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以後,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北韓人民追求民族獨立爆發南北内戰。
随着局勢對南方親美政權越發不利,美國通過操控聯合國通過決議,派出軍隊“光明正大”進入北韓半島,介入朝韓内戰。
此舉,對大陸的東部造成巨大的國防壓力。
同在社會主義大家庭,中朝之間又是一衣帶水的友好鄰邦,唇亡知齒寒。
黨中央一聲令下,百萬人民軍隊雄赳赳氣昂昂開赴北韓,打響20世紀反抗美國霸權的第一槍。
三年抗戰,無數中華兒女舍家纾難,為北韓民族的獨立自主犧牲在異國他鄉,其中就有毛主席的長子,革命烈士毛岸英。
時隔多年,毛岸英烈士犧牲當日的細節被北韓方面首次披露出來,内容很是簡短卻異常令人動容。
上世紀20年代,正值我黨革命事業草創之初,青年毛主席正在湖南忙于上司勞工運動。
此時毛主席不知道的是,妻子楊開慧已經為自己誕下長子毛岸英,這也是毛主席第一次做父親。
父親是革命領袖,可毛岸英的童年卻過得很是艱苦,為父親開展革命事業到處搬家,日子過得颠沛流離。
毛岸英八歲時,母親不幸犧牲,此時革命又到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父親難以抽身照顧他和弟弟。
故少年時期的毛岸英不得不與弟弟相依為命,在日複一日寄人籬下的生活中,培養出來堅強獨立的人格。
抗日戰争期間,少年毛岸英受黨組織安排前往蘇聯,在蘇聯學習期間,他積極學習文化知識充實自己的革命理論素養。
作為中國革命領袖的兒子,他以自己的父親為榜樣,積極參加蘇聯衛國戰争。
作為一名英勇的紅軍戰士,毛岸英與蘇聯革命同志并肩作戰,駕駛坦克将德國從蘇聯的歐洲領土趕了出來,一路打到柏林城下,在二戰歐洲戰場為蘇聯人民立下大功,與蘇共和蘇聯人民在戰争中結下深厚的友誼。
留蘇十年,學成歸國的毛岸英褪去少年的稚氣,眼神中充滿堅毅,在經過戰火的洗禮後成長為一名久經考驗的革命戰士。
看到兒子這些年的變化,毛主席很是欣慰。
歸國後,毛岸英在父親的指導下投身于中國革命和人民解放事業之中,成為一名堅定的中國革命者。
新中國成立以後,美國悍然侵略北韓,毛岸英毅然從軍發揮自己俄語特長,來到彭老總身邊在前指擔任翻譯和秘書工作。
那時的美國經曆二戰,可以說擁有一大批身經百戰、武裝到牙齒的彪悍部隊和巨大的空中優勢,我黨人民軍隊雖有鐵一般的紀律和必勝的革命信念,戰争在一開始卻并不順利。
1950年,正在前指中忙碌着毛岸英正在協助彭老總進行緊張的戰鬥指揮工作。
這時,司令部拉響防空警報,美軍的一排轟炸機攜帶着數以百計的汽油彈,這些破壞力巨大的炸彈如雨點一般照着司令部就砸下來。
霎時,整個前指淹沒在一片火海之中。
火光沖天而起,毛岸英與一位同志沒有及時逃出屋子,不幸犧牲。
彭老總滿含熱淚給毛主席去了一封電報:
敵機四架,朝我前指擲下燃燒彈百枚,命中屋子,毛岸英與高瑞欣未及逃脫,除此之外并無損失。
聽聞長子遇難的消息,一向堅強、有分寸的毛主席吸煙時動作出現慌亂,身邊的人看出來主席的巨大悲傷,像所有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父親一樣,難過至極。
為了北韓民族解放事業犧牲毛岸英是偉大的,他和成千上萬犧牲在北韓戰場上的志願軍戰士們一樣,永遠沉睡在平壤東部的烈士墓園裡,作為中朝人民用血與火凝成的革命友誼的偉大見證。
永遠懷念,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