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三個方面分析:建安五年關羽跟趙雲在卧牛山單挑,哪一位必輸?

不管是在正史《三國志》還是在小說《三國演義》中,趙雲都不是個眉清目秀的苗條青年,孫權的妹妹嫁給劉備後嚣張跋扈,也隻有趙雲能制得住她:“先主孫夫人以權妹驕豪,多将吳吏兵,縱橫不法。先主以雲嚴重,必能整齊,特任掌内事。”

有人說趙雲反對劉備伐吳,也跟孫夫人有關,這肯定是沒有可靠依據的猜測,因為趙雲并不是呂布,還不會因為一個江南女子而背棄自己標明的主公。

史料中的趙雲威風霸氣,在小說中也不“秀氣”——他年輕的時候就是“濃眉大眼,闊面重頤”,是一個大臉盤子雙下巴的壯漢,連“黑面長身”的周倉也說趙雲“極其雄壯”。

從三個方面分析:建安五年關羽跟趙雲在卧牛山單挑,哪一位必輸?

建安五年,劉歇業古城相會後,周倉曾與趙雲交手數次身中三槍,渾身是血地找新任的老大關羽告狀,在卧牛山下差點引發一場大戰:“關公縱馬當先,玄德在後,徑投卧牛山來。周倉在山下叫罵,隻見那将全副披挂,持槍驟馬,引衆下山。”

關羽的眼神還是一如既往地不好,連身後的劉備都認出了對面來的是趙子龍,關羽在磐河之戰時曾與趙雲并肩戰鬥,這時候居然沒認出來——關羽認不出趙雲,一方面可能是夜讀春秋熬壞了眼睛,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有“臉盲症”,這一點筆者深有體會:經常有人跟我打招呼,聊得火熱,但我卻想不起他是誰了,隻能不斷套話,半天才能想起不久前與他喝過酒。

關羽認識的趙雲,是公孫瓒部下,即使他認出了趙雲,也可能會跟趙雲打一架來給新收的馬仔周倉出氣,于是咱們今天的問題就出來了:如果沒有劉備阻止,關羽跟趙雲在卧牛山下來一場不死不休的單挑,最後誰會被斬于馬下?

要回答這個問題,咱們得從三方面分析,首先要看的就是二人過往的戰績。

從三個方面分析:建安五年關羽跟趙雲在卧牛山單挑,哪一位必輸?

在卧牛山下重逢之前,關羽的戰績顯然是趙雲望塵莫及的:趙雲在磐河之戰中與文醜大戰五六十回合不分勝負,在官渡之戰中,關羽隻用三刀就砍跑了文醜,然後追上去腦後一刀結束了戰鬥。

在被關羽斬殺前,我們看到的顔良文醜武功,可能僅次于呂布:徐晃的武功與許褚典韋不相上下(許褚與典韋徐晃都單挑過,都是平手告終),許褚能硬抗呂布二十回合尚未落敗,徐晃在顔良刀下,強撐了二十回合後撥馬就逃,許褚在後面看着,連出戰的勇氣都沒有。

徐晃先敗于顔良,再敗于文醜,在官渡之戰前,許褚和徐晃聯手,也被關羽一人擊退,要不是夏侯淵纏住關羽,就沒有“土山約三事降漢不降曹”了。

如果僅以文醜為參照物,那麼趙雲在關羽的青龍偃月刀下,可能連二十回合都支撐不住,但是古代大将單挑,還有個相生相克的問題,比如馬超能二十回合擊敗張郃,卻五十回合拿不下曹洪;呂布打劉歇業一挑三,打許褚、典韋、夏侯惇、夏侯淵、李典、樂進一挑六,但跟夏侯惇單挑,最後卻是“鬥到黃昏時分,大雨如注,各自引軍分散。”

從三個方面分析:建安五年關羽跟趙雲在卧牛山單挑,哪一位必輸?

