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巨浪滔滔向前,盡顯領航者壯志淩雲。
中國光伏産業數十年征程,孕育出衆多卓越的創新先鋒企業,這些璀璨星辰引領全球光伏破浪前行。他們不僅開辟了綠色電力、清潔能源的新時代,更在全球新能源版圖上镌刻下中國力量的輝煌印記。從本土王者到全球品牌!中國光伏裝備先鋒企業的世界征程
在這條陽光大道上,勇于創新、技術卓越、經營有方的光伏先鋒企業脫穎而出,他們以先行者的姿态,不僅在中國市場成長壯大,也積極擁抱全球機遇,開啟了壯闊的世界征程。
作為擁有近十五年豐富國際化經驗的光伏巨擘,捷佳偉創成為這一群體中的佼佼者。
21年前,捷佳偉創在深圳成立;21年後,這家公司已發展成為全球領先的太陽能電池整線交鑰匙方案提供商,裝置市占率位居全球前列。根據捷佳偉創最新年報,2023年公司實作營業收入87.3億元,其中海外銷售總額達10.5億元,占比達12.05%。
截至2024年一季度,捷佳偉創太陽能電池生産裝置已遠銷美國、土耳其、埃及、日本、南韓、中國台灣、印度、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越南、泰國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随着海外本土光伏産業的發展、國内電池片企業海外布局及技術疊代的加速,捷佳偉創國際市場亦屢傳捷報,訂單持續增加。
捷佳偉創的發展之路,是中國光伏企業成長的一個縮影,亮眼海外成績單背後,承載了捷佳偉創十餘年來的深謀遠慮、精心布局與不懈努力。
拿下首筆訂單,國際團隊初成型
捷佳偉創的海外第一單,發生在2010年,來自印度。
這一年,在國際國内多重政策支援下,全球光伏市場迎來了爆發。受到光伏政策的補貼下調刺激,歐洲各國為搶在補貼下調前完成光伏投資項目,出現了搶裝熱潮,帶動全球光伏市場回暖。同年,中國光伏行業也迎來了著名的“金太陽工程”,“光伏建築應用示範”等項目,共同拉動了當時中國市場的光伏應用需求。
歐洲光伏行業協會資料顯示,2010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超過16GW,同比2009年新增裝機翻番,光伏發電進入到第一個密集裝機高峰期。
彼時的捷佳偉創也迎來公司新的發展高地,其拳頭産品制絨裝置、擴散爐及PEVCD創下23 億的年銷售業績,相比2009年的2億增長了10倍以上,公司主要裝置市占率也已經超過40%。
出色的産品實力與市場認知,很快為捷佳偉創吸引來了第一筆海外訂單。一個盛夏的下午,時任捷佳偉創海外業務經理黃北冰接到了一個特殊的拜訪申請,到訪的是一家來自印度的太陽能電池及元件制造商Premier Energies。
Premier當時計劃提升産能和效率,來到中國展開了一系列考察。在一次客戶的現場考察中經介紹了解到捷佳偉創在技術、服務與成本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便找到了還在深圳寶安區的捷佳偉創。
海外客戶的到訪,讓捷佳偉創首任董事長蔣柳健先生看到了公司走向國際化的機遇,當即拍闆務必要拿下這筆訂單。Premier提出希望購買一台4管PECVD裝置,經過多輪談判後,雙方正式簽訂了裝置銷售合同。自此,捷佳偉創推開了企業光伏出海的大門。
幾乎與此同時,來自日本的Silicon Plus也慕名而來,向捷佳偉創訂購了脫膠機、等離子體刻蝕機、返工片清洗機等裝置。
雖然打開了新市場的大門,但對于捷佳偉創來說,海外生意要做長遠還需要更完善的服務,裝置的生産隻是執行合同的第一步,将産品安全的傳遞到海外客戶工廠現場、完成裝置的安裝調試并確定客戶正常生産才意味着訂單的完成。
捷佳偉創與Premier工程團隊研讨鍍膜效果,圖檔來源:捷佳偉創
為保證産品傳遞品質,捷佳偉創針對海外訂單進行了生産流程專項教育訓練,以及機械和電氣設計優化。經過人員篩選、簽證辦理、崗前教育訓練等一系列環節,最終,由1名現場負責人、3名安裝工程師及1名現場翻譯組成的海外安裝團隊踏上了飛往印度的航班,正式開啟了海外裝機程序。
