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的一次軍委擴大會議後,開國大将粟裕慘遭降職,處境一落千丈,昔日的老戰友紛紛與他斷了聯系,隻剩下5位開國将帥,不怕受到粟裕的影響,仍然和他保持着聯系,經常去看望他。
這5位将帥分别是葉劍英元帥、肖勁光大将、王必成中将、張震中将和陶勇中将。
其實在戰争年代裡,粟裕和葉帥的接觸并不算多,兩個人之間也沒什麼老交情,葉帥對粟裕的照顧,完全是出于對粟裕能力和人品的欣賞!
戰争年代裡,粟裕常年在南方或者華東作戰,和葉帥沒什麼接觸機會,但他一直都非常仰慕葉帥的才能,新中國成立後,粟裕和葉帥有了更多的接觸機會,兩家人才逐漸有了往來。
葉帥一直認為,粟裕的功勞遠遠大過錯誤,他不應該遭受這樣的錯誤批判,更不應該被這樣對待。
粟裕被免職後,葉帥一直在四處奔走,想方設法為粟裕安排工作。在葉帥的幫助下,粟裕得以進入軍科院工作,雖然未能回到他念念不舍的部隊,但處境總算是好轉了一些。
後來,鄧小平複出工作,也是葉帥派人通知粟裕寫平反材料,保舉粟裕出任人大副委員長,官至副國級。
肖勁光大将和粟裕的關系就比葉帥要親密很多,楚青是這麼形容兩人關系的:“好到可以穿一條褲子,鬼都不敲門的日子,肖勁光兩天來一次。”
粟裕落難後,肖勁光為他送上及時的安慰和有力的支援,兩人自紅軍時期相識,相處這麼多年,雖然沒有時時刻刻在一起,但兩人的默契和友誼遠遠超過一般人。
王必成算是粟裕的老部下,解放戰争剛開始的時候,王必成就來到粟裕手底下工作,他和粟裕之間的關系更像是伯樂和千裡馬,是粟裕成就了王必成的輝煌成就,在粟裕的指揮下,王必成打了不少勝仗。
後來粟裕出事,王必成也沒有忘記老上司曾經的恩情,仍舊和粟裕保持着聯系,隔三差五地就來看望粟裕和楚青。
後來,王必成還冒着巨大的風險為粟裕寫平反材料,一而再再而三地向中央提起申訴,因為這件事,粟裕不止一次地勸說王必成保持低調。
張震和王必成一樣,也是三野的老人了,他和粟裕之間更像是伯牙子期之間惺惺相惜的情感,身為參謀長的他和粟裕相處的時間很長,對粟裕也更加了解。
軍委擴大會議上,有人控訴粟裕存在“個人主義問題”,張震完全不認同這種說法,他和粟裕相處這麼多年,很清楚粟裕低調謙虛的為人,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張震出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後,在第一時間為粟裕公開平反,還了粟裕一個清白!
5個人之中,陶勇将軍是最早去世的一個,粟裕落難後,性情耿直的陶勇直接公開為粟裕講話,也是以遭到了牽連和迫害。
1967年,陶勇英年早逝,年僅5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