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光珲餐飲集團董事長曾光輝
注:此文根據曾光輝在2020年3月21日,第四屆全球連鎖節雲論壇演講整理而成。
在我的一生當中,我做了兩件事,一件是當兵,從事部隊生涯12年,收獲到思想(灌輸)培養和訓練(複制)模式,另一件就是做餐飲,我們團隊都是退伍老兵, 人才的流失莫過于軍隊,向軍隊學管理,向軍隊要人才。
5萬元起步,到年銷售5個億
用5萬起步打開産業鍊,年銷售5個億的卓越成績,我們用的“五·三”戰略管理系統,用5萬元變成了500萬元,500萬元變成5家直營門店,5家直營門店變成50家連鎖門店,用50個連鎖門店做了5000萬的生産廠房,最後達到5個億的銷售量,是以也形成了産業多樣化,生産調味系列、火鍋系列、小吃系列等,打開餐飲市場供應鍊。
十年時間沉澱,我們團隊總結出自己的五·三戰略管理系統,就是五個三,1、“三”個工作:計劃性工作、臨時性工作、市場性工作,2、“三”個必須:必須長期創新引流、必須堅持店面硬性名額、必須長期堅持菜品研發末位淘汰制,3、“三”個縮小:縮小人員結構、縮小營運成本、縮小産品結構,4、“三”個做大:把老闆影響力做大、把産品影響力做大、把品牌影響力做大,5、“三”個三人三鎖:賬本三人三鎖簽字、物配三人三鎖簽字、采購三人三鎖簽字。
單品變爆品,年銷售額2.5億
2018年冬季, 大家對自熱式小火鍋并不陌生。故事是起源于,2004年新疆 烏魯木齊冬天,當時溫度已經達零下30攝氏度,我們部隊去水庫搶險救災,後方物資團隊送來的飯菜全部凍成冰塊,但每個便當都配有加熱包,通過加熱包和雪塊自熱,我們都吃上了熱氣騰騰的米飯。
退伍後,我建了自己的工廠,為了讓軍人也吃上熱氣騰騰的火鍋,我和團隊說了我的想法,後來通過努力,我們做成了可流通、可邁向市場的小火鍋,并得到了年輕人的喜愛,他們也喜歡發朋友圈,因為這是一種新的體驗。
同時我們也把自熱小火鍋帶入部隊,軍人是随時随地都會帶上一日的壓縮幹糧和熟食,如果是友善面就會面臨沒有開水怎麼辦?經過和部隊上司溝通,自熱式小火鍋成為了軍人的一日熟食。
如果這個産品隻是留存在部隊,量一定不大,如何把這個單品變成爆品 ,1、借助微商的力量,讓更多人知道和消費,我們就找了第一支微商團隊借勢、借力,一天的銷售額能達到3萬盒,緊接着我們又找第二支微商團隊,兩支團隊日銷售能達到5萬盒,就這樣自熱小火鍋迅速在四川崛起,很多餐飲連鎖争相做起自熱小火鍋了; 2、要做深度的單品,一定要有體驗感,産品結構搭建和制作要重視,如果想讓顧客對産品尖叫,首先我們自己要尖叫。
這一年光珲集團自熱小火鍋的年銷售額是2.5個億。
500萬背後隻需要一部手機
對于終端門店,營銷是很頭痛的事情,随着網際網路發展的速度,門店營銷正在向手機靠攏,口碑是最好的風水,那我們需要做好産品結構、團隊結構,利用手機從哪幾個方面開發呢?
1、新美大:流量:開屏廣告、資訊流、關鍵詞、霸王餐、NCPM、排行榜、推薦菜、商家新鮮事、評價内容
2、VIP微信群:批量服務使用者、直接觸達、群不斷裂變、福利群、VIP群、鐵粉群、分銷群
3、抖音、快手視訊類,小紅書、馬蜂窩:打造品牌認知,激發購買欲望、引起自發傳播
4、營銷微信号:打造有個性魅力的人設,拉近品牌與使用者之間的關系。
5、外賣平台:直接促進銷售轉換,排名、星标、評價
6、微信公衆号:代表品牌發聲,塑造品牌形象
百戰歸來再讀書,赢在學習,勝在改變,學在當下。
熊貓“火鍋”
聊聊火鍋江湖
火鍋的發展階段
雛形期
火鍋的雛形期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當時的陶鼎是火鍋的雛形。湖南龍山出土了四千年前的陶鼎以及其他陶制烹饪器皿,經認定當時的火鍋制作即一鍋燴,單純加熱煮熟,沒有調料。使用陶制器皿是當時人類經過實踐,認識到黏土的遇水可塑以及火燒變硬的性質後,産生的必然認知。在新石器時代,陶器成為主要的飲食器具。此後,陶器以優良的傳熱性和不易于與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的特性成為人類史上重要的飲食器皿。
發展期
其次是火鍋的發展期,随着青銅鑄造工藝不斷成熟以及飲食文化的發展,火鍋的食用方式在周朝得到更新。在器皿材質上,青銅器取代陶器成為當時的火鍋主流器皿。周朝最早的火鍋的器皿為青銅鼎,然而鼎作為貴族專用的禮器無法實普及。周代獨特的飲食文化使得其宴飲方式為分食制,即一個人隻享用自己的食物,當時的火鍋是單人食用的。漢代對青銅器皿進行了改良,出現了爐式和鬥式的青銅食器用以烹饪火鍋。在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金屬冶煉工藝進步,銅制鍋漸漸興起。《後魏書》記載:“獠鑄銅為器,大口寬腹,名曰銅爨。既薄且輕,易於熟食。”而銅鍋烹煮的食材也多為豬、牛、羊、雞、魚等各種肉食。同期發明的五熟釜是當代分格火鍋的前身。五熟釜将鍋内分格,可以同時烹調各味食物,是最早的分格食用的火鍋。
成熟期
最後是火鍋的成熟期,宋代開始,對火鍋食材的處理更新,出現“涮”和“蘸”兩道工序。據《山家清供》記載:時人把肉片,在湯中涮熟,蘸着用酒、醬、椒、桂做成的調味料食用,“涮”、“蘸”的食用方式也沿用至今。此外在宋代,火鍋開始進入飲食業。汴京産生以火鍋外賣店的酒樓。從此火鍋朝着不斷成熟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