捷佳偉創在傳遞和裝機過程中所展現出的專業精神給Premier留下了深刻印象,促成後續雙方的長期合作,也為捷佳偉創開拓印度市場打下了堅實基礎。
深入國際藍海,攜手代理商破局打開市場認知
進入2012年,中國光伏産業迎來了至暗時刻。
一方面,歐美開啟“雙反”調查,國際貿易摩擦加劇,中國光伏産品被加征高額關稅;另一方面,德國、意大利等光伏裝機大國普遍補貼退坡,導緻市場嚴重供過于求,光伏産品價格暴跌,世界光伏産業增長缺乏動力。在此背景下,不僅國内大批中小企業倒閉,更有國内光伏巨頭宣布破産,中國光伏行業遭遇嚴重困境。
在這一輪低潮中,捷佳偉創同樣面臨經營困難。一面是國内光伏制造低迷下不可避免的巨大沖擊,一面是Premier項目的成功傳遞,捷佳偉創開始重新審視走向海外市場的可能性,并積極付諸行動拓展海外業務版圖。
為打開海外市場的品牌認知度,捷佳偉創自2012年底開始揚帆海外,先後亮相Renewable Energy India Expo、泰國新能源展、Solar Asia(馬來西亞)、台北國際太陽能光電展覽會、德國慕尼黑展會、巴西光伏展等國際展會,傳遞品牌形象、積累客戶資源的同時,深入各國市場了解一手資訊,為公司經營決策提供了詳實的參考依據。
2012年11月7日捷佳偉創在印度首次參加展會,圖檔來源:捷佳偉創
加大海外參展的同時,捷佳偉創也在尋找當地最有實力的代理商。在公司管理層看來,開拓海外市場,培育海外代理商是不可或缺的一大舉措。隻有足夠本地化,才能融入當地市場。
“優秀的代理商不僅深谙當地市場的風雲變幻,擁有龐大的銷售網絡和豐富的客戶資源,能迅速為公司鋪設進入新市場的道路,還能提供貼合本土需求的售前咨詢與售後服務,確定産品在異國他鄉也能赢得客戶的信賴與好評。”捷佳偉創海外負責人回憶道。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多方了解和摸索,捷佳偉創逐漸找到了适合自身海外發展及代理商服務的合作模式,最終與印度Bergen、台灣帆宣等公司拟定了初步的合作方式與代理模式。
“後來的合作也證明,這些優秀的代理商在公司海外客戶開發及維護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在開發本土客戶方面,他們能幫我們直接對接到終端客戶,詳實地了解生産情況及業務需求。”該負責人說道。
他舉例表示,帆宣就曾在2011年-2014年期間多次組織公司高層和營銷團隊通路台灣本土客戶,與他們進行面對面地深入交流,幫助我們更全面地掌握台灣光伏整體市場的發展情況。代理商的培育,也帶動了捷佳偉創在當地的品牌宣傳與市場推廣,更快地樹立了品牌形象,提升市場競争力。
據了解,在銷售代理權之外,捷佳偉創為代理商提供技術教育訓練,發揮雙方各自優勢,以合作互信的關系達成了長期雙赢局面。更重要的是,這種合作模式實作了資源的有效整合與風險的合理分擔,為捷佳偉創在海外市場的穩健前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幫助海外業務取得了裡程碑式的跨越。
落地首個海外交鑰匙工程,按下出海“加速鍵”
2014年,印度總理莫迪提出“100GW光伏計劃”,即到2022年實作100GW光伏總裝機量的目标。根據國際能源署光伏電力系統項目(IEA PVPS)等公開資料顯示,2015~2017年,印度光伏新增裝機分别達2GW、4.5GW、9.6GW,年均增速超100%。
印度本土的光伏制造企業也開始進入高速發展期,包括Jupiter、TATA、Adani、Websol等公司,均開始了擴産擴線計劃。
2015年下半年,Adani公司啟動1.2GW的電池生産線招标,其中800MW的産線采用交鑰匙(turn key)模式。然而,Adani公司對産線投産後的産能及電池效率有較高要求,印度本土沒有團隊可以承諾将産線名額提升至公司的要求。
彼時,捷佳偉創已經擁有了一支專業技術過硬的工藝團隊,能夠充分承擔從裝置生産制造到安裝調試到滿産直至工藝優化的全過程。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憑借技術與服務優勢,2016年3月,捷佳偉創成功獲得Adani公司800MW項目訂單。
