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市場已經平平無奇好長一段時間了,直到 AI的到來,人工智能将徹底重塑我們的智能手機,帶到一個新的未來。全球頭部智能手機廠商紛紛加大AI領域的投入,通過硬體更新、軟體優化和生态系統建構,為使用者帶來更智能、更個性化的使用體驗。
蘋果,代表産品:即将釋出的 iPhone 16 系列
蘋果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戰略布局正逐漸重塑其智能手機産品線。核心技術方面,蘋果自研的A系列晶片,特别是A17 Pro(預計 16 系列将采用A18 Pro處理器),其神經網絡引擎顯著提升了裝置端AI運算能力。這不僅增強了iPhone的性能,還展現了蘋果注重隐私保護的理念。在應用層面,蘋果通過持續優化Siri智能助手、推進計算攝影技術、完善Face ID系統等舉措,全方位提升了使用者體驗。
蘋果的AI戰略還展現在多個創新領域。其在增強現實(AR)技術上的持續投入,結合AI算法,為未來AR/VR裝置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在健康與健身領域,蘋果利用AI分析使用者資料,提供個性化建議,将iPhone與Apple Watch打造成智能健康管理平台。此外,蘋果還在自然語言處理、電池管理優化等方面應用AI技術,進一步提升了産品的智能化水準。
通過AI技術的深度整合,蘋果正在重新定義智能手機的角色。iPhone已經進化成為集智能個人助理、健康管理工具、創意平台和生活管理中心于一體的綜合性智能裝置。蘋果的AI政策強調隐私保護、裝置端處理和生态系統整合,這種方案頗具特色。盡管在某些AI領域蘋果可能不如其他科技巨頭高調,但其在晶片設計和軟硬體結合方面的優勢,使得AI能夠更深入、更無縫地融入使用者的日常生活。未來,随着AI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我們有理由期待蘋果将推出更多創新性的AI驅動功能和服務,持續提升其産品生态系統的智能化水準。
谷歌,代表産品:即将釋出的Pixel 9系列
在硬體方面,新一代Tensor G4晶片可能會成為核心,進一步強化裝置的AI處理能力。這将為更先進的計算攝影技術鋪平道路,包括增強的夜間攝影、人像模式和實時圖像處理。同時,我們可能看到電池管理和裝置安全性能的顯著提升,這些都将得益于更智能的AI算法支援。
在使用者體驗方面,Pixel 9可能會帶來Google Assistant的重大更新,提供更自然、更智能的語音互動體驗。AI驅動的個性化功能可能會更加普及,涵蓋從智能通知管理到基于使用者行為的應用推薦等多個方面。此外,增強現實(AR)技術的深度內建也可能成為一大亮點,為使用者帶來更豐富的AR應用場景,如改進的AR導航和對象識别。
Pixel 9還可能在健康監測和智能家居內建方面有所突破。我們可能看到新的AI驅動健康功能,如更精确的睡眠分析和壓力檢測。同時,與谷歌智能家居生态系統的深度整合可能會帶來更智能、更便捷的家居控制和自動化體驗。實時翻譯功能也有望得到進一步改進,支援更多語言并提供更準确的翻譯結果。這些創新将進一步鞏固Pixel系列在AI智能手機市場的領先地位。
三星,代表産品:全新的 Galaxy AI系列
三星最新推出的Galaxy系列産品,包括Galaxy Z Fold6和Galaxy Z Flip6折疊手機,标志着該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這些裝置搭載了專為Galaxy優化的高通Snapdragon 8 Gen 3處理器,不僅增強了AI運算能力,還提升了圖像處理性能,進而實作了整體性能的顯著提升。AI功能成為了這一系列手機的核心亮點,其中Samsung Notes應用内置的”筆記智能助理”功能尤為引人注目,它能夠提供翻譯、摘要和自動排版等功能,大大簡化了會議記錄流程。
新款Galaxy裝置還引入了多項創新的AI功能。語音轉文字筆記助理可以将錄音内容轉換為文字,并提供翻譯和摘要服務。Notes應用中的PDF自動智能翻譯功能能夠精确翻譯PDF檔案中的文字,包括圖像中的文字,并覆寫原始内容。三星鍵盤新增的”智能撰寫”功能則可以根據關鍵詞為電子郵件和社交媒體應用提供回複建議,甚至能分析使用者過往的發帖内容,模仿其寫作風格。
