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葉淺予與王人美

葉淺予與王人美

民國時期的王人美

漫畫家葉淺予和影後王人美走到一起的時候,是藝術圈内公認的郎才女貌,媒人呂恩也頗感欣慰,認為自己是在促成一樁美滿姻緣。

呂恩是北京人藝第一版《雷雨》中繁漪的扮演者,她同王人美是多年的好友。她見王人美離開前夫金焰已經整整十年,而葉淺予和戴愛蓮分手獨居也有五載。一個41,一個48,年紀都不小了,配對成雙豈不正好?

介紹人作如是想可以了解,但當事雙方都是過來人,自然要考慮到現實。在葉淺予看來,找個伴,無非就是互相照顧,解除寂寞。是以接觸才幾個月,葉淺予便提出來結婚成家。女人畢竟心細,覺得這才交往幾天呀,脾氣性格都還沒有摸清,談婚論嫁是不是早了點兒?王人美當時正在長影拍片,便給北京的葉淺予回了封信,信中這樣寫道:

想到北京的春天,我們的郊遊,的确使人懷念呢。雖然當我們單獨相處時,我總是沉默寡言,然而想你能感覺到我的緊張不安和激動,否則你也不至于那麼快的直接就提出問題。我的答複可能令你不滿意,但是希望你能了解我是真誠和坦率的。的确,我不否認我有優點,但缺點更多,尤其是我的幼稚無知,它将帶給你苦痛呢!你想到了麼?當然,這樣說并不是讓你提出任何保證,将來不能嫌棄我,而是更深了解,事先考慮、準備,如何克服困難,以期達到更好的合作。……

但到底架不住葉淺予的催促,兩人還是很快步入了婚姻殿堂。

王人美同葉淺予商量,彼此都老頭兒老太太了,結婚不要聲張。誰知風聲還是漏了出去,朋友們紛紛送來賀禮。事情到了這份上,無論怎樣也要表示答謝。葉淺予就說請老朋友們聚聚餐吧。幾十個人擁進四川飯店,來賓有吳祖光、郭沫若、于立群、陽翰笙、丁聰、黃苗子、郁風等。這一餐葉淺予花了近200元。回家的路上,葉淺予告訴王人美,他全部的财産就隻有200元,這一下把他吃破産了。王人美又好氣又好笑,隻好自己掏錢去買必需的日用品。

婚後,王人美從北影宿舍搬到大佛寺西街47号葉宅來住。

才共同生活了一個月,兩人就為一點點小事頂撞起來。争吵到高潮處,王人美提出了離婚。這讓葉淺予大感意外,希望給個答案。王人美說葉淺予有大男子主義,她受不了。葉淺予覺得一個月就離婚太荒唐:“咱們都四十多了,能像小孩子過家家那樣,一賭氣便散夥嗎?”王人美說:“就是因為四十多了,這日子過下去将難以收拾,是以還是走開好。”葉淺予就講道理:“你認為我有大男子主義,這帽子我可以戴。不過,若是你頭腦裡沒有大女子主義,怎能感到我有大男子主義呢?”王人美找不着話了,想了想說:“那麼,再試試吧,看我們能不能平平安安生活下去。”

願望自然是好的,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王人美個性強,争強好勝,這與她的成長經曆是分不開的。

王人美出生于書香門第家庭。父親王正樞,是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範就讀時的數學老師。王人美的哥哥與毛澤東是同學。有一年夏天,毛澤東就住在王人美家裡。王人美家在長沙天心閣的旁邊。毛澤東住在王人美家時,王人美還很小,毛澤東第一次見到她,把她抱了起來,問她叫什麼名字,幾歲了。王人美模糊地記得,當年毛澤東經常和她的幾個哥哥由小門出去,沿城牆上天心閣,在那兒講古論今。

王人美是家裡的老小,上面有五個哥哥,四個姐姐。7歲時,母親因為腦溢血突然病故,幾年後父親又被馬蜂蟄到,傷口化膿感染離開了人世。

遭遇巨大變故的王人美跟随哥哥姐姐生活,先是在武漢,後又前往上海。13歲時考入上海美美女校學習歌舞,校長黎錦晖發現了她很有才華,開始着重培養她。王人美原名王庶熙,黎錦晖感覺這名字不太響亮,會影響她的藝術發展,于是替她改名王人美,将她列入了王家男性的“人”字輩。這一舉動也打破了女性不入族譜的中國舊習。

後來,黎錦晖組織明月歌舞團前往北平、天津等地演出,由于表演出色,王人美與其他三位女星黎莉莉、薛玲仙、胡笳一同被稱為明月歌舞團的“四大天王”,開始跻身明星行列。

成名之後的王人美加入了聯華影業公司,參演了電影《野玫瑰》并在其中擔任女主角,後來又憑借《漁光曲》中"小貓"一角大放異彩,奠定了她在中國電影界的地位。後來随着名氣的不斷擴大,已然成為紅極一時的大明星。

在與金焰分手之後,王人美獨自生活了十年。十年中,王人美的事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1952年,有人誣陷她曾經和軍統首腦戴笠有染,這件事讓王人美受到極大刺激,導緻了她的精神分裂,被送到當地的瘋人院進行治療。

經姐姐王明霞的救助,王人美才從瘋人院放了出來,住到了大哥王人璇的家中。随着時間的推移,病情不斷好轉。王人美康複之後,被調往北京電影制片廠工作,先後出演了《花兒朵朵》、《青春之歌》等著名影視作品。在此期間,認識了第二任丈夫葉淺予。

