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她來自中國,入圍20世紀最偉大的人物,并且還和愛因斯坦并列。
愛因斯坦可是被評為曆史上最具創造性才智的人物,可想而知,與他齊名,影響力之大。
這個女人就是屠呦呦,一位一生都緻力于投身于科研事業的傳奇女人,她的人生和青蒿素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
她用自己的努力将青蒿素推向世界,造福人類,雖然一度被“雪藏”,但是,依舊沒能磨滅她為科研付出一切的堅定信念。
89歲的她,再次震驚世界,其精神讓人不由感慨。
那麼,這個傳奇女人,究竟有着怎樣的傳奇人生呢?她的事迹,又有什麼值得我們了解和學習的呢?
一、前途選擇,投身醫藥
20世紀中期,正處于戰争時期,社會動蕩,日本使用卑鄙手段,來對中國進行大規模的侵略。但也是在這個時期,一位足以影響世界的女孩誕生了。
1930年,屠呦呦出生在浙江省,并且是家中唯一的女孩,家庭生活雖然拮據,但是父母依舊重視對屠呦呦的教育,讓屠呦呦進入學校進行學習。
屠呦呦沒辜負父母的培養和期望,一直努力學習,并且對一切事情都充滿了好奇,雖然生活并不富裕,但是屠呦呦的童年是沉浸在知識的海洋裡的,精神是富足的。
屠呦呦選擇走醫學的科研道路,或許就受了這個時期的影響。
1940年日軍的一次大規模的天上投放,不過投放的不是炸藥,而是一種生化武器——鼠疫杆菌,這種病毒可謂是緻死率極高,傳播速度極快,搞得人心惶惶。
年幼的屠呦呦,身處這場災難之中,感受到了在病菌面前,人類的渺小和無助,感受到了病毒的可怕,同樣,也意識到了中國醫學的落後。
這在屠呦呦内心埋下了深深的種子,她努力學習,憑借自己,考入了北京大學這樣優秀的學府,并且選擇的專業就是冷門的“生藥學”。
在大學期間,屠呦呦對專業進行系統的學習,并且參與各種教育訓練和研究,了解植物的起源,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搞明白,學清楚自己的專業。
畢業後,她更是投身于中醫研究院進行工作,努力拉動中國的醫學事業發展,她也是這樣做的。
正所謂,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對于屠呦呦來說,她在醫藥領域真正的發展,是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和越南的戰争爆發。
越南向中國發出的求救,開始了屠呦呦關于瘧疾的醫藥研究之旅,也正式影響了屠呦呦的一生。
二、臨危受命,不負衆望
中國政府因為此次瘧疾,開啟了“523項目”,屠呦呦臨危受命,奮戰在瘧疾第一線。
在這場戰争中,交戰雙方最大的敵人都不是彼此,而是在東南亞地區肆意蔓延的瘧疾。
瘧疾的出現使人心惶惶,死的死傷的傷,交戰雙方都苦不堪言。
屠呦呦的出現,可謂就是“救世主”一樣的存在,雖然過程很艱辛,但是屠呦呦從來沒有放棄過。
在當時的年代,科技不發達,可想而知,屠呦呦在藥物提取研究這條路上走的是又漫長又艱難。
她帶領團隊無數次的試驗,無數次的失敗,但是這都沒能打倒屠呦呦,反而更加堅定了她要研究的決心。
無數次的查閱典籍,不停的奔波請教老中醫,她用自己的付出和努力,在當時收集到大量的處方,并對其進行提出和試驗。
在多次的實驗中,屠呦呦将目光鎖定在了“青蒿素”的身上,她發現,青蒿素對瘧疾的抑制率高達百分之六十八,這也是給這個團隊一個重大的希望。
有了方向後,整個團隊就猶如打了雞血一樣,朝着一個目标努力。
都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在面臨過無數次的失敗後,在1972年,一切付出終于迎來回報。
1972年,屠呦呦團隊成功提取青蒿素來治療瘧疾,準備投入臨床試驗,而屠呦呦更是身先士卒,親自試藥。
最後結果是皆大歡喜的,臨床試驗成功通過。這次屠呦呦的成功,算是世界性的突破,造福了人們,是英雄般的存在。
可是,就是這樣的她,竟一度被“雪藏”,在這背後又有着怎樣的故事?
