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解放軍海軍在海外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動态勢,無論是遠赴各大洋的海軍驅護艦編隊。
還是遊弋在印度洋上的三艘071型綜合登陸艦,都以其雄壯的姿态彰顯了其邁向遠洋的堅定決心。
然而,在這股強大的海軍力量中,更為引人注目的無疑是海軍遼甯、山東、福建三艘航母的動态。
遼甯艦正在黃海進行緊鑼密鼓的演訓,山東艦則率領大型編隊再次出航菲律賓海。
展示其遠洋作戰能力,而福建艦在短暫的休整後,也開啟了第三次試航任務,繼續錘煉其戰鬥力。
此番景象,标志着大陸曆史上首次出現三艘航母同時在海上執行任務的壯觀場面。
這一壯觀的場景不僅展示了大陸海軍的雄厚實力,更凸顯了大陸海軍走向遠洋、邁向深藍的堅定步伐。
相較于解放軍的三航母齊出,擁有11艘航母的美國卻在航母排程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其航母力量的運用顯得捉襟見肘。
在大西洋方向上,美國唯一處于部署階段的艾森豪威爾号航母已在戰區駐守長達九個月,嚴重超出部署期限,不得不進入休整狀态。
這艘航母的長時間駐守不僅使其自身戰鬥力受到嚴重影響,更讓美國在該地區的航母力量出現空缺。
而前往中東接替艾森豪威爾的羅斯福号航母,也即将達到半年的部署期限,同樣面臨超期部署的困境。
然而,這艘航母卻仍需繼續奔波于各地,執行各種任務,其戰鬥力也必然受到嚴重影響。
與此同時,美國在太平洋方向上組織所謂的“環太平洋-2024”演習。
為了在這場演習中展示其軍容的壯盛,美國甚至不得不抽調尚未進入部署狀态的文森号航母前來充數。
這一舉動無疑進一步暴露了美國航母力量的薄弱和排程上的困境。
是以,如果我們認真計算一下,就會發現美國現在實際上能迅速投入戰場的航母數量并不比中國多。
如果僅觀察美國在調動中國周邊航母以增援中東地中海的困境,我們不難發現,盡管美國賬面上有11艘航母,但實際上已陷入無航母可用的窘境。
這種表面光鮮實則内憂的困境,自然也讓美國深感焦慮。他們開始審視其海軍兵力結構的問題,試圖找出導緻這一困境的根源。
部分美國軍事專家在深入分析後,直指問題核心。
他們認為,美國航母力量的薄弱和排程上的困境并非偶然現象,而是由其航母建造和運用政策上的失誤所導緻的。
他們痛批美國海軍過于追求核動力航母的建造和運用,而忽視了正常動力航母的重要性和優勢。
他們認為,美國應該向中國學習,加快建造正常動力航母以填補空缺,并優化其航母建造和運用政策。
美國軍事專家彼得·蘇西烏在《國家利益》雜志上發表了一篇引人深思的文章。
他指出,航母對美國維護海外利益和幹涉全球沖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美國現有的11艘航母中,長期隻有兩三艘處于随時可用狀态,這顯然無法滿足美國在全球範圍内的戰略需求。
他進一步指出,美國航母數量的嚴重不足是導緻其在調動航母兵力時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
面對核動力航母的固有缺陷和美國航母力量的薄弱現狀,蘇西烏等美國軍事專家紛紛呼籲美軍向中國學習,啟動正常航母的建設。
他們認為,核動力航母雖然具有強大的續航能力和戰鬥力,但其高昂的建造和維護成本、複雜的碼頭和船塢設施需求以及長期的維護時間等固有缺陷使得其在實際運用中存在諸多不便和限制。
相比之下,正常動力航母則具有建造成本低、使用維護簡便、在航能力強等優勢。
是以,他們建議美國海軍放棄對核動力航母的盲目追求,轉而學習中國建造更多廉價、實用、靈活的正常動力航母。
從理論上講,蘇西烏等美國軍事專家的觀點并無大錯。
核動力航母相對于正常動力航母确實存在諸多缺點,如航率低、全壽命周期可用時間短、應急出動能力差等。
這些缺點早已被美國國會政府問責局通過長期調查研究所證明。
然而,向中國學習建造正常動力航母就能解決美國航母荒的問題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美國航母荒的根源并非單純的航母動力問題,而是由多種複雜因素綜合導緻的惡果。
其中,美國航母的前出部署模式以及造船業船隻修造能力的崩潰之間的沖突是導緻這一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了在日本進行前沿部署的一艘航母外,美國航母都采取長周期部署模式。
這種部署模式使得航母在海上長時間巡航後需要進行長時間的船廠維護。
而長時間的維護又迫使其他航母在海上部署更長時間,進一步惡化了維修需求,使得美國航母陷入了一種死循環之中。
相比之下,解放軍采取的則是短周期部署模式。
每年進行一兩次為期一兩個月的遠海戰訓,其他時間則以短時間高強度近海訓練為主。
這種部署模式既保持了航母的高可用性,又避免了航母長期在塢維修導緻的無航母可用的窘境。
這種靈活的部署模式使得解放軍能夠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航母的使用和維護計劃,進而確定航母始終保持最佳的戰鬥狀态。
而美國薄弱的修造船能力則進一步惡化了其海軍缺航母的情況。
全美現在能夠進行航母入塢維護的船塢數量有限,能夠進行航母大修的船塢更是隻有一個。
這導緻原本就不夠用的航母甚至還需要排隊等待大修。
這種修造船能力的薄弱不僅使得美國航母的維護時間變得更長,還使得其在面對緊急情況時無法迅速調動足夠的航母力量進行應對。
同時,我們還需要注意到的是,美國隻有一個船廠和一個船塢能用來建造航母。
這使得美國在建造新航母時面臨着巨大的壓力和挑戰。
而正常動力航母所需的配套動力生産能力也已不複存在,這使得美國即使想要建造正常動力航母也面臨着諸多困難和挑戰。
是以,美國又怎能輕易地學習中國建造正常動力航母呢?
綜上所述,美國航母荒的問題并非單純的航母動力問題所能解釋的。
其根源在于美國海軍在航母建造、運用和維護等方面的諸多失誤和沖突。
要解決這一問題,美國海軍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深入的反思和改革。
而簡單地學習中國建造正常動力航母顯然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其航母荒的問題。
是以,美國海軍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其航母力量的現狀和未來需求,制定出更加科學、合理的航母建造和運用政策,以確定其能夠在全球範圍内有效地維護其海外利益和幹涉全球沖突。
素材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