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遠東紮魯比諾港,是天然不凍港,為何俄國會把海軍基地設在海參崴

俄羅斯的天然良港其實并不多,算得上屈指可數。大家比較熟悉的有摩爾曼斯克港、聖彼得堡、海參崴等。

當年沙俄、蘇聯時期,還有塞瓦斯托波爾,不過蘇聯解體以後,俄國就失去了這裡。其實在俄羅斯遠東地區,靠近海參崴的地方,還有一些天然良港。

這些天然良港位于俄國哈桑區,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紮魯比諾港。這座港口是一座全年不凍港,冬天無需破冰船都能正常使用,是正兒八經的天然良港。

可海參崴每年還有4個月的冰封期,這麼一比較,看樣子紮魯比諾港,應該比海參崴更具優越性。為什麼俄國當年在標明太平洋海軍基地的時候,會選擇海參崴,而不選擇紮魯比諾港呢?

遠東紮魯比諾港,是天然不凍港,為何俄國會把海軍基地設在海參崴

紮魯比諾港,靠中朝都太近了

紮魯比諾港位于濱海邊疆區的哈桑區,這地方咱們可就太熟悉了。因為這裡緊挨着中國吉林珲春地區,距離珲春也就50公裡左右。

珲春不僅和俄國哈桑區交界,而且還緊挨着北韓,雙方就隔着一條圖們江。是以說紮魯比諾港距離北韓,其實也就50公裡左右。

這距離實在是太近了,要是有高速,開車都不用1個小時就能抵達。如果俄國把太平洋海軍的基地,放在這裡,未免風險太大。

俄國是一個北方大國,由于大部分地區處于中高緯度,是以俄國絕大多數沿海地區,都沒有不凍港。

尤其在遠東,俄國在東方雖然有漫長的海岸線,可這條海岸線平均每年冰封期都在4到8個月左右。每年冰封4個月的海參崴,其實算是條件不錯的了。

當年選擇太平洋海軍基地的時候,沙俄也經曆過一系列的調整。從鄂霍次克海沿岸,到堪察加半島,再到庫頁島,最後選擇了海參崴。

1897年的時候,沙俄也曾經占領過旅順,并且要求清廷将這裡租借給自己,進而将他們的遠東艦隊調到這裡,以此為基地。可1905年以後,沙俄兵敗日俄戰争,丢了這裡,隻好把遠東艦隊的基地搬回了海參崴。

到了1945年,蘇聯擊敗日本後,再次奪取了旅順,是以蘇聯又把他們的太平洋艦隊開到了旅順,直到1955年才将這裡歸還給咱們。而他們的太平洋海軍,自然又回到了海參崴。

相對來說,海參崴是比較安全的,而紮魯比諾港距離中朝太近,多方相安無事還好,一旦有了嫌隙,那海軍基地至關重要,估計當地人每日都得提心吊膽,完全沒必要。

遠東紮魯比諾港,是天然不凍港,為何俄國會把海軍基地設在海參崴

如旅順和大連的關系一般,紮魯比諾港,以國際貿易為主

1897年沙俄從清朝手裡租借走旅順的同時,還把大連也給租借走了。那時候大連叫青泥窪,俄國人給這裡取了個名字叫達裡尼。

那時候沙俄将旅順打造成了他們在遠東的海軍基地,同時将大連打造成了國際貿易港。也就是說,一個負責軍事,一個負責掙錢。

其實如果貿易港不跟沙俄的本土連在一起,那這個貿易港的意義就不太大。畢竟商品運輸還是挺麻煩的。是以在1900年的時候,沙俄便入侵了東北,妄圖把東北全都變成俄國的領土。

海參崴和紮魯比諾港的關系,其實就相當于旅順和大連的關系。海參崴的工作重心,還是軍事方面,商品貿易隻能算是附屬項目。

而紮魯比諾港,則是一個純粹的國際貿易港。這裡雖然目前年吞吐量隻有海參崴的七八分之一,但作為一個建立的港口,這個成績單已經相當不錯了。

遠東紮魯比諾港,是天然不凍港,為何俄國會把海軍基地設在海參崴

紮魯比諾港,目前年吞吐量120萬噸左右,可以停靠萬噸級巨輪,且有通往俄國腹地以及中國的公路和鐵路,是以運輸方面不需要擔心。

此外由于這裡距離中國吉林非常近,是以東北地區的很多特産,都可以通過該港口抵達全世界。尤其是抵達日本海一圈的國家。

相對來說,黑龍江省、吉林省包括内蒙的部分地區,将産品運送到紮魯比諾港的距離,都要比運送到大連的距離近。是以從成本上來看,這幾個地方更傾向于将産品送到這裡出海。

按照目前的趨勢來看,俄國就是希望将紮魯比諾港打造成另一個大連,進而減輕海參崴自身的貿易壓力。伴随着該港口的不斷擴建,海參崴将來應該承擔的是純粹的軍事任務,而紮魯比諾港則完全可以承擔國際貿易任務。

遠東紮魯比諾港,是天然不凍港,為何俄國會把海軍基地設在海參崴

海參崴戰略位置得天獨厚

1860年沙俄占了外東北以後,為什麼會把海參崴确立為海軍基地呢?其實他們一眼就看出了這地方擁有得天獨厚的戰略位置。

海參崴南邊,有一座俄羅斯島,這座島簡直就是海參崴的天然屏障。海上過來的敵人要想攻打海參崴,就必須要先登陸俄羅斯島。

海參崴周圍三面環海,東邊是烏蘇裡灣,西邊是阿穆爾灣,南邊是大彼得灣。三面環海,一面與俄國内陸相連,依山而建,易守難攻,還有一座島作為天然掩護。這地方不做海軍基地,那可真是白瞎了。

我都能想象,當年俄國人最初來到這裡的時候,站在山上俯視整片海洋的時候,一定是心潮彭拜。他們肯定覺得,中國人當年隻會在這裡抓海參,實在是白瞎了。這裡簡直就是他們為俄羅斯帝國在遠東找到的最理想的海軍港口。

相比較而言紮魯比諾港雖然常年不凍,但地勢沒有海參崴好,地理位置更不适合作為遠東的海軍港口,是以當初他們選擇海參崴,還是考量過一番的。

遠東紮魯比諾港,是天然不凍港,為何俄國會把海軍基地設在海參崴

哈桑區堵住了吉林出海口

俄國開發哈桑區的時間是比較短的,在沙俄、蘇聯時期,這片地區基本就荒在那裡,誰也不重視這裡的發展。

即便這裡有不少天然不凍港,可由于特殊的原因,遲遲沒有開發。之是以不開發,估摸着還是因為這裡距離中朝太近了。

實際上這片地區,直接擋住了吉林的出海口。一直到了千禧年以後,俄國才想起來和咱們共同開發利用這裡的港口,是以這裡起步已經非常晚了。

相對來說,這裡對俄國的作用不是很大,但對咱們來說,卻至關重要。至少可以為黑龍江、吉林、内蒙的大部分商品,節省一些出去的路費,也多了一條對外出口的管道。

哈桑區隻有4300多平方公裡,但海岸線長度卻達到了276公裡。如果交給咱們開發,絕對會成為東北地區不亞于大連的另一個經濟中心地區。

奈何曆史隻能成追憶,卻道當年不珍惜。這片地區被劃入俄國以後,吉林的出海口就徹底沒有了。要想利用好這裡,隻能與俄國商量着來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