此外,三星還推出了一系列獨特的AI功能。”塗鴉轉圖像”功能利用AI技術,可以根據使用者的簡單塗鴉創作出更為精細的藝術作品。”翻譯助理”采用了創新的雙面翻譯窗模式,在内外螢幕上分别顯示即時翻譯結果,友善交談雙方閱讀,同時還提供單向聆聽模式翻譯。”通話即時翻譯”功能則支援實時雙向翻譯電話内容,并已擴充到多個第三方應用程式。這些功能的推出,顯示了三星在AI技術應用于移動裝置方面的雄心和創新能力。
vivo,代表産品:vivo X100 藍心大模型
在時下大熱的AI領域中,vivo的藍心大模型獲得了極高關注度。藍心大模型在中文處理能力方面表現優異,并且在多個模型榜單中居于前列。而vivo的另一項AI産品——藍心小V,更是具備了五大能力,包含了“超能問答”、“超能搜尋”等等,向使用者提供了更加便捷智能的體驗。而在大會現場展出的藍心AI錄音機,還支援離線狀态的下語音文章轉化,這無疑是一項極為高效便捷的功能。
全新的天玑9300與vivo達成合作,率先實作了10億和目前行業領先的70億AI大語言模型以及10億AI視覺大模型在手機端側落地,共同為消費者帶來行業領先的端側生成式AI應用創新體驗。天玑9300擁有新一代旗艦級AI處理器APU與AI開發平台Neuro Pilot,得益于更高的算力以及功耗表現,可以實作滿足70億參數規模AI大語言模型在手機端落地,不再以來雲端大模型以及網絡計算資源。
藍河作業系統作為一個标準的作業系統,相容不同的硬體體系結構。通過核心抽象層實作了對不同核心相容,藍河是符合Posix标準的作業系統,支援Linux核心,RTOS核心。同時藍河作業系統結合了AI大模型,從系統、應用到工具鍊進行了全新的設計,即将接入藍心大模型的多模态能力。vivo未來将建構“1+2+N”的智能系統體驗。其中,“1”指的是vivo自研的藍心大模型BlueLM;“2”代表的是系統全局智能輔助應用“藍心小V”和以公版APP形式推出的自然語言對話機器人“藍心千詢”;而“N”則代表開發者借助vivo業界首家開源的70億藍心大模型以及對應的微調架構和開發套件BlueKit打造的高效、低成本的專屬大模型。
OPPO,代表産品:Find X7 Ultra 旗艦
過去十年間,OPPO 在 AI 領域發明專利申請量超 5000 件,其中 AI 影像類專利約占 70%。早在 2020 年,OPPO 就已啟動預訓練語言模型的探索與實踐,提前布局大視覺模型和多模态技術研發,成為首個在端側部署具有 70 億參數的大語言模型的智能手機廠商。憑借 AI 技術的自研創新,OPPO 今年已推出超過 100 項生成式 AI 功能。Find X7 Ultra 則是 OPPO 目前最強大的 AI 手機産品。它搭載的 OPPO 超光影圖像引擎是目前手機上最強大的計算攝影系統,包括超清畫質算法、超光影圖像算法及自然色彩算法在内的各項移動影像 AI 技術,讓 Find X7 Ultra 真正做到了用更多的計算實作更少的計算痕迹,讓使用者随手一拍都是大片。
此外,OPPO 與行業夥伴保持密切合作,通過端雲結合的 AI 技術路線,為使用者帶來更好的 AI 手機體驗。攜手谷歌, OPPO Reno12 系列和下一代 Find X 系列将接入 Gemini AI 大模型,帶來包括文案生成、錄音摘要在内的 AI 工具箱等創新便捷 AI 功能。通過與聯發科技的合作,雙方正着力提升端側性能,帶來更好的 AI 手機體驗。在微軟 AI 能力的支援下, OPPO 手機将提供更加高效、準确和自然的語音與文本轉換體驗,增強桌面 AI 與手機的連接配接,提升 AI 生活體驗。
OPPO已經在Reno12中全面落地了各類主流AI功能,AI體驗已經成為重要一環。首先,生成式AI的融入給手機影像帶來了新的可能,讓體驗變得不同,這往往也是普通使用者感覺非常強的一部分。在個性化創作方面,多模态内容生成和動效生成技術的引入為圖檔編輯與個性化創作帶來了革命性的突破。其中,OPPO AI 消除功能夠幫助使用者輕松去除圖檔中不需要的部分,并快速生成替換内容,已成為日均使用 15 次的高頻功能。多模态生成技術還可以輔助使用者輕松創作社交媒體視覺素材和文案,帶來獨特表達。
華為,代表産品 Mate 60和P60系列
華為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戰略布局可謂全面而深入,涵蓋了從晶片到軟體的全棧技術創新。公司自主研發的麒麟系列處理器,尤其是最新的麒麟9000S晶片,在AI處理能力上取得了顯著突破。這為華為在裝置端實作更複雜、更高效的AI運算提供了硬體基礎。在軟體層面,華為通過HarmonyOS作業系統和EMUI界面,将AI功能深度融入使用者日常使用場景中。華為的AI戰略不僅限于智能手機,還延伸到了智能家居、車載系統等多個領域,建構了一個全面的AI生态系統。
