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記者走進資陽市安嶽縣橫廟鄉中鐵五局成渝中線四川段項目經理部9标榮家灣隧道現場,火花四濺的焊接場景、來回運輸的工程車輛,共同構成了一幅極具動感和力量的施工場面。當然,該項目的順利推進,離不開資訊化智控中心的高效管理。
建設現場。
記者了解到,榮家灣隧道為高瓦斯隧道,是該标段的控制性工點,而資訊化智控中心通過對隧道瓦斯有毒有害氣體監測、安全步距監測、人員機械定位、應急電話+遠端喊話系統、環境監測、智能通風、視訊監控、可視化技術交底、超前地質預報、圍岩監控量測、隧道形象進度管理等子子產品應用,可極大程度降低隧道施工中的安全風險。
“資訊化智控平台實作了高效的資源管理,能夠實時監測和調配人力、物力資源,確定資源的合理配置設定和利用,是以,我們的每一個操作都關乎着整個工程的順利開展及安全保障。”在榮家灣隧道資訊化智控中心,操作員坐在中央螢幕前,神情專注而嚴肅,他們的目光緊緊地盯住中央螢幕上的資料和畫面,手指在操作台上靈活地移動。
資訊化智控中心。
據該項目經理部綜合作業四隊技術主管李志華介紹,目前,已進入到正洞施工階段,已洞身開挖88米,預計2025年6月份實作隧道貫通。
“下一步,我們将進一步堅持科技創新引領,結合好、利用好資訊化智控技術,切實提高生産效率,嚴守安全品質紅線,為成渝中線高鐵建設任務保質保量完成貢獻智慧與力量。”李志華說。
提高項目施工效率,保障人員的生命财産安全,實作施工安全、進度、品質全過程智慧管理,一直是成渝中線高鐵建設的要點。
在距離榮家灣隧道不遠的混凝土3号拌和站,是該項目的重要大臨設施之一。據悉,3号拌和站位于安嶽縣乾龍鎮真南村,占地面積約40畝,主要承擔該标段約40萬方混凝土生産任務。
目前,3号拌和站正有序進行混凝土生産。在現場,隻見勞工們忙碌的身影穿梭不停,各類施工機械快速運轉,轟鳴聲、車笛聲、指揮聲交織一起,奏響了夏季大幹快幹最強音。
3号拌和站。
“我們引進了智能拌和站控制系統。該系統從原材料的入庫、報檢、使用和混凝土生産,實作了全方位監管,對于保障混凝土品質、規範生産流程和提高生産效率具有重要作用。”3号拌和站長黃軍介紹。
從人員管理到施工安全保障,再到生産進度的科學把控……高鐵建設不僅是交通基礎設施的完善,同時也是科技創新成果的集中展示,是以,資訊化、智能化的生産管理系統對于成渝中線高鐵高品質建設意義重大。
據悉,成渝中線高鐵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标志性工程,建成通車後将進一步完善成渝地區路網結構布局,加強沿線地區與成渝兩地之間的互相聯系,對于促進安嶽等高鐵沿線區域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記者:闫凱 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