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學習要論丨強化應急管理裝備技術支撐

學習要論丨強化應急管理裝備技術支撐
學習要論丨強化應急管理裝備技術支撐
學習要論丨強化應急管理裝備技術支撐

要強化應急管理裝備技術支撐,優化整合各類科技資源,推進應急管理科技自主創新,依靠科技提高應急管理的科學化、專業化、智能化、精細化水準。要加大先進适用裝備的配備力度,加強關鍵技術研發,提高突發事件響應和處置能力。要适應科技資訊化發展大勢,以資訊化推進應急管理現代化,提高監測預警能力、監管執法能力、輔助指揮決策能力、救援實戰能力和社會動員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9年11月29日)

強化應急管理裝備技術支撐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大先進适用裝備的配備力度,加強關鍵技術研發,提高突發事件響應和處置能力。”現代化應急管理裝備是防災減災、安全生産、應急救援的重要保障。加快應急管理裝備現代化建設,需要加大應急管理裝備技術創新和核心技術攻關力度,推進新型裝備研發測試,突破一批“卡脖子”技術難題,強化先進适用裝備配備,建立與大安全大應急架構相适應的應急管理裝備體系。

一、裝備現代化是應急管理現代化的重要标志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武器裝備是軍隊現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國家安全和民族複興的重要支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應急管理裝備作為應急管理工作的基礎和保障,也是應急管理人員的武器和工具,其發展水準很大程度上決定着應急管理能力強弱,展現着應急管理現代化水準高低。

應急管理裝備關系風險防範。大陸自然災害多發頻發,安全生産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城鄉安全形勢不容樂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建構公共安全人防、物防、技防網絡,實作人員素質、設施保障、技術應用的整體協調。”防範重大安全風險,需要依靠現代化風險監測裝備設施,完善“空、天、地”一體化的風險監測預警體系,改變傳統的人盯死守模式,依靠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裝備提升安全監管現代化水準,解決重大風險“感不到、傳不出”的問題。

應急管理裝備關系指揮決策。正确的決策來自對災害事故現場資訊的全面、精準掌握,高效的指揮要求将指令快速準确傳達到每一級指揮員和戰鬥員。現代應急指揮正在從傳統的語音指揮、層級指揮、部門指揮和經驗指揮向視訊指揮、扁平指揮、綜合指揮和科學指揮轉變,要依托現代化的資訊采集裝備、通信裝備、指揮裝備,快速建立指揮部與災害現場的指揮通信網絡,将現場的音視訊資訊、環境災情資訊快速傳輸到指揮部,解決指揮決策難、指令下達慢等問題,提高應急指揮決策的科學化、高效化和精準化水準。

應急管理裝備關系救援能力。應急救援是與時間賽跑的遭遇戰、攻堅戰,往往面臨斷電、斷路、斷網極端環境和高山峽谷複雜地形阻隔救援通道的情況,經常需要在廢墟、洪水、泥石流掩埋等條件下解救生命,甚至還面臨有毒有害氣體、高溫濃煙等威脅。沒有先進的裝備保障,就難以做到科學救援、高效救援、安全救援。要加大先進适用裝備的研發和配備力度,努力改變極端情況下靠“兩條腿走路、一把鐵鍬救援”的落後方式,減少人災直接對抗,不斷提高救援能力和現代化水準。

二、強化應急管理裝備研發攻關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時不我待推進科技自立自強,隻争朝夕突破‘卡脖子’問題,努力把關鍵核心技術和裝備制造業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随着大陸科技強國、制造強國建設步伐加快,新一代資訊技術和裝備制造技術快速發展,智能工程機械、機器人和無人機等智能裝備快速發展,為傳統應急管理裝備更新換代,提升裝備智能化水準和環境自适應能力創造了良好條件。

把握重點突破方向。在監測預警上,大力發展基于北鬥三号和5G通信技術的綜合、廣譜、低成本監測技術裝備,基于遙感衛星等手段的非侵入式遠端感覺技術裝備。在安全生産上,大力發展本質安全技術裝備,推廣“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無人”技術裝備。在應急救援上,大力發展基于應急戰術網際網路、現場環境災情感覺技術裝備和物聯通信技術等的數字化救援、數字化戰場裝備體系,推進無人機、機器人的應用。在交通應急保障上,完善航空救援裝備體系,大力發展數字化空域管理指揮技術裝備。在醫學救援上,加快發展院前搶救一體化裝備和遠端醫療支援技術,努力提高救活率。