趙雲五六十回合拿不下文醜,并不代表他在關羽青龍偃月刀下走不過二十回合,這就是我們要看的第二個方面:二人的戰鬥意志。

趙雲單挑文醜是為了救公孫瓒,但是公孫瓒似乎不太待見趙雲,是以趙雲幫公孫瓒隻是完成家族交給的任務,而且也不想跟袁紹結下死仇,因為那會對常山趙家不利。

常山趙家是秦漢時期南越王趙佗的分支,經過四五百年的發展,已經是一股不小的勢力了,趙雲就是趙家派出來參與軍閥混戰的子弟兵頭領,這一點在《雲别傳》中寫得很清楚:“身長八尺,姿顔雄偉,為本郡所舉,将義從吏兵詣公孫瓒。時袁紹稱冀州牧,瓒深憂州人之從紹也(常山郡乃漢太祖高皇帝所置,屬冀州),善雲來附,嘲雲曰:‘聞貴州人皆願袁氏,君何獨回心,迷而能反乎?’”

從三個方面分析:建安五年關羽跟趙雲在卧牛山單挑,哪一位必輸?

公孫瓒果然不會說話,好像趙雲幫助他是“棄暗投明迷途知返”,是以趙雲跟文醜單挑,一方面是戰鬥經驗不足,另一方面也是積極性不高。

如果隻比戰績,趙雲明顯不及關羽,但是再分析一下二人取得戰績時的心态,似乎又不能斷定趙雲必然輸給關羽,是以我們隻好看第三方面:在體能和武技、心态相差不多的情況下,誰有壓箱底的絕活兒?

關羽出手三刀威猛難敵,擅長拖刀計卻從未來得及施展——戰長沙的時候,原本是想用這一招砍了黃忠的,但是黃忠馬失前蹄摔成了滾地葫蘆,那一招隻使出了一半。

如果趙雲在卧牛山當臨時大王的時候就有後來長坂坡連斬曹營五十多名将的本事,跟關羽在建安五年打得難解難分,關羽詐敗施展拖刀計,趙雲能都幸免于難?

從三個方面分析:建安五年關羽跟趙雲在卧牛山單挑,哪一位必輸?

我們細品三國,就會先拖刀計并非關羽杜門絕迹,這一招曹洪也會,當年曹洪跟着曹操打黃金軍的時候,就是在步戰中用拖刀計砍了手使鐵棍的截天夜叉何曼。

既然拖刀計不是隻有關羽一個人會,那麼趙雲就有可能知道這一招并防得住,趙雲要是使出看家本領,關羽可能就防不勝防了。

關羽和趙雲都會射箭,後來在襄樊之戰水淹七軍的時候,關羽一箭把龐德的部将成何一箭射落水中,在關羽箭射成何之前,也是赤壁大火燃起之前,趙雲也秀過箭法,在東南風中射斷了徐盛船上篷索:“吾乃常山趙子龍也!奉令特來接軍師。你如何來追趕?本待一箭射死你來,顯得兩家失了和氣,教你知我手段!”

從三個方面分析:建安五年關羽跟趙雲在卧牛山單挑,哪一位必輸?

趙雲的船在風急浪高的江面晃動,徐盛的船和篷索當然也晃得厲害,趙雲能一箭中的,其箭術應該不在黃忠、太史慈之下,要評選三國神箭手,肯定有趙雲一個,“會射箭”的關羽張飛,似乎隻能跟銅雀台下的夏侯淵、曹洪、曹休、徐晃、文聘、張郃“并驅争先”了。

從上述三方面分析,似乎關羽和趙雲應該平分秋色——趙雲再不濟,也能跟關羽大戰三五十回合不敗,那時候劉備的馬再慢,也應該趕到了。

關羽和趙雲不會在三五十回合之内分出勝負,這就給讀者諸君留下了難題:如果劉備沒有及時趕到,沒有啥交情的關羽和趙雲接着打下去,是關羽被趙雲長槍挑落馬下,還是趙雲被關羽的青龍偃月刀砍斷槍杆和戰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