包下了參加會議人員的食宿。

其他參加會議的人都安心的在酒店吃住,可是偏偏路遙不一樣,他隻吃了酒店的一次飯,就果斷放棄了。

天天拉着海波去附近的高檔咖啡廳吃飯,這裡的飯可不便宜,一頓飯幾乎就花掉了10塊錢,這在當時可是一筆不小的花費。

要知道海波一個月才賺40塊錢,這麼昂貴的飯菜他可吃不起,看到路遙這麼奢侈,海波也生起了勸慰的心思。

可奈何路遙根本就聽不進去,他依舊我行我素,他還包了海波接下來幾天的飯錢,不過海波并沒有接受。

他隻活了43歲,自己的生活“一地雞毛”,卻被億萬人奉為精神導師

放到現代來講,路遙的這種行為就教報複性消費,小時候沒錢,有錢了以後就開始瘋狂的買買買,這種行為也是非常的讓人唏噓。

随着時間的流逝,路遙在國内的知名度是越來越高,這本來是一件好事,可是路遙跟妻子的感情卻是以而産生了隔閡。

路遙的所有精力都用在了創作上,妻子和家庭他是一點也不管,也隻有吃午飯的時候,妻子林達才能夠見路遙一面。

起初,林達還能夠做到尊重和了解,可是後來,林達的身心都有些疲憊了,家裡大大小小的事務全部都是她自己承擔,她堅持不下去了。

他隻活了43歲,自己的生活“一地雞毛”,卻被億萬人奉為精神導師

有了這個想法以後,本來林達是想要立刻跟路遙說的,可是當時路遙正在創作《平凡的世界》,她明白一部作品對于作者的意義,是以她便将這件事情延後了。

1991年,《平凡的世界》獲得了茅盾文學獎,路遙再次要去北京領獎了,這次的他依舊是身無分文。

路遙又求助到了弟弟王天樂,他告訴王天樂這次他要五千塊錢,因為除了路費,他到了北京還要請客,還要買一百套《平凡的世界》送人。

路遙的話讓王天樂十分生氣,但這是他的哥哥,他又不能不管,于是,王天樂便給路遙湊了五千塊錢。

他将錢交給路遙的時候,口中生氣的說了一句:“你以後不要再獲獎了,如果拿了諾貝爾獎,我可給你找不來外彙。”

弟弟的話讓路遙有些心寒,他咬牙罵了一句:“去你的文學!”

他隻活了43歲,自己的生活“一地雞毛”,卻被億萬人奉為精神導師

從這以後,路遙和弟弟的關系就變得有些奇怪了,他們再也沒有之前那麼要好了。

領了獎沒多久以後,路遙就因病住院了,其實,他從很早的時候就知道自己身體不好了,但是路遙卻一直都沒有時間看,他的時間都獻給了文學創作。

路遙在人前有多麼的風光,人後就有多麼的孤獨,在他生病住院期間,他的妻子和弟弟就來看過他一次。

而且,妻子還是帶着離婚協定來的,弟弟來了以後被路遙罵走了。

婚姻破裂、兄弟反目、經濟拮據這一樁樁一件件都讓人感到唏噓不已,名氣這麼大的文學家,國内許多人的精神導師,他自己的生活卻是滿地雞毛。

1992年11月17日,路遙去世了,享年43歲。

資訊來源:

名人堂丨路遙:一個氣勢磅礴的人,倒在幹渴的路上

他隻活了43歲,自己的生活“一地雞毛”,卻被億萬人奉為精神導師

路遙,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他隻活了43歲,自己的生活“一地雞毛”,卻被億萬人奉為精神導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