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揚:債務問題已成為中國經濟健康發展的“大敵”

作者:酒死了

記者 袁鑫

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士、國家财政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李洋曾公開表示對債務問題的擔憂,将其比作中國經濟健康發展的"敵人"。

李揚在由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主辦的新書《中國金融報告2020》釋出會上指出,住宅部門和政府部門是中國債務"闆塊"中特别關注的兩個層面。

根據國家金融和發展實驗室國家資産負債表研究中心今年2月釋出的"2020年宏觀杠杆"研究,2020年中國住宅部門的杠杆率将從2019年底的56.1%提高到62.2%。

李克強表示,家庭債務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對房地産貸款的需求增加,而不是消費者支出的增加,消費支出仍處于負值區域。

"大部分家庭債務與房地産市場有關,這加劇了家庭債務風險與房地産市場風險之間的互相溢出。這是一個亟待關注的問題,目前市場已經出現了風險隐患。他說。

李洋解釋,衡量房地産市場風險的一個簡單名額是出現"負資産",即住房的市場價值低于未償還的貸款餘額。他指出,負資産在一些地方已經出現。此外,市場風險的重疊将使問題更加嚴重。

李揚還表示,比較中美居民的杠杆率可以發現,美國居民的杠杆率是"過山車"趨勢,高峰期是次貸危機爆發,市場泡沫破滅,其杠杆率整體下行。中國居民的杠杆趨勢與次貸危機前的美國居民相似,這種情況是否會産生同樣的後果需要高度警惕。

針對政府債務問題,李克強表示,中國地方政府債務在過去十年中增長迅速,自2010年以來一直高于中央政府的杠杆率。根據他的團隊的研究,除陝西省外,2020年所有省份的債務比率都将高于2019年,并可能在2021年放緩,但債務持續增長仍令人擔憂。

根據國家财政和發展實驗室國家資産負債表研究中心的資料,中國政府部門的杠杆率将從2019年底的38.5%增加到2020年的45.6%,達到7.1個百分點,超過1997-98年亞洲金融危機和2008-09年全球金融危機。其中,中央政府杠杆率上升3.1個百分點,地方政府杠杆率上升4.0個百分點。

3月1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在安排今年的經濟工作時,特别提到要降低政府的杠杆率,以保持宏觀杠杆作用。根據政府工作報告,今年拟發行3.65萬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略低于去年的3.75萬億元。

李揚在研讨會上表示,結合我國地方财政可支配資金結構,可見政府債務問題的嚴重性。所謂地方财政資源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即公共财政收入、中央轉移支付和納稅申報以及政府基金收入。雖然公共财政的自主權很高,但比重很低,雖然轉移支付占比比較高,但主要依靠中央和地方博弈,而政府資金主要依靠土地出讓。

"在中國,地方政府财政收支不平衡的情況很少見,這種收入結構意味着極大的不穩定性和不确定性,地方政府無法平衡自己的收入,這是一種危險的财政現象。"李陽說。

他還指出,目前在一些省份"低經濟增長和高債務比率并存"的現象是一個更危險的問題。此外,近年來,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與地方金融風險交織在一起的現象,具體表現為近90%的地方政府債券被地方金融機構購買和持有,導緻财政政策以及金融政策的貨币化,并使金融風險與金融風險互換。

"這種情況必須改變。"李陽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