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昌平區沙河鎮七裡渠南北村
QLQ-004地塊綜合性
商業金融服務業項目
(商業及商務辦公)等2個項目
通過了北京市建築業新技術
應用示範工程專家驗收
附件:
今年六月
位于沙河鎮七裡渠南北村
QLQ-004地塊的
好未來昌平教育園區項目已正式啟用
該項目東至七裡渠中路
南至朱辛莊北路
西至七裡渠西路
北至QLQ-001地塊
(沙河萬達廣場項目)南邊界
▲項目大概位置
玻璃幕牆單元闆塊縱向排列,
宛若徐徐展開的竹簡,
傳統與現代交融,科技感拉滿。
周邊區域再添一處新地标!
好未來昌平教育園區項目位于北京市昌平區未來科學城核心區,是北京市科技創新及高精尖産業項目、北京市重點工程,總建築面積12.7萬平方米,地上9層,地下3層,地下為鋼筋混凝土架構-剪力牆結構,地上采用鋼架構-偏心支撐結構,作為知名教育教育訓練機構好未來集團的全球總部辦公樓。
“孔子遊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弟子讀書,孔子弦歌鼓琴。”好未來昌平教育園區的基本設計理念,取自《莊子》中對先賢“傳道、受業、解惑”的場景描畫。
縱向玻璃幕牆宛若徐徐展開的竹簡,置身通透的建築中庭,多級分支仿生“鋼鐵巨樹”均勻環繞、根系延伸,托起近2900平方米的采光天頂,陽光穿透,光影的質感在舒朗的空間内營造出“枝繁葉茂”的視覺體驗,仿佛植入建築之中的森林在努力向上生長,建築、森林相伴相生,生機盎然。
實作美輪美奂的設計理念,打造一座經得起檢驗的建築精品,重任落在北京建工項目團隊的肩頭。仿生“鋼鐵巨樹”,無疑是工程最大的造型亮點,也是北京建工項目團隊結構施工中要啃的“最硬的骨頭”。
這些“寬”、“厚”、“高”、“重”的巨樹共有5棵,其中最大的一棵位于大樓主入口室外,總重量550噸,内壁厚達12厘米,外圈需要3名成年人手拉手才能環抱,并要向上延伸至建築4層的位置,撐起整個建築西南側近4000噸的重量。
為此,項目團隊分段拼裝,定制化加工,将整棵樹分成11段,每段連接配接的焊縫寬度甚至超過了一個成年男性手掌的長度。施工前,項目團隊利用計算軟體,進行了嚴格的資料模拟分析,確定施工現場大型汽車吊起吊、平移、就位、焊接,高效運轉,“絲滑就位”。
相比之下,中庭室内的4棵巨樹“枝幹”纖細很多,但安裝難度同樣不低:底部連接配接基礎結構、中部“挺拔生長”、上部“開枝散葉”,與采光頂相接,形成45米貫通的視覺沖擊效果。
為此,項目團隊采用3段式吊裝焊接,樹幹部分正常焊接;中段部分使用自支撐杆件,讓傾斜樹枝的受力通過杆件傳遞到樹幹上;樹冠部分則采取反向施工,首先在中庭立起4道支撐體系,在其上先安裝屋面鋼結構,再将樹枝通過吊車穿過屋面鋼結構分别與樹幹和鋼結構屋面連接配接就位後再焊接,更加精準且友善地将樹冠安裝就位,解決了樹冠頂部的定位難題。
好未來大樓内外采用了陶土磚貼片作為裝飾層,莊嚴、喜慶的磚紅色陶土磚搭配在厚重、古樸的拱門造型上,濃郁的“學院風”撲面而來。陶土磚的每片厚度為5厘米,長30厘米,為了實作建築的表達效果,項目團隊需要完成約1.2萬平方米的陶土磚鋪設,大約相當于兩個标準足球場。
施工中,為留存陶土的質感,項目團隊采用了清水砌築工藝,取消抹灰飾面,砌築即面層,這對砌築工藝的精确和美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累計80萬塊陶土磚的砌築,充分展現了北京建工建設者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此外,多達170處大小不等的拱券造型是陶土磚砌築的另一難點。項目團隊根據拱門大小創新采用定制拱形鋼骨架,輔助現場砌築施工,同時還根據設計參數對一些跨度較大的拱形進行廠内預制拼裝和分段裝配,“雙管齊下”既保證了施工進度,又保證了施工品質。
開放式辦公區、會議室、水吧台、母嬰室……走進園區的辦公區域,員工的工作、社交、娛樂、休息多樣化功能需求,無時無刻不滿足于高品質打造的“共享”“高效”“健康”的辦公場所中。
大面積的裸頂裝修,縱橫交錯、齊整利落的機電管線,搭配灰白色系,創造出完整、簡潔、清新的整體空間風貌,也是對安裝工藝的極大挑戰。針對施工中遇到的複雜情況,項目團隊通過采用軟體對綜合支吊架的選用及排布進行合理有效的計算驗算,以達到支吊架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并兼顧做到合理美觀。
同時,通過采用BIM技術預先進行排布和優化,在鋼結構深化設計和加工期間就在鋼梁中預留了穿管線的洞口和洞口加強措施,在裝飾施工中結合家具的定位,提前在地面鋪設架空地闆的過程中預留地面的管線和插座的上線路由及線槽通道,有效解決了因為淨空不夠而産生的機電排布難題。
來源: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
北京建工、沙河鄰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