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韓采購中國無人機,貼上“南韓制造”标簽,差價翻了15倍

南韓采購中國無人機,貼上“南韓制造”标簽,差價翻了15倍

我們東邊的鄰居南韓是一個有趣的國家,自從60年代開始,南韓就以政府導向,努力發展自己的工業,經過幾十年的奮鬥,原先一窮二白的南韓還真的發展成了全球排的上号的工業國,特别是在軍工領域,南韓的K2坦克、K9自行榴彈炮、FA-50戰鬥教練機等武器甚至還能暢銷到多個國家,看起來南韓俨然成為一個軍售出口大國,不過最近南韓軍隊曝光出的一件醜聞算是把“南韓制造”打回了原形。

南韓采購中國無人機,貼上“南韓制造”标簽,差價翻了15倍

(南韓軍工的招牌之一:K9自行榴彈炮)

根據南韓KBS電視台報道稱,南韓軍隊新近采購的一種執行海岸線監控任務的無人機,在外觀和尺寸資料上,和中國生産的一款無人機高度相似,對此KBS懷疑是南韓的“生産商”抄襲了中國無人機的設計,是以質疑。對于媒體的質疑,南韓政府倒也幹脆,立即建立專業團隊并展開調查,結果這不查不要緊,一查才發現,哪裡是什麼抄襲,是南韓的所謂“生産商”直接從中國深圳某廠采購了一批無人機,運到南韓後換上“南韓制造”的标簽,就當做是“自主研發”,傳遞給南韓軍隊使用。一句話就是:南韓人這次還真沒抄襲,他們是直接買了中國的無人機回去冒充自制的,然後給自家軍隊使用。

南韓采購中國無人機,貼上“南韓制造”标簽,差價翻了15倍

(南韓KBS電視台質疑南韓軍隊的新式無人機抄襲中國設計)

這裡面起碼暴露出兩個問題:

首先,南韓的“工業強國”形象其實是虛構的,南韓雖然也是對外出口的制造業大國,但是事實上南韓自己沒有任何真正意義上的核心技術,無論是K2坦克還是K9榴彈炮,都是直接“拿來”其他國家現成的産品,然後南韓進行組裝,再貼一個“南韓制造”的标簽就拿出去對外銷售。這也說明了為什麼南韓的武器裝備會在歐洲受到歡迎,因為歐洲客戶看中的根本不是所謂的“南韓制造”,而是這些南韓武器背後的歐美自己的供應商——畢竟所謂的“南韓制造”使用的都是歐美的零部件,等于倒手買的都是歐美自己的産品,而且價格上還更便宜,那何樂而不為呢?

南韓采購中國無人機,貼上“南韓制造”标簽,差價翻了15倍

(這次南韓人還真沒抄襲,而是直接買了中國的無人機回去冒充“自研”)

其次,南韓軍隊的技術要求水準相當低劣,以至于民用無人機也能滿足南韓軍隊的軍用标準。其實道理也很簡單,那就是這些無人機雖然是南韓“中間商”從中國采購,然後再改頭換面傳遞南韓軍隊使用,但是如果這些無人機性能不足,無法通過南韓軍隊的實際測試的話,自然也不可能被接收,既然被接收了,那就說明這些武器符合南韓軍隊的要求,而民用裝置不能符合軍用要求,這是民用裝置的性能太好,還是軍用裝置的标準太低,那就見仁見智吧。

南韓采購中國無人機,貼上“南韓制造”标簽,差價翻了15倍

(這就讓南韓軍隊非常尴尬)

不過這件事情真正讓南韓人破防的地方還有一個:根據KBS的報道顯示,南韓陸軍總共花費430億韓元,約合3000萬美元采購了100架該型号無人機,也就是差不多30萬美元一架,而這種無人機在深圳公司的網上公開售價僅有約2萬美元,中間差不多有15倍的差價,隻能說南韓的“中間商”下手是真夠狠的!

南韓采購中國無人機,貼上“南韓制造”标簽,差價翻了15倍

(如今采購的100架無人機徹底不能用了)

現在對于南韓軍隊而言,最尴尬的是,這100架無人機是肯定不能用了,因為大家都很清楚,網傳中國的無人機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一旦靠近中國邊境,無論陸地邊境還是海洋邊境,就會自動回轉,不會往中國方向飛,這一點是印度軍隊已經實際驗證過了。是以未來如果中韓之間出現摩擦,南韓軍方指揮的無人機還沒到摩擦現場就紛紛“打道回府”,那就太尴尬了!而且目前美國正在逐漸和中國“脫鈎”,自然也不可能允許自己的小弟南韓軍隊公開使用中國的無人機。

其實從這一醜聞也可以看出,南韓的所謂制造業大國完全就是徒有虛名,因為沒有任何核心技術,隻能是采購西方國家現成的零件回來拼裝武器,完全沒有獨立研發科學技術的能力。如今西方在無人機技術方面遠遠落後于中國,是以啥零件都依賴西方的南韓,也就沒辦法制造哪怕一款小型巡邏用的無人機,到頭來也隻能花高價買民用版來湊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