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永攀:120年過去 中國今非昔比

編者按:120多年前,英帝國主義發動了第二次武裝侵略西藏的戰争。西藏江孜宗山上吹響了反抗侵略、保家衛國的号角。2024年7月,“宗山号角——紀念西藏江孜抗英保衛戰120周年主題展”在西藏文化博物館開幕,同時,由中國西藏文化保護與發展協會和中國藏學研究中心聯合舉辦的“紀念江孜抗英鬥争120周年學術研讨會”也順利舉辦。在120年後的今天,回望和紀念這段曆史,對現實有什麼樣的啟示,讓我們聽聽專家們怎麼說。

張永攀,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研究員、西藏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西藏近代、中印邊界史等,主持有多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張永攀:120年過去 中國今非昔比

圖為張永攀研究員 攝影:張萌萌

西藏各族軍民英勇抵抗英帝國主義侵略者的愛國主義精神令人感動

一個多世紀前,雪域高原上緩緩流動的年楚河邊江孜古堡上,面對帝國主義侵略者的刺刀和馬克沁機槍,中國西藏的各族兒女浴血奮戰,保衛祖國和家園不受侵犯。那一場場西藏各族軍民英勇抵抗英帝國主義侵略者的愛國主義戰鬥令人感動,值得緬懷。這些英雄的事迹,就是中華民族精神奮鬥不息的象征。

英帝國主義侵略者為什麼不遠萬裡來到青藏高原,踐踏中國領土,摧殘中華文化?我們知道,工業革命後,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南亞地區通過香料與鴉片貿易獲得了巨大利益。英帝國摧毀了莫卧兒王朝,于1858年建立英屬印度政府。然而,英國的目标并不止步于平原地區,而是企圖把戰略利益和商業貿易利益繼續往喜馬拉雅山地區推進。英國先後控制了喜馬拉雅山地的哲孟雄(錫金)、布魯克巴(不丹)等,并且以大吉嶺為基地,向西藏方向不斷發展。1888年,英國發動第一次侵藏戰争,與清政府簽訂了《中英藏印會議條約》。英國不僅擷取了大量領土利益,而且擷取了在西藏的商業利益。但是,面對帝國主義的入侵,西藏軍民不肯屈服于他們的入侵。同時,寇松擔任印度總督後,始終懷疑沙俄将要在西藏進行戰略部署,在其前進政策的推進下,英國于1904年發動第二次侵藏戰争。

據史料記載,當時西藏各族群衆抵抗英國侵略者的武器非常落後,大多數是大刀、長矛,雖然部分士兵配法有火繩槍,但射速低、射程近,準确度差。而英軍已經普遍使用了現代擊發的步槍,并且配備有一定數量的馬克沁機槍和迫擊炮。同時,英國人在19世紀前後的世界各地作戰期間,已經積累了豐富的軍事作戰經驗。盡管如此,明知毫無勝算的西藏軍民所展現出不怕犧牲、頑強抵抗的戰鬥精神,仍然值得我們敬仰。

張永攀:120年過去 中國今非昔比

圖為2019年拍攝的江孜抗英紀念館内,藏軍使用的弓箭、長矛、藏刀等武器 攝影:楊月雲

120年後的今天,無論是縱向比較還是橫向比較,我們的國防能力和科技發展,都遠遠超過那個時代。通過對江孜抗英曆史事件的紀念,對于我們保衛邊疆、促進邊防穩固有着很深的積極意義。

邊境地區的變化發展令人振奮

張永攀:120年過去 中國今非昔比

圖為張永攀在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察隅縣調研 張永攀供圖

我第一次去西藏是2006年,那一年剛好是青藏鐵路全線通車。從那時開始,每年至少去2次西藏,至今已經去了30多次。近些年來,特别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邊境地區的建設在方方面面都得到很大提升。

電力方面,之前好多邊境村用的是小水電,豐水期發電,枯水期隻能斷電。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電網不斷向邊境地區延伸,邊境縣都已經與藏東電網、藏中電網相連接配接,供電可靠率達到99,54%以上。全區大部分鄉鎮已經全部連接配接到了國家電網,實作了全年365天、24小時不間斷供電。部分邊境地區實施“安居特惠”電價政策,電價非常低。

張永攀:120年過去 中國今非昔比

圖為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定結縣陳塘鎮 張永攀2023年拍攝

住房方面,黨的十八大之前開啟的興邊富民行動,由國家出資改善群衆住房條件,黨的十八大之後又相繼實行了邊境小康村建設工程等等一系列惠民工程,對一些老舊房屋、特别是面臨地質災害的房子進行了修葺甚至搬遷。像亞東河谷一帶,地質條件相當危險,原本不适合建房,但國家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由上海寶鋼集團進行技術支援,地基打得特别深,既抗震又明亮。亞東、察隅、墨脫建立的一些村子我也去過很多次,住房改善得特别好,住起來非常舒服。

群衆增收方面,邊境地區路程遠、人口少,之前産業發展相對滞後,群衆收入也比較少。黨的十八大以後,有些老百姓引進了靈芝、天麻或其他中草藥的種植,并且和内地的、還有香港的一些企業合作,産業發展相當快,老百姓每年的收入非常多。這幾年,政府通過多種模式把老百姓吸引進到興盛的西藏旅遊業中來,參與管理服務,年終分紅。有些邊境村的老百姓一年能收入10多萬元。另外,政府還聘請老百姓擔任護邊員,每名護邊員每個月有1700塊元補助,提高生活水準的同時,作為護邊員走在我們國家的邊境線上,還有一種榮譽感。

生态文明方面,在邊境地區有很多雪山融水,形成了很多河流、甚至是國際性河流的源頭。這些年生态保護開展得非常好,不利于生态環境的産業一律被禁止,并嚴禁亂砍濫伐。我們現在去林芝,包括山南、日喀則的邊境縣,郁郁蔥蔥,森林覆寫率非常高。

有責任展現西藏真實的一面

現在國際輿論場上,在美西方政客的鼓動之下,部分西方媒體以及學者,對西藏的曆史和現實情況進行歪曲和攻擊,制造了很多謠言,造成了很不好的影響。針對這種情況,一方面國内要加大對西藏相關知識的普及,讓研究西藏的學術成果能更多地走向大衆,讓更多的老百姓知道西藏的曆史是怎麼回事,從1951年和平解放以來,西藏在經濟、社會、衛生、教育等等各個方面又取得了哪些成就。另一方面,我們的媒體、學術研究機構、高等教育機構等等,都有責任和使命,向全世界人民傳播真實的西藏,展現十八大以來,西藏在穩定、發展、生态、強邊這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把西藏的真實一面有效地反映給西方群眾、政界和學術界。(中國西藏網 記者/楊月雲 張萌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