據了解,光伏行業裝置交鑰匙模式要求光伏裝置供應商具備全方位的綜合實力,包括從項目初期的設計規劃到中期的裝置制作、安裝調試,再到後期的服務保障等各個環節的深厚積累與專業能力。企業不僅需要擁有強大的技術研發能力,以提供先進、可靠的整線解決方案;此外,還需要高效的項目管理團隊和豐富的國際項目經驗,這樣才能在全球範圍内快速響應客戶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服務。
在此基礎上,捷佳偉創的交鑰匙工程鎖定了兩個核心目标:一是“傳遞”,即捷佳偉創把關鍵的核心裝備傳遞到客戶手裡;另一個是“教會”,在此期間,客戶也會安排相關技術人員在“标杆線”進行學習,對熟悉裝置和掌握工藝後,将其複制到其他生産線上,以達到快速實作各項生産名額的目的。
圍繞這兩個目标,捷佳偉創專門成立了工程中心,保障集公司内部資源對現場需求進行及時高效響應,并由工程中心主導編寫了近300頁的《晶體矽電池交鑰匙工程教育訓練手冊》、“一本通”等專業資料,輔助交鑰匙工程的順利推進。
在項目現場,捷佳偉創分派了大規模的海外安裝團隊,最多同時有将近70名捷佳偉創的員工在Adani公司的現場,包括幹法裝置團隊、濕法裝置團隊、自動化裝置團隊、工藝團隊以及5名現場翻譯。經過200多個日夜的不懈努力,最終捷佳偉創成功完成裝機和調試,并幫助Adani達到了預期的效率良率和産能名額,完成了“交鑰匙”的預期成果。
Adani項目交鑰匙團隊合影,圖檔來源:捷佳偉創
至此,捷佳偉創的“交鑰匙”工程正式成型,不僅是企業自身出海的裡程碑式成就,也向廣闊的印度市場交出了一張“太陽能電池整線交鑰匙方案提供商”的亮眼名片。
随着捷佳偉創在海外市場傳遞的項目越來越多,公司海外市場版圖也随之擴張,包括菲律賓Sunpower、新加坡REC、南韓現代、韓華、LG、土耳其Smart等在内的許多國際知名的太陽能電池生産商都成為了捷佳偉創的客戶。
大量的海外訂單與客戶需求也驅動着捷佳偉創提質增效,聚焦研發創新、品質管控、制造及營運成本等全方位的優化更新,逐漸增強企業産品競争力,進一步夯實了海外發展的企業護城河。
穿越新周期, 蓄力未來
2024年,光伏行業再次邁入新一輪的調整周期,然而,幾經起伏周期的光伏行業已然愈挫愈勇,不論是光伏産能還是市場需求,跟2010年相比,均不可同日而語。
綠色能源轉型已成各國共識,全球光伏市場需求仍将保持可觀和穩定增長。但新周期下,企業之間的競争也愈發激烈,考驗的是各家公司的産品、技術、成本、管道、資金、市場拓展等實力。
在2024年的新年獻詞中,捷佳偉創董事長左國軍先生提出,應對寒冬,公司必須要更加高效地管理營運,更精準地研發投入,更準确地定位行業及客戶的痛點。海外市場同樣如此,要進一步提升公司國際競争力、深化出海布局。
基于對海外市場複雜多變環境的深刻洞察,今年,捷佳偉創出台了《海外項目管理細則》,旨在高效統籌交鑰匙項目,確定海外項目的保質保量;此外,細則還提到系統性地保障海外團隊的後勤保障,通過科學合理的項目激勵機制,調動管理團隊的積極性。
作為已在光伏出海領域積累了近15年經驗的先行者,捷佳偉創認為,在新一輪出海潮中,公司國際化水準的提升将圍繞市場、标準、人才三個方面而展開。未來合适時機,不排除在海外建立生産基地,由“中國造”向“全球造”的模式更新。
在浩瀚的全球能源轉型浪潮中,捷佳偉創的光伏出海史,不僅是一段企業國際化征程的輝煌記錄,更是中國光伏産業從跟跑到領跑、從國内深耕到國際布局的生動縮影。這段旅程,不僅僅是技術的跨越與市場的拓展,更是對綠色夢想不懈追求的深刻诠釋。
回望來時路,捷佳偉創自2011年布局出海戰略以來,經曆了多輪行業周期考驗,始終在不确定性中尋找确定性。一方面不斷“修煉内功”,堅持全技術路線布局和整線裝置配套,不斷提高産品差異化、服務體系化和企業競争力。另一方面持續“鍛造外力”,提升企業的國際化拓客和發展能力,腳踏實地做好每一單、每一個市場。在海外市場的每一次成功落地,都是對企業實力的有力證明。
而今,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捷佳偉創的光伏出海之路正展現出更加廣闊的視野與深遠的立意,相信通過市場、标準、人才的多方位國際化,這家公司将走出更美好的未來。