攻克應急管理裝備“卡脖子”難題。針對極端困難條件下應急通信難題,努力研發複雜地形和斷電、斷路、斷網條件下快速恢複通信網絡以及複雜有限空間、煤礦井下臨時應急通信技術裝備。着力研發無人化救援、數字化戰場快速部署網絡技術裝備,突破智能工程機械、機器人、無人機等無人裝備叢集協同作業關鍵技術,研制适用于應急救援與重大險情的系列化、成套化新型高效處置關鍵技術裝備,研發可在無人機和通信鐵塔等平台上搭載的探測監測技術裝備。

提升智能化、輕量化、子產品化水準。圍繞推動裝備器材智能化、輕量化,強化裝備一體化、多功能設計,推廣應用各類應急救援助力機器人,無動力助力機械等裝備,提升應急救援單兵攜行裝備現代化水準。圍繞應急救援裝備子產品化,研究大型工程機械等各類裝備的子產品化技術和現場快速拆卸、輸轉、組裝技術,研發專業化、标準化、子產品化裝備,提升多種交通方式裝備跨區聯運能力。

三、加強應急管理裝備體系建設

2018年10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财經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會議指出,“實施自然災害防治技術裝備現代化工程,加大關鍵技術攻關力度,提高大陸救援隊伍專業化技術裝備水準”。以自然災害防治技術裝備現代化工程抓手,應急管理部大力推進現代化應急管理裝備體系建設。

提升裝備支撐能力。圍繞建立與大國應急體系和能力相适應的國家裝備支撐體系,加快應急管理“國之重器”與“撒手锏”裝備研發配備,進一步提高大型長航時無人機通信平台性能,研發應急管理臨近空間無人機,優化全國布局,提升重特大自然災害偵察與通信保障能力,縮短大震巨災資訊盲區時間。加快布局建設大型固定翼滅火飛機、大載重高原型滅火直升機和無人機,抓緊研發飛行安全與作業輔助系統,提高森林火災撲救效能。加快建設洪澇災害水上作業平台,提高決口封堵和水上搜救作業效率等。

實施裝備現代化工程。加強國家區域應急救援中心裝備建設,提高中型無人機、機器人、智能救援裝備等先進技術裝備配備比重,強化區域支援能力。加大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和安全生産救援隊伍後勤保障裝備、先進通信裝備、智能無人裝備配備力度,加快裝備統型和标準化,提高先進主戰裝備性能,逐漸提高應急救援隊伍裝備現代化水準。加強地方專業救援力量裝備和鄉鎮村社等基層機關的自救互救裝備建設特别是衛星通信裝備建設,提高斷電、斷路、斷網條件下的報災能力和通信保障能力。

開展裝備達标更新行動。聚焦防汛搶險、林火救援、指揮通信、巨震救援等需求,出台應急管理裝備建設能力規範和配備标準,強化應急管理裝備标準規範供給,編制先進技術裝備推廣目錄,指導地方和基層加強關鍵核心裝備配備,進一步提高救援隊伍裝備水準。建立健全應急裝備能力評估體系,定期組織開展能力評估,推動地方和救援隊伍在裝備建設上強弱項、補短闆、提能力。

四、培育安全應急裝備産業生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把內建電路、網絡安全,生物醫藥、電力裝備、安全應急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作為重中之重,着力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叢集。”應急管理裝備建設離不開産業支撐,産業發展離不開需求帶動,要積極培育安全應急裝備産業的良好生态,着力建立裝備建設和産業發展互促共進的良好格局。

強化政策标準引導,把應急管理裝備需求納入應急産業相關的戰略布局和任務目錄,推動應急産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破解先進裝備供給不足難題,助力應急産業高品質發展,依靠龐大的應急産業提升應急管理裝備的現代化水準。

強化政策激勵引領,研究出台先進推廣、試點建設、基地建立等一系列産業政策,推進裝備發展規劃和建設标準實施,吸引更多社會優質資源投入應急管理裝備産業,促進裝備産業協同創新和體系化發展。

強化裝備需求牽引,針對裝備建設領域廣、環節多、任務重等特點,加快建立應急管理和工信、發改、科技等部門協調關聯的工作機制,加大裝備配備應用力度,提升救援隊伍裝備現代化水準。

強化先進裝備示範,制定新型裝備實戰測試驗證管理辦法,探索建設一批裝備測試基地,建立規範化裝備實戰測試體系,組織先進技術裝備應用試點建設,打造一批可複制可推廣的示範基地。

來源:摘錄《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關于應急管理的重要論述》

學習要論丨強化應急管理裝備技術支撐

編輯/制作:鄧博雅

審校:唐遠東

稽核:劉春祥

學習要論丨強化應急管理裝備技術支撐
學習要論丨強化應急管理裝備技術支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