葉淺予也是名氣很響的人物,他的舞畫、漫畫、速寫被稱為畫壇三絕。

同是形單影隻人,相逢理當更珍惜。然而不同的性格和生活習慣,卻使二人争執不斷。時間長了,葉淺予漸漸摸到了王人美的脾性。凡屬于内掌櫃職權範圍内的事,外掌櫃不得插手。但是内外界限有時很難劃分。例如住房問題,王人美對居住狀況不滿意,老要找房管所修這修那,房管所就給她“拖”。拖得她不耐煩了,便要葉淺予出面交涉。葉淺予懶得管,内掌櫃就火了,鬧着要搬到北影去住。北影認為葉淺予家已經住了7間房,不能再給她分房。為此王人美屢次和葉淺予鬧别扭,說着說着就埋怨上了,什麼不該結婚了,結婚使她喪失了應得的權利了,弄得葉淺予耳根不能清靜。

此前,第一次鬧離婚後,為了保證内掌櫃的職權,王人美辭退了用了好幾年的老阿姨,另換了她的老鄉湖南阿姨。用了沒多久,湖南阿姨又被辭退了。外掌櫃覺得這樣換來換去不好,剛一發聲,内掌櫃就闆起面孔說:“别啰嗦,這是我的事,你别管!保證不虧待你就是!”

類似這樣的磕磕碰碰,長年不斷,大佛寺西街47号幾乎沒有平靜的日子。相處到後來,兩人之間,越來越感到缺少共同語言,甚至無法交流思想。葉淺予隻得去事業上寄托感情;王人美苦惱起來,就在書信上表達内心的悲苦。

她在一封信中這樣訴說:“我不知道應該怎樣開頭來寫這封信,但我覺得有必要給你談點什麼。我們結婚雖然近五年,我卻覺得我們之間并沒有感情。我可以承認我和你結婚隻是為着擺脫某種不正常的關系;你呢,當然也是由于需要一個家庭……實際上你愛的是戴愛蓮,我愛的是金焰……

兩人同處一個屋檐,彼此相對,卻不能面對面交流,隻能通過書信傳達。這該有多麼悲催?

王人美說,結婚隻是“為擺脫某種不正常的關系”,這話的意思外人不明白,但葉淺予卻是懂的。金焰和王人美分手後,又和秦怡走到了一起。後來兩人情感破裂,秦怡提出離婚,金焰不同意,無奈隻能兩個人分開過,但形式上還保持着婚姻。有時候王人美來找金焰,秦怡就會主動出去。這樣的關系讓王人美覺得傷害了秦怡,是以選擇了結婚,以結束和金焰的交往。

1962年王人美又在信中這樣寫道:

這一次臨走前的鬧别扭,其主要原因是我們婚後從來都沒有好好談過話,是以互相不夠了解,各人都抱着對方的成見,一個沖突沒解決,又加上一個,越發展距離越大,末了,我們之間的對白,完全是各人思想的結論,話說出來就像槍子兒一樣,使聽話的人實在受不了。

在王人美心裡,葉淺予是個好畫家,卻不是個好丈夫。他除了懂畫,别的什麼都不懂,是個過于沉浸在事業裡的人。當這種人的妻子,真不容易!

1980年,為了換房的事,王人美多次騎車去房管所。5月12日她在下車時突然跌倒,說不出話來。急送協和醫院就醫,确診為腦血栓。治療了一個來月,仍左身偏癱,上下肢關節僵化。又經三個月,始能下床扶拐杖行動,出院回家。這時大佛寺西街的葉宅已換到甘雨胡同24号,房屋相當寬敞,但王人美的心情怎麼也平靜不下來。她嫌地闆破舊,嫌大門腐朽,和房管所鬧個沒完。與此同時,又到處托人求醫,恨不得立刻把僵化了的左手左腳治好。

結果越性急越難治,越難治越性急,以緻性情乖戾,稍不稱心就破口大罵。家裡的阿姨像走馬燈似的換了又換,鄰居們竊竊私議,連居委會都出面說話。葉淺予隻好事事遷就,好言相慰,避免大吵大鬧,驚動四鄰。

1986年春,甘雨胡同南段拆遷。按協定規定,葉淺予搬至中國畫研究院畫室内暫住,王人美暫遷至北影廠招待所内。葉淺予每周去北影探望,王人美也常到畫院來看丈夫,兩人像走親戚似的來往,反而少了沖突,添了情趣。

這年12月4日,葉淺予突然接到電話,說王人美在從醫務所回招待所的路上突然摔倒,神志不清,現在積水潭醫院搶救。葉淺予趕到醫院,見王人美雙目緊閉,全身癱瘓,人已不能說話。醫生确診為腦溢血。

呂恩聽說後,到醫院探望,王人美已經成了植物人,什麼也不知道,隻有呼吸。她睜着眼睛,已不會說話。呂恩想起三四十年代王人美輝煌時,在《風雲兒女》中唱《義勇軍進行曲》、在《漁光曲》中唱同名主題歌,後來這首歌在日本還被改成了交響樂。如今歌者卧床,歌聲已遠,成為絕唱。

不久,葉淺予參加全國政協會議,忽然感到心髒隐痛,是心肌梗塞的老毛病又犯了。醫生叮囑他卧床靜養。女兒明明就忙着往兩邊醫院跑,分頭照顧兩個病人。

1987年,王人美去世。又8年,葉淺予去世。1991年葉淺予回老家浙江桐廬,曾指給呂恩看山邊的一塊地說,他死後要葬在這裡,王人美和他葬在一起。

三十多年的伴侶,最好不要寂寞了,就把人世間沒有結束的争吵,也帶到地下,時不時地争上幾句。在呂恩看來,兩個人其實應該也是真心相愛的,否則不可能常常相争,卻争而不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