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布林肯這次亞洲行把蒙古放在最後一站是重頭戲,但從蒙古目前亮明的态度來看,布林肯多半要失望了。#軍史觀察團#
布林肯這次一口氣通路越南等6個中國周邊的國家,針對性不可謂不強。比如其中的日本和菲律賓,目前便一直處在配合美國對抗中國的第一線。
有輿論認為,布林肯此行,其實就是旨在通過與這些國家加強關系,進而鞏固對中國形成的一種“包圍圈”。
之是以把蒙古放在最後一站,很可能就是考慮到蒙古特殊的地理位置。甭管布林肯此行能否與蒙古達成什麼實質性共識,這樣的政治作秀,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中俄的注意力。
說白了,美國現在也是沒招了,隻能通過這些政治意義遠大于實際意義的伎倆給中俄制造一些麻煩。
布林肯啟程前曾透露,他在第二站前往寮國出席東盟地區論壇外長會期間将會與王毅外長會面。
布林肯先找中方談,然後再通路日本、菲律賓和蒙古,明顯是帶有深意的。
我們推測,布林肯不排除就是把這三國當成了一種籌碼,以迫使中國在某些問題上讓步。
不久前,日本和菲律賓兩國才簽署了《部隊互訪協定》進一步加強軍事合作。緊随其後,日菲兩國便分别對華叫嚣,一個重申在南海問題上絕不讓步,另一個則是把中國描述為所謂的最大挑戰。
不出意外的話,日菲兩國肯定是很樂意充當美國籌碼的。
但是這一次,蒙古卻踩下了刹車。
在此之前,蒙古一度在外交上把美國這樣的“第三鄰國”放在了與中俄同樣的位置。蒙古為了顯示對美國的重視,甚至曾考慮繞過中俄把稀土等關鍵礦産資源運送給美國。
盡管蒙古此前婉拒了美國的駐軍請求,但蒙古依舊在軍事上與美國維持着緊密聯系,比如美蒙主導的“可汗探索”系列聯合演習,便從2003年一直持續至今。
按照正常邏輯,面對布林肯的到訪,蒙古就算為了維持與美國的親密關系,至少該給的面子肯定會給。如果布林肯許諾一些好處,蒙古不排除還會迎合美國發表一些對中俄不利的雜音。
對于蒙古來說,類似的“例行公事”早就輕車熟路。
但估計連布林肯都沒有想到,他人還沒到蒙古,蒙古就先給了美國一個“下馬威”。
據國防部消息,解放軍将應邀在7月下旬派出陸軍分隊赴蒙參加“可汗探索-2024”聯合演習。從時間上看,解放軍赴蒙參演的時間,應該先于布林肯通路蒙古。
上文已經說了,該系列演習是由美蒙主導的,而該系列演習的政治意義遠大于軍事意義。
蒙古這個時候向解放軍發出邀請,等同于就是告訴美國,對于蒙古來說,與中國發展關系一樣很重要,背刺中國的事情,蒙古不會做。
有了這樣的大前提,布林肯就算在通路蒙古期間遊說後者對抗中國,想必也不會得到什麼積極回應。
至于蒙古為何要對美亮明态度,我們認為,除了蒙古在政治和經濟等方方面面與中國關系緊密,本身也不太可能效仿日菲那樣處在對抗的第一線外,還可能有兩大原因。
首先,蒙古不相信這個時候的美國能夠拿出什麼實質性好處。
原因很簡單,美國大選充滿了太多變數,拜登政府這個時候許諾的好處此後未必能夠兌現。從長遠去看,反正隻有幾個月時間就能出來,就算蒙古還想在中國與美國之間兩頭通吃,這點時間,蒙古還是能夠等的。
其次,蒙古這個時候配合美國進一步對抗中國太危險了。一旦蒙古在一些關鍵問題上讓步,難保美國不會把中程飛彈也部署在蒙古,這将對蒙古的國家安全帶來巨大風險。
美國本身就想在蒙古加強軍事存在,布林肯挑在“可汗探索-2024”聯合演習的時間點通路蒙古,不排除也是對蒙古的一種試探。
但目前來看,蒙古似乎并不打算給布林肯開口的機會。
當然,考慮到蒙古與西方的關系仍然是日益密切,哪怕蒙古這次婉拒了布林肯的拉攏,其今後還是有可能成為中俄周邊的不穩定的因素。
總的來說,不管是中俄極力邀請蒙古加入上合組織,還是中俄對蒙古參與遠東供氣項目持開放态度,均是中俄重視同蒙古發展關系的展現。如果蒙古倒向西方,其将要失去的東西,恐怕隻會比能夠得到的要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