在智能手機産品線上,華為Mate系列和P系列是展示其AI技術實力的主要陣地。最新的代表機型如Mate 60 Pro和P60 Pro,都搭載了強大的AI處理能力。這些裝置在攝影、電池管理、系統優化等方面廣泛應用了AI技術。例如,華為的XMAGE影像系統利用AI算法實作了卓越的攝影效果,包括智能場景識别、實時圖像優化等功能。此外,華為還在語音助手、智能翻譯、AR應用等領域推出了一系列基于AI的創新功能,不斷提升使用者體驗。
華為的AI布局還展現在其對未來技術的前瞻性投入。公司在自動駕駛、智慧城市、工業網際網路等領域都在積極探索AI技術的應用。華為還通過開源AI架構MindSpore,鼓勵開發者在其生态系統中創新。在研發方面,華為持續加大對AI基礎研究的投入,在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等領域都有深入的探索。通過這種全方位的AI戰略,華為不僅在消費電子領域保持競争力,還在企業級AI解決方案市場占據了重要地位,展現了其作為全球科技上司者的雄心和實力。
小米,代表産品:小米MIX Flip
雷軍表示,“小米人車家全生态”科技戰略将由AI全面賦能。小米MIX Flip搭載小米澎湃OS,外屏支援外屏控家、外屏控車、手車互聯、小愛輸入助手,内屏支援小愛同學、AI筆記、AI錄音機、AI相冊,體驗智慧生活。
随着算力水準的提升,越來越多的新能源車企開始用大模型賦能智能座艙與智能駕駛。釋出會上,小米釋出了自研的聲音大模型,它能實時識别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聲音,如嬰兒哭聲、水滴聲,還能了解這些聲音背後所處的環境和所表達的情緒。據悉,聲音大模型将應用到小米SU7上,帶來創新的“車外喚醒防禦”功能,它能夠識别發聲環境,無視車外的語音指令,讓語音控車更安全,7月底将陸續更新。
會上釋出的小米MIX Flip也基于特殊的機身形态創新了AI外屏,為AI翻譯功能增加了内外屏同步現實能力,出國對話時可以兩邊同時看到實時翻譯的雙語内容。除了産品的AI更新,智能制造也為“人車家全生态”提供重要支撐。據雷軍介紹,小米最新釋出的大小折疊手機全部來自全面量産的新一代小米手機智能工廠。該工廠投資24億元,硬體裝置96.8%自研,制造軟體100%自研,年産能1000萬台旗艦手機,被評為“國家級智能制造标杆企業”。
總結:
智能手機行業正迎來一個新的轉折點,各大廠商正加速進入人工智能(AI)時代,這場變革正深刻地重塑着智能手機的定義和功能。從全球領先的蘋果、三星、華為,到快速崛起的小米、OPPO、vivo,再到專注創新的谷歌Pixel系列,所有主要手機廠商都在積極推進AI技術在其産品線中的應用,以期在新一輪的技術競争中占據有利地位。
這種積極推進主要展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在硬體層面,廠商們紛紛推出專門優化AI性能的處理器。蘋果的A系列晶片、華為的麒麟晶片、谷歌的Tensor處理器,以及高通為各大安卓廠商提供的骁龍系列晶片,都在不斷提升AI運算能力。這些晶片不僅能夠支援更複雜的AI算法,還能在保護使用者隐私的前提下,實作更多裝置端的AI處理。其次,在軟體層面,各廠商都在其作業系統和使用者界面中深度整合AI功能。從智能助手、智能攝影、到個性化推薦,AI正成為提升使用者體驗的核心驅動力。最後,在生态系統建設方面,手機廠商正努力将AI技術延伸到更廣泛的應用場景,如智能家居、健康監測、AR/VR等領域,打造更全面的AI生态系統。
這種全面的AI布局正在為消費者帶來前所未有的智能體驗。例如,最新的iPhone系列通過強大的神經網絡引擎,提供了更智能的Siri助手和更出色的計算攝影能力。三星的Galaxy S系列則通過Galaxy AI功能,為使用者提供從實時翻譯到智能照片編輯的全方位AI服務。華為的Mate和P系列産品借助XMAGE影像系統,将AI深度融入攝影體驗。小米、OPPO和vivo等品牌也在各自的旗艦産品中加入了豐富的AI功能,從語音助手到智能場景識别,不一而足。谷歌的Pixel系列則一直走在AI應用的前沿,尤其在計算攝影和自然語言處理方面表現卓越。這種趨勢表明,AI不再是智能手機的可選功能,而是正在成為定義下一代移動裝置的核心要素。随着5G技術的普及和邊緣計算的發展,我們可以預見,未來的智能手機将更像是一個高度個性化的AI助手,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和滿足使用者的需求,進而徹底改變人們與移動裝置的互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