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首次減産!本田或在中國創下最大縮減規模:計劃在中國削減3成汽油車産能近50萬輛【附中國車市發展現狀分析】

首次減産!本田或在中國創下最大縮減規模:計劃在中國削減3成汽油車産能近50萬輛【附中國車市發展現狀分析】

圖檔來源:攝圖網

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快速發展,推動國産品牌加大新能源汽車投入,品牌競争力逐漸增強。自2024年以來,中國車市掀起激烈的“價格戰”,國産品牌紛紛内卷,争奪市場佔有率,而合資品牌市場空間競争壓力增大,生存空間不斷被擠壓。在此背景下,合資品牌不得不調整在華發展政策,以應對目前的嚴峻挑戰。

日經中文網消息,當地時間周四,本田汽車公司宣布,将在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削減3成汽油車産能。将通過關閉工廠等舉措,削減約50萬輛的産能,這相當于本田全球産量的1成。日野汽車将在中國退出發動機生産業務。由于日系車在中國陷入低迷,日本制鐵計劃大幅削減在中國的産能,汽車供應鍊全面調整的動向逐漸擴大。

目前,本田在中國市場共有7家汽油車工廠,年産能為149萬輛左右,本田計劃縮減在華汽油車至100萬輛,接近50萬輛相當于中國産能的1/3。據報道,本田第一步将關閉或停産在中國的7家汽油車工廠中的2家。廣東省廣州市的工廠将于10月關閉,湖北省武漢市的工廠11月起将停産。廣州市的另一家工廠也将關閉或停産。

報道指出,本田的全球年産能接近500萬輛。自1990年代起,本田一直在中國加大生産投資。目前,本田在中國的産能超過不到100萬輛的在美國的産能,中國也是以成為其全球最大的生産基地。此次是本田首次在中國縮小生産規模,這也将在日本車企中将創下最大的縮減規模,這意味着将改變一直以來的擴張路線。

事實上,今年以來,本田在中國的銷量屢顯“頹勢”。官方資料顯示,今年1月本田中國銷量同比增長57.28%至100960輛,此後的2-6月銷量均同比下滑兩位數,分别下滑38.63%、26.32%、22.18%、34.66%、39.04%。2024年1-6月,本田終端汽車銷量為415906輛,同比下滑21.48%。

從“本田将削減在華汽油車産能”回看大陸汽車行業發展情況:

——中國汽車市場整體情況

根據OICA統計披露的資料顯示,2012-2021年,全球和中國的汽車産量均呈波動态勢,在2019年以前全球和中國汽車産量走勢基本相同,但在2020年全球汽車産量較大下滑的時候,中國的汽車産量維持與2019年差距較小的水準。2021-2022年,中國汽車産量有所回升。2022年中國汽車産量達到2701.1萬輛。

首次減産!本田或在中國創下最大縮減規模:計劃在中國削減3成汽油車産能近50萬輛【附中國車市發展現狀分析】

汽車市場步入“存量時代”,競争愈發激烈。2018年後,中國汽車銷量連續三年呈現負增長,汽車市場步入“存量時代”。從近年來大陸汽車銷量情況來看,大陸新車銷售整體呈現“短期波動、中長期向上”的現象,年均增長率約為2%~3%,車企很難再通過提高汽車銷量獲得高額收益和利潤,競争将更加激烈。

首次減産!本田或在中國創下最大縮減規模:計劃在中國削減3成汽油車産能近50萬輛【附中國車市發展現狀分析】

——乘用車市場情況

2017年以來,購置稅優惠減免造成産量及銷量增長乏力。2018年,中國乘用車市場首次出現産銷雙雙負增長。2020年受疫情影響,大陸全年乘用車實作産量1999.4萬輛,同比下降6.4%;實作銷量2017.8萬輛,同比下降5.9%。

2021年,中國乘用車産銷分别為2140.8萬輛和2148.2萬輛,比2020年分别增長7.1%和6.5%,結束了自2018年以來連續三年下降趨勢。2022年1-11月,中國乘用車産銷分别完成2170.2萬輛和2129.2萬輛,同比分别增長14.7%和11.5%,累計增速放緩。

首次減産!本田或在中國創下最大縮減規模:計劃在中國削減3成汽油車産能近50萬輛【附中國車市發展現狀分析】

在各品牌乘用車中,中國品牌乘用車表現搶眼,全年累計銷售954.3萬輛,同比增長23.1%。

首次減産!本田或在中國創下最大縮減規模:計劃在中國削減3成汽油車産能近50萬輛【附中國車市發展現狀分析】

德國汽車經濟學專家斷言:“汽車發展的未來在中國”。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資深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魏建國更進一步指出,中國新能源汽車不僅是全球制造業複蘇的信心和希望,更将引領未來10年全球制造業的發展。

東風集團原董事長竺延風認為,純燃料動力基本不會存在,未來都将是混動,隻是混動的方式、程度和模式有所不同。他預測,2030年後純燃油車可能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将是純電動、氫能源或混動車型。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産業研究院《中國汽車整車制造業需求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産業研究院還提供産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産業規劃、園區規劃、産業招商、産業圖譜、産業大資料、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資訊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擷取前瞻産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資料、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成本效益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