二、一度雪藏,重見光明
屠呦呦是一個一心投入科研事業的女人,對名利沒有過多的追求,這反而給了有心人可乘之機。
屠呦呦的研究成果被外國人“盜取”,并且申請了專利,就這樣,屠呦呦和她的團隊,功勞全無,完全被掩蓋。
面對這種情況,屠呦呦沒有選擇追究,至于最後屠呦呦的事迹被人們所熟知,這背後也有一小段故事。
外國人米勒,對于青蒿素也有着極高的興趣,經過重重的調查,找到了屠呦呦,了解了一切的過程。
米勒也是一個有心人,在知道事情的經過後,義憤填膺,決定幫屠呦呦奪回屬于她的一切。
在回國後,米勒寫文章報道屠呦呦的事迹,并且多年堅持幫屠呦呦申請諾貝爾獎。
有句老話說的好,“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你也搶不走”。
在米勒的宣傳和媒體的報道下,屠呦呦的名字也是被大衆熟知,她的故事也是家喻戶曉,成就也是終于回到自己身邊。
2015年,更是獲得諾貝爾獎,成為“傳奇”般的人物。
雖然長達幾年的被埋藏,但是,金子的光芒是不會被掩蓋的,而屠呦呦就是這樣的“金子”。
屠呦呦一直在用自己的故事激勵和教導着我們,讓我們明白奮鬥和努力的意義。
2021年,89歲的屠呦呦,憑借着自己在醫藥方面的堅持,再次用她的成就,震驚了世界。
三、生命不止,奮鬥不熄
對于青蒿素的認識,可以說在這方面,屠呦呦說自己是第二,沒人敢稱自己是第一。
這不,已經89歲的屠呦呦又再一次帶領自己的團隊,進一步攻克了關于青蒿素的難題。
由于青蒿素被用于治療各大瘧疾,其“耐藥性”出現了大問題,屠呦呦意識到問題後,即使已經高齡,還是馬上投身研究解決。
最終,耐藥性問題被逐漸攻克,再一次的重大突破,讓屠呦呦又一次被世界矚目。
屠呦呦用自己的事迹告訴我們“生命不止,奮鬥不熄”,她一直在為自己所熱愛的事業奮鬥。
仔細回看屠呦呦的一生,她一直奮鬥在一線,一直在為大陸的科研事業奮鬥,燃燒自己,精神難能可貴。
像屠呦呦這樣的人,我們國家是真的不少。
有一生緻力于實作“禾下乘涼”夢的袁隆平老先生,有一生投身于呼吸疾病前線的鐘南山老先生,還有身處大山,緻力将大山女孩送出大山的張桂梅校長等等……
他們都在用他們的一生為國家努力做貢獻,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奉獻自己,甚至是生命。
他們的故事被我們熟知,他們的精神和事迹也應當被我們牢記。同樣身為中華兒女,我們要從他們身上學習到難能可貴的品質。
結語
如今雖然已經94歲,但依舊奮鬥在科研前線的屠呦呦是偉大的,不得不讓人佩服,同時,她也帶給我們很多的教育,她的精神也隻得我們傳承和學習。
我們以後無論做什麼,都要鑽進去,弄清楚,搞明白,不能半途而廢,就像屠呦呦一樣,不斷攻克難題,找到答案。
希望94歲高齡的屠呦呦可以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帶領中國醫藥事業繼續向前發展。
本文資訊來源
2021-10-21,光明網-《光明日報》署呦呦:青蒿素是中醫藥獻給世界的禮物
2021-06-01,人民網——屠呦呦:青蒿濟世 科研報國(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數風流人物)
2024-04-28,北青網——2024中關村論壇年會|激發她活力 創造新動能 屠呦呦、丘成桐、王志珍這樣說
2022-04-26,新華網——屠呦呦關心的三個問題
2021-06-04,澎湃新聞——她來自中國,入圍20世紀最偉大人物,與愛因斯坦并列!
2024-07-12,人民網——古代急救手冊,今天還在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